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棠:期貨成功感悟(二)基本面與技術面

確信自己已經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確信自己能賺大錢

2008年的時候,我其實已經欠了親戚朋友不少錢了,雖然在期貨市場總賬沒有虧多少(畢竟方法已經找到、經驗也總結了不少),但借親戚朋友的錢我都是給利息的,利滾利地上去,欠的錢就越來越多了。當時我的心裡壓力很大,又不想讓家人知道我實際的困難,所有的煎熬都一個人承擔。帶著這樣的壓力做交易,即便有再好的方法,也會在某些時候過於心急,又在某些時候縮手縮腳,交易結果就大打折扣。但我始終堅信自己對市場運行規律的理解、對行情的分析方法都是對的,看對行情賺不到錢的時候,我只有自責,沒有懷疑。

傅海棠:期貨成功感悟(二)基本面與技術面


能夠在期貨市場賺大錢的信心我一直是有的。

1、我做期貨的分析能力、交易能力已經具備了,對行情的捕捉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前面兩三年我關心的品種,大的行情機會幾乎都能看到,不少機會也去參與了,長假行情更是一看一個準、一做一個對。(基本面分析能力判斷大趨勢)


2、我虧了這麼多年,已經練就了在絕境中生存的能力,成為市場“打不死的妖精”,有著決不放棄的信念。今天虧了,還有明天,這一次的大機會沒有處理好,下一次還有大機會,這一個5萬虧了,下一個5萬還能做回來。(資金管理能力到位)


3、我對農產品的瞭解程度比絕大部分期貨投資者要高,自己種過多個農作物,對各個農產品的特性比較熟悉,能夠通過各種渠道瞭解真實可靠的供求關係,並且能實地調研、切身感悟,對農產品行情的把握有充分的信心。另外,農產品期貨上市交易的品種越來越多,農產品電子盤的品種也不少,在農產品領域,有了更多的品種,就有了更多的機會,我可以做到“哪裡有魚去哪裡捕”、“廣開門面做生意”。做農產品,一個階段可以重點做一個品種,但長期固定死做一個品種的成功率太低,一方面,一個品種可能五年、十年才有大行情;另一方面,一個品種即使有大行情,也不一定能看到,看到了也不一定能做到,做到了也不一定能大賺;而品種多了,就不一樣了,只要分析到位,在不同的時候可以抓不同品種、不同級別的機會,總能有所收穫。(自己的能力圈)


4、我做期貨樹立了大志向,明確了抓大機會的核心理念。雖說,我總結了做期貨要有“五戒”:戒浮躁、戒心急、戒貪婪、戒恐懼、戒盲動。浮躁、心急、恐懼、盲動這四個最好要全戒,而貪婪則不能全戒。針對平時的操作、日常的行情而言,要戒貪婪,但在大機會來臨、大行情發生的時候,該貪還是要貪的。當根據綜合分析、親自調研,發現一個大機會,能夠100%預判一波大行情的時候,就要堅定方向、全身投入、一擊必中、持久周旋,這時不貪是賺不到大錢的。做期貨必須要有大志向,心裡能裝得下多大的財富,才可能賺到多大的財富。大好的江山,要有廣闊的胸懷去接納,要有雄心壯志、廣大目標。一個人沒有鴻鵠之志,哪能成就大事。

說到底,就是平時不能貪,該貪的時候要貪,人不能天天狠,但該狠的時候一定要狠,否則大機會就會錯過!項羽該狠不狠,鴻門宴不殺劉邦,結果反過來被劉邦滅了。(堅強的心理素質)


5、我明確了做大行情、抓大機會要看基本面、要做供求分析的核心方法。做期貨,想做大,必須用基本面分析,研究供求平衡和失衡,研究價格在不同供求關係上的表現,研究不同因素對供求關係的影響。通過技術分析得出的結論都是不確定的,只有通過基本面分析、供求分析得出的結論才能相對確定,甚至可以確定到100%,這樣才能堅持,才不會被行情的波動所困擾。據我所知,

