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去讀了耶魯牛津這樣的頂尖名校?

世界名校的錄取標準是什麼,到底喜歡什麼類型的學生呢?肯定很多申請出國留學的同學想知道,本文耶魯的老校長指出了其中的錄取重要因素。

多年前耶魯的老校長 Kingman BrewsterJR. 在給前耶魯招生部主任 John Muyskens 的一封詳細闡述耶魯大學招生要求的信中,很好地歸納和總結了包括常春藤盟校在內的世界十大名校的錄取標準。而這些標準也恰恰是北美頂尖名校長久以來致力於培養的、北美教育體系所認可的優秀品質。


什麼樣的人去讀了耶魯牛津這樣的頂尖名校?


標準一:申請者具備領袖精神

校方希望耶魯人成為他們那一代人的領袖,這意味著希望他們在自己的領域成為真正傑出的人。他們或在商業和公共領域有指點江山的真才實學,或在某一個專業領域、藝術科技領域、學習領域為改善國民生活而做出不懈努力。 ”

領袖精神包括能力 Capability 、進取心 Motivation 、道德感 Morality 和天賦 Talent 。

概括地說,領袖精神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才能、氣度、眼界、胸襟、行動力、凝聚力、責任心、使命感、社會良知。現代社會,是領袖精神決定成就的大小,而不是學習成績。具備領袖精神的人才是各大名校、企業爭相追逐的目標。


什麼樣的人去讀了耶魯牛津這樣的頂尖名校?


目前無論北美還是全球,領袖培訓都在蓬勃地開展著,它與學生義工、國際體驗、社團等項目緊密地結合,成為青少年課外活動的重要體驗。

私校的領袖培訓涵蓋課外活動的各個方面。

很多私校與世界及本地知名院校、義工組織、非營利組織、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各大社團合作,提供一系列領袖才能培訓計劃和課外實踐機會。據悉,這些課外活動、訓練營、國際義工機會為孩子們提供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親身實踐的機會,學習到書本、考試、作業中學不到的技能,培養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履行責任的能力、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既定社會問題的能力、組織管理才能和創造力,為他們搭建發現、培養、展示領袖才能的廣闊平臺,成為名校爭相錄取的國際複合型人才。

標準二:在學術性和非學術性領域利用資源取得成功的能力

誰可以最好的利用耶魯資源 ? 這個問題是決定誰能享用 4 年耶魯教育的根本。就學術性資源而言,敏而好問的心、建設性地利用資源的能力、學習的慾望是最重要的品質。就非學術性資源而言,加強非學術性能力的能力和願望也應該顯示出申請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的資源。 ”

學生生涯,不但是知識層面的積累, 也是逐漸增加一個人可以動用的資源的過程。 如果青年人可以善用資源,就更易取得學習和人生的成就。


什麼樣的人去讀了耶魯牛津這樣的頂尖名校?


私校的教育項目幫助學生學習如何利用直接可利用的學業資源,也幫助學生找到潛在的可以加以開發的非學業資源。私校提供多種學習技能輔助設施,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利用學業資源,幫助學生 “ 學會學習 ” ,使他們更有效地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學有所成。同時,私校也注重幫助學生開發和利用各種無形的非學業資源。比如很多私校請資深教育專家提供學習中會用到的公眾演講能力及辯論培訓等。

標準三:與眾不同的天賦

多樣性本身是頂尖大學挑選學生的一個合理考察因素。 一個過於相同的班級與一個背景、興趣、價值觀多樣、能為彼此帶來新體驗的班級相比,學生之間總是存在差異的,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才構成了名校豐富多彩的創造力基礎。


什麼樣的人去讀了耶魯牛津這樣的頂尖名校?


所以,名校希望學生不僅僅優秀,更希望申請者可以從彼此中間脫穎而出、與眾不同。體育特長、鋼琴十級、 SAT 滿分,千篇一律的套路已經無法贏得招生官的青睞。

私校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師生比例低,為每個學生量體裁衣,讓每一個學生知道自己的潛能,並把潛能發掘出來,從事屬於他們自己的個性創造,而不是像產品生產線,把每個學生打造成一個模樣。

標準四:道德感

社會責任感和為他人著想的心是非常值得表揚的品質。 犧牲小我,服務大眾的能力在申請過程中需要受到讚許。

為什麼美國有 4 千多所學校,哈佛的地位卻難以撼動 ? 哈佛校長的回答是: “ 因為我們的校友會回報母校。在錄取學生時,哈佛看重的是學生在事業成功後,會為哈佛和社會帶來什麼。 ” 這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私校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公民精神。據悉,許多私校學生不求任何物質報酬,在各大社會團體主動承擔著社會責任。他們在奉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的同時,快速茁壯地成長起來,不但積累了寶貴的人生經驗、增長了社會閱歷、鍛鍊了課堂中學不到的社會能力,也在日後的名校申請中,添上了舉足輕重的一筆。

標準五:不斷進取的心 ( 不斷髮揮自己的潛能 )

對一個人的成長而言,不斷進取的心有著特殊的價值。一個對人生某一方面飽含熱情、不斷磨練比空有實力卻不進取要更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