地處吳頭楚尾,史稱粵戶閩庭的江西,早在秦漢時期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至唐宋王朝, 經濟已相當繁榮,糧、茶等物產居全國領先地位,是當時朝廷的重要貢賦基地。明清時期,全國著名的“四大米市”和“五大茶市”,江西各佔其二,故有“物華天寶,入傑地靈”的盛譽。
江西菜餚簡稱贛菜,它的形成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不斷改進創新的基礎上,逐漸孕育成熟自成體系的。作為一種地方風味菜,贛菜在中國菜餚的百花園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贛菜,其主要特色是選料精細,講究刀工,注重火候。在烹調上擅長燒、燜、蒸、燉、炒,注重保持原汁原味,突出鮮、香,偏重口感的爽而不膩和兼有辛辣。在質感上講究酥、爛、脆、嫩。原料大都是選用當地-的土特產,故地方特色濃厚。江西風味佳餚甚多,有筵席上品“清燉武山雞”;膾炙人口的“三杯雞”;誘人垂涎的“家鄉肉”;肉質細嫩的婺源荷包紅鯉魚;味美肉嫩“銀魚炒藕絲”;別具一格、風味典雅的“四星望月”等等,均是久負盛名的佳餚。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有筵席上品“清燉武山雞”。
在江兩吉安市泰和縣境內,有種世界聞名稀有珍禽——武山雞。這種雞通體毛色白而無雜,耳綠,雙冠,冠後有一撮絨毛突起(俗稱鳳冠披領)。雞生五爪,個頭矮小,頭頸偏短,體態輕盈,嬌小玲瓏,雞皮、肉、骨均烏黑,故也稱泰和烏雞。用這種雞清燉,是江西最佳傳統名菜之一。
武山雞(即泰和烏雞)的傳說很神,據傳泰和原本沒有什麼武山,不知從什麼年代起,這裡突然有座巍峨十里大山拔地而起,被人謂之新山。又因其形酷似武士,故又名武山。崛起的新山引得八仙從天而降。一天,八仙在武山開宴,向王母娘娘借瓊漿玉液,吝嗇的王母不肯。王母身邊的一對內白鳳仙子有心幫助,吐出甘甜的瓊漿玉液,頃刻化作一股清澈泉水,流到山下潭中。
八仙開懷暢飲,好不自在快活:誰知此事被王母知道,一怒之下將這對白鳳仙子投入火中燒死。仙子精靈不散,便化作一對白鳳雞飛到武山下棲息,繁衍續後自由地生活在人間。清朝有位叫塗文軒的農戶,選了幾隻武山雞作貢品,乾隆大加讚賞,並正式贈名“武山雞”。
武山雞從此聲名大噪,清人泰和進士姚頤曾專為武山雞賦詩傳名。詩云:“名雞來自家江南,虎鼻峰(武山主峰)北巖穹堪,傳說仙人煉丹汞,丹爾流出山下潭。村雞胳膊戲潭側,金膏玉液嘴且含。仙成種類甲天下……。雪毛如柳絲毿毿,烏骨綠耳朱冠篆。爪贊鐵戟數盈五,聲應銅漏度必三。往時有客慕名種,雕籠飼養如桑蠶。”此詩把武山雞刻畫得惟妙惟肖,恰到好處。
1915年“巴拿馬萬雞大選賽”,武山雞(泰和烏雞)依靠似鳳非鳳,似雞非雞的獨特外貌一舉奪金,被定為珍貴的“觀賞雞”。1974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武山雞(泰和烏雞)被作為國禮贈送給田中首相。1988年武山雞(泰和烏雞)又應邀遠渡日本,在日本名古屋市召開的第18屆家禽博覽會上再次奪魁。武山雞(泰和烏雞)在國際上赫赫有名,其食補功效備受推崇,風行歐美及東南亞。
2001年7月,我國“神舟”三號飛船飛上太空,武山雞(泰和烏雞)入選成為登上飛船的物種。當時泰和人民為家鄉物種的入選,歡呼雀躍,場面激動感人。
現在泰和縣圍繞武山雞(泰和烏雞)加工出8大系列130多個品種產品,以泰和烏雞入藥的中成藥有幾十種,其中以烏雞白鳳丸、匯仁腎寶、烏雞口服液最為著名,還開發出白鳳烏雞酒、白鳳春酒、白鳳口服液、白鳳胖大海涼粉等系列產品。武山雞(泰和烏雞)已成為泰和的支柱產業。
如今,武山雞(泰和烏雞)為全國名雞,“清燉武山雞”被選入人民大會堂的國宴菜譜,成為國宴佳餚之一。
“清燉武山雞”製作方法
【原料】武山雞一隻(重750克左右)、生薑10克、蔥白10克、料酒5克、精鹽5克、水髮香菇15克、熟火腿5克、菜心一棵。
【製作】將雞宰殺、褪毛、開膛去內臟洗淨,生薑、火腿各切為片狀。菜芯削成橄欖形,破成四半。
炒鍋置旺火止,舀入適量清水燒開,將雞放入,去除去血漬,撈起用清水洗淨。香菇、菜心用沸水汆熟待用。
把雞放入砂缽,加清水300克,放料酒、精鹽、薑片、蔥白,將砂缽坐水鍋內(鍋內水需低於缽口,以沸騰時水不浸入缽為度),蓋緊鍋蓋不使漏氣,以旺火燒使鍋內水不斷滾沸,燉二小時後揀去蔥白、薑片。菜芯擺雞兩邊,香菇、火腿片擺在雞上面即成。
【特點】汁味淡雅,香濃清鮮,補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