真正偉大的投資家,能掌控巨量財富的投資大師,都是從基本面、供求關係出發的。索羅斯狙擊英鎊、做空東南亞,這樣的大手筆,必然基於他對相關基本面信息的確信無疑,至於技術面,他甚至可以利用資金優勢,短期做一些技術圖形出來迷惑別人或讓大家去跟隨。做期貨,要漲還是要跌,不能只憑技術分析,不能只憑盤感,或許做短期交易的可以用用技術分析、盤感操作,但做中長期投資,抓歷史性大行情,則技術分析和盤感往往就不管用了。當大行情到來的時候,所有的技術指標都會失效,超買之後再超買、超賣之後再超賣,那才是大牛市和大熊市,不能有恐高症和恐低症,更不能畫幾條線試圖去“撐住”或“壓住”價格,一條線能擋住幾個漲停板呢?技術分析是有缺陷的,或許用它賺小錢是可以的,但要賺大錢,我看是不行的。(供求關係研究匹配大趨勢高成功率)


如果把做期貨比作練武功,那麼技術分析只是練招式,見效快,三天就可以耍了,一年兩年就覺得自己厲害了;而基本面分析則是練內功,見效慢,五年小成,十年大成。但江湖上真正厲害的高手,內功必然是深厚的,那些花拳繡腿,在小範圍小打小鬧可以,碰到大場面、遇到大戰役則勝不了。練招式的人,把招式練絕了,最多也就成為“專家”,要成為“高手”,那還必須要練內功。而內功深厚的人,則不一定需要招式,可以做到見招拆招、無招勝有招。基本面分析做得好,可能會長期不賺錢,或者經常虧小錢,但抓住一波行情“短期”就能賺大錢,而技術面分析得好,則只能相對長期地賺小錢,能不能持續賺下去還要看市場的變化。按照技術分析進場,實際上是對當下價格的“攪局”,攪局的人越多、資金越大,行情發展的變化就越大,之前有效的技術分析手段失效的概率也就越大,由此技術分析是賺不了大錢的。當一種方法失效後,面對市場新的波動特徵又會冒出新的方法,如此循環,就導致了技術分析者永遠在找方法。而只有基本面分析的方法才是真理,才能恆久有效。很多研究技術分析的人,花的時間、精力也不少,不如把這功夫花到基本面分析上來,深入研究供求關係,那樣收穫會更大。


很多隻研究技術分析的人,有點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感覺,不但“騙自己”行情要怎麼走了,還可能拿著分析“結果”去騙別人。只看著價格現在在什麼位置,是怎麼走過來的,就去預測它未來的走勢,是不可取的。現在的價格在這個位置,供求關係是怎樣的,之前的價格也在這個位置,供求關係又是怎樣的,現在走出來的圖形對應的供求關係是怎樣的,之前類似的圖形供求關係又是怎樣的,這裡有很多的不同點,今年和往年是不同的,明年和今年還是會不同,這種預測無法確定,甚至連概率是多少也不好說,不像基本面分析,我可以確定未來100%要漲,或者明確上漲的概率是多少。


技術分析的人認為“價格包含一切”。單單這句話,從字面理解是沒錯的,但怎麼去定位這個價格,它到底包含了什麼呢?同樣的價格是否包含相同的因素?同樣的圖形在不同的階段出現是否包含相同的因素?技術分析者根本就無法回答這類問題。只有找一個能夠定位價格的方法,能夠有把握的確認價格將往哪裡發展的方法,心裡才有底。“價格包含一切”這是隻研究現象不研究本質的理念和作為,是放棄研究本質的藉口。汽車跑得比自行車快,速度的快慢只是表象,本質原因是汽車有發動機,它的動力更強。冬至後氣溫緩慢回升,這只是現象,其本質是太陽北迴,太陽日照的時間長了,吸收的熱量大於放出的熱量,天就會慢慢熱起來。冬至後還會冷一段時間,甚至有時比以前更冷了一點,只研究現象的人就看不懂了,也不知道怎麼辦了,而研究本質的人則知道,這一段時間的寒冷是因為散出去的熱量還是大於吸收的熱量,太陽必須北迴到一定的度,才能扭轉熱量的入不敷出,再過一兩個月,時間點到了,春天的溫暖必然到來。


