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因美的隱憂:虧損過億,行業紅利褪去

貝因美的隱憂:虧損過億,行業紅利褪去

圖片來源:攝圖網

4月28日,貝因美髮布2019年財報顯示,其營收為27.85億元,同比增長11.83%;淨利潤為-1.03億元,同比減少350.73%。

據公開資料顯示,貝因美初創於1992年,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經營範圍為開發、銷售兒童食品、營養食品,並提供相關諮詢等服務,預包裝食品、乳製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批發兼零售。

2019年虧損過億

經歷了鉅虧、艱難保殼成功等坎坷歷程後,貝因美再度業績“變臉”。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03億元,上年同期為4111.4萬元,同比下降350.73%。

貝因美的隱憂:虧損過億,行業紅利褪去

圖片來源:深圳證券交易所

在2018年成功扭虧後,貝因美於2019年4月18日撤銷了退市風險警示。不過,2019年虧損過億,再度陷入盈利困局。

對於業績的變動,貝因美表示,主要系乳鐵蛋白原料價格上漲,另外公司有效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部分抵銷了乳鐵蛋白漲價影響,致使毛利率下降3.26個百分點。

據瞭解,2019年上半年,貝因美業績就曝出虧損,淨利潤虧損1.22億元,同比大降1527.62%,淨資產也進一步減至16.92億元。

對於虧損,貝因美在2019年10月將公司全稱由“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並增加經營範圍“倉儲服務(不含危化品),自有房屋租賃,健康管理服務(不含診療),日用品的銷售,經營進出口業務”。

貝因美的隱憂:虧損過億,行業紅利褪去

圖片來源:工商查詢

變更公司名稱及拓展經營範圍,貝因美聲稱是為了發展新的業務增長點。值得注意的是,已將“嬰童食品”四字從公司名稱中拿掉的貝因美,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依然100%來自於嬰童業。從業務結構來看,“奶粉類”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營業收入為25.1億元,營收佔比為90.1%,毛利率為54.5%。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乳鐵蛋白原料價格上漲,導致業績的變動。同時隨著嬰兒出生數下降,嬰兒奶粉行業的市場增長趨緩,行業形勢嚴峻,品牌競爭加劇,市場需要加大投入等因素。貝因美未來的發展壓力不可謂不大。

重回三甲問題待解

對於2019年虧損過億,業績再度“變臉”。貝因美曾將希望寄予數字化轉型,並定下4年內重回行業三甲的目標。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貝因美內部渠道管理混亂、外部經營環境惡劣,實現“三甲夢”尚存挑戰。

同時由於國產奶粉大環境影響,行業紅利褪去,人口出生率下降,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逐漸進入存量階段,在這個市場上想佔據一席之地的同時還得與國外企業貼身肉搏,意味著將與外資品牌短兵相接,競爭更加激烈。

據瞭解,2017年7月,新國標《食品營養強化劑乳鐵蛋白》(GB1903.17—2016)實施,對乳鐵蛋白的理化指標進行了修改,將純度從90%提升至95%,導致市面上部分原料無法滿足標準,乳鐵蛋白等關鍵原材料價格也隨之上漲。

由此,原料價格上漲,貝因美的外部經營環境將更加嚴峻。雖然在第三季度,貝因美稱解決了乳鐵蛋白供應問題,通過細分市場品類的突破,保持了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實現當季盈利,但2019年虧損仍然過億。

與此同時,在2020年2月28日,貝因美髮布《2020年—2024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稱公司第一階段的目標是產品銷售規模重回行業“三甲”,成為母嬰行業領軍企業。

但乳業專家宋亮認為,從現階段來看,貝因美這些營銷改進措施都是一種嘗試,“其重回奶粉行業前三的幾率有,但不大。

結語

從宏觀趨勢來看,近兩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市場規模走低,而且市場集中度提升,大企業在進一步加碼,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對於在2019年虧損過億,在市場大環境白熱化的當下,如何真正從經營層面扭虧仍是巨大挑戰。

同時,貝因美管理層也表示,厚積薄發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相信貝因美在正確的改革方向下,堅持通過科學的數字化的改革手段必將實現厚積薄發。但能否重回行業三甲,仍是待解之謎,值得期待。

華牛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