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條公里級高溫超導電纜工程在滬開工

新華社上海4月30日電(記者王默玲)由國家電網興建的國內首條35千伏公里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4月30日在上海開工。這是高溫超導電纜輸電技術在國內首次啟動商業化應用。該項目核心技術國產化率達100%,預計將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屆時將成為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距離最長、全商業化運行的35千伏超導電纜工程。

高溫超導輸電,是當前電力行業最具革命性意義的工程技術之一。所謂高溫超導,是指在相對於絕對零度而言的接近零下200攝氏度的液氮環境下,利用超導材料的超導特性,使電力傳輸介質接近於零電阻,電能傳輸損耗接近於零,從而實現低電壓等級的大容量輸電。

據悉,此次新建的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是國家電網與上海市共同開展的科技產業戰略合作成果之一,項目選址位於上海市中心徐家彙地區,線路總長度約1.2公里。示範工程敷設的超導電纜結構中,最為核心的是二三十根僅0.4毫米厚的第二代超導帶材,該材料從設計到生產製造100%實現國產化。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新材料處處長蔣瑋表示,示範工程將為全面、系統驗證自主高溫超導技術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區與電網耦合運行的可靠性、穩定性和經濟性,積累第一手的數據和經驗,為推進高溫超導材料在智能電網改造中的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成為上海前沿新材料創新成果產業化的典型範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