技術分析的人認為應該“重勢不重價”,這是有問題的。在現實的操作中,勢已經出來了,倉位已經跟進了,但價格回調了,甚至出現浮虧了,怎麼辦?畫線畫出來的“勢”是不起作用的,那是滯後的“勢”。用基本面分析出來的“勢”才是有用的,才是領先的“勢”。做期貨要重勢,也要重價。若是牛市,逢低買才更好,若是熊市,逢高賣才更有優勢。價格漲了會回調,跌了會反彈,價格必然是來回運動的,技術分析敢不敢確定一個“勢”呢?價格跌了之後,上漲,技術分析者認為是反彈,又漲,認為是大反彈,再漲,他終於知道了:哦,牛市來了。早上哪兒去了?晚了一大截了!老早就應該預測要上漲,要敢於確定上漲的趨勢,要戰略性地買在低位,等技術分析者知道牛市來了,牛市可能已經走完一半了,這時建倉成本就高了,很容易被“洗”出來。所以“重勢不重價”聽起來好聽,用起來很不好用。


做技術分析的人認為歷史會重演。但一個“戰役”結束後,總結的只是當時打仗的經驗,只是對當時特定的戰場環境、敵我力量、敵我士氣、敵我戰略戰術等方面的一個總結,這個總結肯定有用,但當下一場戰役來臨的時候,有很多地方都會發生變化。雖然打仗的“道”是相通的,但每一個戰役的表現形式都會有不同之處,如果總結的只是“形式”方面的規律,而不是“道”的本源規律,那麼用於指導以後的戰爭,恐怕是不行的。根據當時的情況分析現在的可能性是可以的,但現在和當時必然已經不同,我們還必須知道現在和當時有哪些不同的事物在影響價格,也必須知道同一類事物在現在和當時的不同表現以及對價格影響的不同力量。比如拿現在和三十年前相比,現在市場經濟地位已經確立,和當時的市場環境已有不同,現在社會,媒體發達、網絡發達、通訊發達,信息的傳播更快、更透明,價格形成和變化的速度、幅度已經和以前有所不同,即便是相同的因素,在現在和以前對價格影響的能量也有所不同了。就像一樣的原料,調料不同,烹飪的手法不同,做出來的口味必然會不同。另外,在期貨市場,上市的品種越多,各品種相互之間的影響也在微妙變化,歷史經驗不能簡單照抄,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歷史可以參考,歷史也會在一定意義上重演,但歷史必然不會簡單重演。不能讓歷史成為包袱,成為束縛,成為干擾我們對未來判斷的因素。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其理論知識是對今天之前的經驗總結,即對歷史事件的思考、分析和總結,但未來必然會有變化,如果要指導未來,就必須把變化也考慮進去,否則就不能用來指導未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倒閉,就是因為只注重歷史總結而不注重未來變化。對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情,能有提前的發現或預判,那才是大智慧。


哪怕是做套利,也是應該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若是用技術分析,統計歷史平均價差、“極限”價差,並在價差到歷史“極限”區域時做價差迴歸的套利,這是不合理的做法,因為歷史是歷史,現在是現在,歷史上的“極限”價差放在今天或許就是正常價差,不能因為歷史上價差到了“極限”區域每次都回歸就推導出今天也必然迴歸。今天的環境和歷史的環境必然有很多不同點,如果不同點足夠多,分量足夠重,那麼價差突破歷史“極限”,再發展一些甚至發展很多都是有可能的。用技術分析的方法做套利,可能十次可以對九次,因為超越歷史的情況畢竟少發生,但一旦發生了,錯誤的那一次就能讓套利者徹底失敗,這完全是小贏大虧的操作模式,不可取。用基本面分析做套利則不拘泥於歷史價差,而是著重分析目前這個價差產生的原因有哪些,根據現在作用於價差的因素來看,價差會擴大還是縮小,如果價差會擴大,那就做擴大的套利,如果價差會縮小則做縮小的套利。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做不做一項套利,取決於推動價差往一個方向運動的供求關係因素還在不在,作用力有多大,而不是歷史價差是多少、現在價差是多少。2010年用技術分析做套利,棉花拋9月買1月的人虧大了,2012年用技術分析做套利,豆粕拋1月買5月的人也虧大了。


說到底,市場為什麼漲為什麼跌,不是K線、不是圖形說了算的,漲是該漲,跌是該跌,漲跌是由市場的本質力量決定的。什麼是市場的本質力量,一是供求雙方的能量對比,二是所有參與者各種想法的表現。價格是市場本質力量博弈出來的結果,中長期價格主要由供求力量博弈而來,短期價格則主要由參與者想法的表現博弈而來。做期貨是做未來。看著一天行情的漲跌用處不大。一天的行情變化不能決定未來的價格走勢,能夠決定未來價格變化的,只有基本面。供和需的平衡差距、平衡差距有多大,這決定了價格的形成和變化。價格的高低和波動幅度與平衡度緊密相關,供求平衡度的失衡越大,行情越大,價格變化幅度越大,價格可能越高或越低。價格的形成和價格的變化,是買家(需求方)和賣家(供給方)博弈的結果。需求的力量和供應的力量相互博弈,在一個階段內,誰的力量更大,誰就更能推動價格往一個方向變化。當然,具體操作還要看相關品種的特性,以及外在較多因素和條件的影響,這些必須結合起來、對照著看,才能真正透析供求力量博弈導致的價格變化。


