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零”工程示範街 河湟文化“展示地”平安網紅步行街開門“盈客”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4月30日,在歡歌笑語、雄獅舞動中,海東市平安區“平安坊·古驛步行街”正式開門“盈客”。步行街不僅是當地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代表作”及示範街,更是當地居民休閒娛樂和外來遊客飽覽“河湟文化”的“打卡地”、品嚐特色小吃的“網紅街”。

從步行街口高大華麗的牌坊處放眼,在鮮紅的燈籠點綴下,42個明清復古木式建築、38個河湟特色攤位錯落有致、整齊有序排列,小吃、潮品、燒烤、海鮮、富硒特色產品一應俱全,前來觀光體驗的遊客絡繹不絕,整個街市十分熱鬧。步行街位於平安鎮民和路中心路段,兩邊原本就有十分繁華的商鋪,步行街擁有人口集中、商戶集中、人流集中、交通帶動等優勢,與兩邊原有的商鋪形成相互呼應、良性互動的商業吸納效果。

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19年平安區平安鎮黨委結合實際,統籌所屬上灘村、窯房村、大紅嶺村等9個村540萬元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項資金,以共參共享共治的模式,分享村集體經濟利益,不斷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在實現產業增收的同時保證村資產增值,有效增強村集體經濟實力。項目主要以對外承包獲取承包費形式收益,預估年收益21萬元左右。它的建成投運,對助力脫貧攻堅、幫助3400餘名村民實現穩步增收、活躍區域商圈人氣、填補平安“夜經濟”空白、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步行街是平安區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示範帶動效應。”平安鎮西營村村主任李守雲說,以前好幾個村都屬“空殼村”,要基礎沒基礎,要產業沒產業,對發展村集體經濟只能望而卻步。去年,以區委區政府全力打造能看、能比、能學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樣板項目為契機,舉9村之力聯合投資打造,村集體經濟騰飛可期可待。

近年來,平安區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集體經濟“破零”工程,推動農村黨組織走上前臺,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大力培育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以及平安驛、馬驛新村、袁家村等特色旅遊餐飲消費新體驗,以此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促進群眾務工就業以及助力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