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進行血糖監測?

(醫患家特約作者: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張醫生)


對於糖尿病患者,血糖監測是一件雖麻煩但極為重要的事。嚴格執行血糖監測,對於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評估、及時發現低血糖以及後續的治療都是很重要的依據。


監測血糖,需要有必備工具,而關於血糖儀必須靠譜、定期校正,試紙保存良好,不過期等方面自不必說。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進行血糖監測?


採血前,使用酒精(不建議使用含碘消毒液消毒)對採血部位進行消毒,待消毒部位自然乾燥,採血針或者採血筆在指端兩側部位採血,減少疼痛感。


血糖監測時間點不同,意義也不一樣。如空腹血糖(一般晨起6-7點),反映人體胰島β細胞的基礎分泌功能以及前一天晚間用藥與劑量是否合適。餐前血糖,一般用於指導調整餐前胰島素用量或口服降糖藥用量,以及發現無症狀低血糖患者。餐後2小時血糖,主要反映胰島素餐時的分泌情況,評價藥物療效,調整用藥。睡前血糖,主要用於判斷藥物療效以及是否存在夜間低血糖可能。凌晨血糖(凌晨1-3點),用於排查空腹血糖控制不佳,是否存在夜間低血糖情況。此外還有隨機血糖,是用於查看隨時的血糖水平,瞭解該狀態下的血糖水平。


關於血糖監測的次數,一般情況下是根據病情,治療方式(調整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藥、注射胰島素)不同及是否存在併發症等來決定。


如血糖控制較差或者合併有嚴重併發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嚴重低血糖等),需要每天測血糖4-7次,待病情穩定或者血糖控制達標後,可以每週監測1-2天;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每天至少測血糖5次(空腹、三餐後2小時、睡前),使用胰島素後血糖達標後,每天測血糖2-4次(空腹+早餐後或者空腹+三餐後);使用口服藥或者生活方式干預後血糖水平達標後,每天測血糖2-4次(空腹+早餐後或者空腹+三餐後)。


監測血糖的時候,要隨時記錄相應的信息,包括血糖監測的時間,血糖數值,進食的時間、進食的種類和量,運動的時間和量,服藥及應用胰島素的時間和劑量等,均應詳細記錄。


血糖控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定要學會耐心監測血糖並長期用藥,控制好血糖水平,對於減少併發症,改善生活質量是很有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