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是什麼意思

剛出來社會的我們,總會意氣風發,直到被現實一拳厚實地打在臉上,才明白原來生活的成功是少之又少、難之有難。

既然這麼難,我們就得不到麼?不是這樣的。在得不到成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穩住自己躁動和不甘的心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是什麼意思

《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真正的君子,安於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

做好本分的事,是改善自身環境成功概率最好的方法。一個有智慧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環境。

任何成功的追求、進取都是在對現狀恰如其分的適應和處置後取得的。

只有做好自己本分,才能遊刃有餘,進一步積累、創造自己的價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試想一個不能適應現狀,在現實面前手足無措的人,如何能夠超越當下獲得更多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是什麼意思

所謂“素位而行”才能“行穩致遠”亦是這個道理。

《大學》有言:知其所止。即為安守本分,也為安分守己。

這種安分守己是對現狀的積極適應、處置,是什麼角色,就做好什麼事。

《湯氏家訓》有言: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素位而行,隨適而安。

關於什麼才叫做做好自己的本番,分享一則故事供大家自己參悟:

有人問禪師,您得道之前在做什麼?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又問:那得道之後呢?

禪師說:砍柴、吃飯、睡覺。

問:那麼之前和之後有什麼區別呢?

禪師說:得道前,砍柴時想著吃飯,吃飯時想著睡覺,睡覺時想著砍柴;得道後,砍柴就砍柴,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砍柴、吃飯、睡覺對我們來說並非是原意,而是一種本分。

對我們來說本分各有不同,老師本分就是教好學生、學生的本分就是學好知識、商人的本分就是良心經商。

桃李滿天下的老師始終是德高望重的老師,為人稱讚的學生始終是滿腹經綸的老師,生意長久的商人始終是那些良心商人。

一旦做好自己的本分,成就就會源源不斷地到來,和諸位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