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考驗中小企業輕資產、現金管控能力,數字化轉型關乎生死存亡

4月21日消息,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服務產品及活動推薦目錄(第一期)》,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率先通過數字化賦能成為標杆中小企業,艾舜傑SAP培訓認證加速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加快轉型。



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擴散,中小企業面臨著需求減弱、供應鏈不穩、現金流吃緊等不確定性,如何幫助中小企業提升韌性,尋求增長成為業內關注話題。


近日,在全球領先的企業應用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 SAP 舉辦的「中小企業韌性生長的數字化密碼」CEO 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數字化已經成為關乎中小企業生死存亡的命題,“2020年 5G 全面商用,是企業(數字化)非常好的窗口,也是一個不進則退的時代。”


中小企業缺乏對現金管控的重視 艾舜傑SAP培訓認證


“數字化決定了在不能繼續經營的情況下,在別人沒有現金流的情況下,你仍然有業務、有現金流,因此在這個時候,數字化成了生死存亡的問題”,小熊 U 租創始人胡祚雄向南都記者表示,在這次疫情大考中,一些中小企業由於觀念傳統,長期缺乏對輕資產和現金流管控的重視,相較於持有輕資產理念的互聯網公司,應對得更為吃力。

小熊 U 租總部位於深圳,創始人兼 CEO 胡祚雄同時為凌雄集團董事長、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於2004年創立凌雄公司,2008年帶領凌雄集團推出定位於 IT 辦公設備運營商的升級品牌「小熊 U 租」,並在18個月內完成5輪融資,成為騰訊、京東戰略投資企業與產業鏈戰略合作伙伴。

疫情期間,小熊 U 租同樣面臨著客戶回款難度加大、無法正常展開業務等問題。所幸在2019年12月,小熊 U 租 SAP S/4HANA Cloud 項目正式上線,幫助其實現了基礎架構的全面上雲,構建了輕資產、高效率的 IT 能力。

得益於此,小熊 U 租不僅快速復工復產,也推出了「暖冬計劃」和「復工助企3.0計劃」提供數字化服務助力客戶復工復產。“我們通過自營的物流,或順豐、EMS 等物流公司,為相對大的企業裡3萬多名員工提供了服務,並且配送到他們的家庭地址,在疫情階段幫助了很多企業,使員工能夠在家辦公”,胡祚雄介紹道,這一動作背後是去年對庫存管理能力進行的數字化升級,讓小熊 U 租能夠快速瞭解什麼類型、配置的設備,庫存有多少,以及哪些下游供應商能夠快速解決這些問題。


疫情考驗中小企業輕資產、現金管控能力,數字化轉型關乎生死存亡

“自春節以來,我們已經幫助了2萬多家企業順利復工復產。”胡祚雄說,其中中小企業佔比達到86%以上,主要分佈在計算機軟硬件、互聯網電子商務、教育培訓等行業,總佔比約為45.6%。

但事實上,疫情之前傳統中小企業並不接受租賃設備的理念,而是大多選擇自購設備,由此加重了資金壓力。以電腦、IT 設備來看,“按中小企業100人的規模團隊來算,一臺辦公電腦在4000塊錢,那購置電腦就在40萬,一次性投入40萬,對中小企業而言就是一個負擔”,胡祚雄表示,疫情過後中小企業應更加重視輕資產,優化現金流管理,推動輕管理,提升運營管理效率,以及構建輕維護,降低運維成本。


數字化賦能可降低「柔性生產」成本 艾舜傑SAP培訓認證


對於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上海市海外經濟技術促進會秘書長、盤古智庫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張禮立指出,企業在實施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用好政府、社會平臺等各方提供的技術和能力,“用好國家給的政策,融入到社會平臺,各種社會平臺可能是倒逼機制,在閉環的平臺生態當中是倒逼,你不做數字化的改造都不行。”

事實上,疫情以來,來自政府、互聯網平臺等各方力量均在為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助力。4月21日,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服務產品及活動推薦目錄(第一期)》,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率先通過數字化賦能成為標杆中小企業,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加快轉型。

疫情考驗中小企業輕資產、現金管控能力,數字化轉型關乎生死存亡

工信部等部門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新華社資料照片) 艾舜傑SAP培訓認證

據瞭解,工信部中小企業局通過各地、行業協會、有關單位及企業自薦徵集了700多家服務商的1700多項服務產品及活動。篩選出電商平臺、疫情防控、數字化運營、上雲用雲、數字化平臺、供應鏈對接、產融對接、網絡和數據安全等8大類、118家服務商的137項服務產品及活動。

與此同時,張禮立認為,在數字化進程時,中小企業自身應關注產業變革,以及如何把技術融合起來,如何跟產業場景做融合。

“中小企業目前尤其需要關注的是產品的生命化、實時化和去中化。產品的生命化意味著產品在數字化進程中總是隨著消費觀的變動而動態發展的、多元的。實時化則意味著用戶要求產品或服務獲取的時間更短。去中化則保證獲取商品或服務的渠道更加多元。這與客戶的消費體驗息息相關”,張禮立稱。

此外張禮立強調,企業端在面臨來自 B 端和 C 端的多樣需求時,需要走向柔性生產。“因為客戶有大批次小批量的個性化需求,面臨這種多樣化需求,必須得走向柔性化市場。但是柔性化成本是很高的,因為批量越小,看似簡單的產品,如果沒有數字化賦能的話,它按照原始原來的做工和方面或者流程,它的代價是很高的。”張禮立表示,數字化賦能可降低這種「柔性」成本。

“2020年 5G 全面商用,是(數字化)非常好的窗口,也是一個不進則退的時代”,張禮立總結道。


企業管理應聚焦資本管理、核心優勢 艾舜傑SAP培訓認證


針對疫情影響下中小企業如何進行自我升級,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投資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傅連康認為,此次疫情催促中小企業改變傳統思路,應進行以下三方面的轉型和突破。


疫情考驗中小企業輕資產、現金管控能力,數字化轉型關乎生死存亡

第一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應聚焦在資本管理上。“首先是在短時經營中所需要的短期資本,包含勞動力、存貨、水電等,管好短期資本,就能夠產生正常的經營利潤”,傅連康稱,其次是各行各業的長期資本,“很多企業養成一個很不好的習慣,賺了錢就去投資擴大規模,甚至有的企業家把賺來的每一分錢都用來發展企業錢來了就搞投資……有一天大的風暴來了,這種投資風險會讓這個企業最終倒閉的。”此外則是「永久性資本」的管理,“你的企業技術比別人好,你的管理比別人有效率,你取得了比別人更便宜的資本等有可能產生超額利潤,這就是永久資本的管理,艾舜傑SAP培訓認證。”

第二,傅連康認為企業的戰略定位應從全要素和資本出發,專攻一種資本,形成一種優勢,“你會發現我只需要在一個行業中抓住某一個價值鏈的環節,把這個東西做好做精。舉一個例子,在服裝業中把紐扣做精也是了不起的,全世界都要用你的紐扣,這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則要重視軟實力、線上實力。“軟實力就是『動起來就是實力,躺下去也是實力』,不會因為你封城了,因為不能在線下進行交流而受到大的衝擊”,傅連康解讀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張禮立指出,企業數字化過程中將會面臨幾個挑戰,一是對數字隱私,數字化的知識產權意識越來越強,二是應對數據質量有把控,三是企業需要進一步定位用戶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