市場為什麼漲,為什麼跌,或者價格為什麼必然會漲,為什麼必然會跌,是可以定性分析,也可以定量分析的。1+1=2,5-3=2,0+2=2,要知道一個數值是怎麼得來的,要知道前提條件和影響因素,對性質和數量心理有數了,才能看對行情、做到行情。


分析基本面,也要明白基本面本身是動態的,要用發展的思路、動態的眼光、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問題。比如有時候增產也可能是利多,供應增加5%,而需求增加10%,如果前一年是供求平衡,價格又在相對低位,那這一年的價格就要上漲;比如有時候供應減少,需求增加,那就會導致嚴重的供不應求,如果價格在相對低位,就會形成大牛市;比如某個品種出現了嚴重的供不應求,外部環境也配合,貨幣寬鬆,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又處在通脹之中,其他相關品種的價格已經上漲很多創了歷史新高,而這個品種的價格則被長時間低估,那就很容易產生超級大牛市,這時就不能有恐高症,不能等閒視之,要用超常規的眼光去看待。反過來,對下跌行情的分析也是同樣道理。


我也看K線,看歷史價格的波動幅度,但我只是把K線上體現的價格當做價格數據,當做基本面分析的信息之一。當然技術分析也不是一無是處,在小範圍內它也有它的“功效”,但我始終認為,只研究技術分析最多隻能小成,若想要大成,要麼精研基本面分析,要麼技術分析結合基本面分析,就是用我的好朋友付愛民的方法“70%用基本面分析,定大方向(漲市、跌市,還是震盪市)、選品種,30%用技術分析,找進場點”,他那麼做也是能大成的。


很多散戶做期貨要麼什麼都不懂就去做了,要麼學幾招技術分析就上馬了,似乎技術分析見效快,學了馬上能用,哪裡知道,學得快,輸得也快。一個期貨公司的經理,我認識他十三年了,他說他從業以來,在他手裡(營業部或部門)開戶的客戶累計有7000多人,賺錢的人沒幾個,而一直活著的,似乎只有我一個。可能他說這話有一定的誇張程度,也可能他只是想證明期貨市場的殘酷性,而我則認為,絕大部分人不研究基本面,不用深入、全面分析供求關係的方法去做期貨,結局只能是虧錢的。


做期貨,要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要去繁從簡,要抓綱,綱就是供求關係。抓住了綱,就能做到綱舉目張。綱是漁網上的總繩,目是漁網上的一個一個網眼,把網綱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抓住事物的關鍵,就能輕鬆帶動其他環節。


下一步的價格應該到哪裡,不是畫一條線就能畫出來的,價格上去或下去的動力和本質原因是供求關係,價格的漲跌有它內在的推動力,供求的各自“分量”決定了價格要到哪裡,就像農村的秤,秤砣是供應(某個時點分量是確定的,不同的時點可以換秤、換秤砣),需求是要稱的東西,秤桿上的標尺是價格。現在的供應是多少是確定的,需求的分量小,放上去稱一下,價格刻度小一點就能平衡,需求的分量大,則價格刻度大一些才能平衡。(如下圖)


傅海棠:期貨成功感悟(二)基本面與技術面

未來某一時點的供應是多少是可以預估的,如果未來的供應分量大,則價格刻度小一點就能平衡;如果未來的供應分量小,則價格刻度大一些才能平衡。(如下圖)


傅海棠:期貨成功感悟(二)基本面與技術面

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供求分量下,具體的價格要到哪裡,用特定的方法,拿這一杆秤去稱一下就知道了

最後個人感悟觀點,對於不同級別人用不同的方法,基本面屬於大師級別的去了眼光看得也毒辣,一般格局的人達不到這個層次,成功的人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無論是基本面還是技術面都不可能一次參與就成為神,都經過不同失敗經驗累計起來成為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