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道:信德为本 打造理想的养老家园


刘学道:信德为本 打造理想的养老家园

“百善孝为先,我要让身边的老人们晚年都活的有质量、有尊严。”这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暗暗立下的誓言。

他叫刘学道,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众兴镇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2012年之前,他传承父亲的养蜂技术,并专注于此,做的风生水起,远近闻名,把人们看不上眼的小养殖做成了大事业,一度被大家推荐为六安市养蜂协会会长,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然而,刘学道并非小富即安容易满足的人,他自费赴京参加农科院的养殖培训班,有幸和天南地北的能人们相会,并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刘学道:信德为本 打造理想的养老家园


一位年纪大的同学在闲暇时和他聊到了养老事业,他认为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形成,中国人的养老需求非常旺盛,然而中国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太少,养老业正方兴未艾,不久的将来必将井喷式发展。言者无意,闻者有心。刘学道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了学校周边的养老机构,发现在大城市,老年公寓已经一床难求,这让他很受启发。回到老家后,他立即走访调查了老家农村养老现状。不察不知道,一察泪沾襟。他发现农村虽然建了不少敬老院,但是只有五保老人入住,而且这些敬老院里缺乏护理人员,甚至靠老人们互相照顾。而农村还有更多老人在家养老,由于子女多外出打工,他们都成为缺少照料的“空巢老人”,各种艰辛相伴,甚是凄凉。这时他的一位独居的姨娘生病住院,病愈身弱,无处寄托。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刘学道,他暗下决心,要“代人尽孝”,让身边的老年人都能够安享晚年。

刘学道:信德为本 打造理想的养老家园


2012年,在家人的担忧中,在朋友的质疑中,在养蜂合作伙伴的劝诫中,刘学道毅然决然将十年养蜂的全部积蓄投资养老事业。原来新的蜂业的招牌,被信德老年公寓给替换下来。“信德”,诚信经营,营商有德,无论怎么换,这两个字不能换。刘学道要用自己的理念,打造他心中理想的养老家园。

说干就干,2012年4月,信德养老公寓第一栋两层楼房很快破土动工。令刘学道兴奋的是,工程还没有完工,已经有人前来预订入住。82岁的东岳村村民李付堂的子女来预订了房间,结束老人长年空巢独居、缺乏照料的境况。信德老年公寓紧靠寿六路,交通便利,总规划面积8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健身区、综合广场及生态观赏区。公寓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健身房、休闲广场、花园、餐厅、超市,拥有套间、单间、双人标准间和特护室70间,床位196个,房间设施配备齐全,2012年12月竣工;二期工程建设主体楼,提供300个床位,2014年7月份竣工。到二期工程完工启用,信德老年公寓成为皖西地区一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规模较大的养老公寓,引来业内广泛关注。

刘学道:信德为本 打造理想的养老家园


刘学道理想的老年公寓,是人人住的起的老年公寓。

为此,他专门到周边去考察,看看外地老年公寓都是怎样的定价。回来后,根据测算,结合寿县农村人口的收入状况,他把公寓的收费标准定在生活自理每月860元、半护理1280元、完全护理每月1700元,这可以说是当时全省的最低价。然而,即便这样低的收费标准,在农村依然有很多家庭负担不起。每每有人上门问询,满怀希望而来,一问收费沉默不语。刘学道又动了恻隐之心,他很快拟定了“减免费用”细则,每年拿出一定比例,对农村特殊困难家庭,给予减收或免收费用。

刘学道:信德为本 打造理想的养老家园


来自涧沟镇蒋庙村的回族村民朱忠全,是第一个享受“减免”优惠措施的特殊老人。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这名本应住进公办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一直独居。刘学道把他接进了公寓,并且只收每月330元的伙食费,还特地为其开了“小灶”。入住信德老年公寓的生活,让朱忠全觉得很舒心。


刘学道理想的老年公寓,是人人住着安心的老年公寓。

虽然信德老年公寓地处农村,但刘学道不以位居基层而放松管理与服务的标准。他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管理与服务标准,最早在安徽省形成管理与服务规范。这个体系明确了老年公寓管理人员、护理人员的职责、任务、流程、步骤。比如:管理方面,明确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对每一名护工的服务对标打分,考核与薪资挂钩;护理方面,将老人们的日常照料细化环节、明确步骤,做到人人一样操作,换人不改操作。每年信德老年公寓都要对员工进行集中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服务规范,确保入住老人获得稳定可靠的专业服务。

老年公寓入住老人多数年事已高,拿药看病是最寻常的事情。为了方便老人们就医,刘学道积极创造条件,创新方式,走在了全省“医养结合”探索的第一方阵。众兴镇信德老年公寓大胆引进公办卫生机构驻点,率先建成医养一体机构,为全省医养一体贡献了“信德模式”,主管部门、行业同仁争相到这里考察调研。一年后,信德养老又在砀山县创建了独立运营的康复护理医院,为老人就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解决方案。近年来,信德养老公寓先后探索了“联办、合办、自办”等多种医养模式,因地制宜解决了就医不便到问题,得到了老人的认可和家属的好评。

刘学道理想的老年公寓,是人人住的上的老年公寓。

刘学道:信德为本 打造理想的养老家园


从2015年开始,信德养老开始走连锁发展之路,把信德形成的经验复制出去,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信德裕安区老年公寓是信德养老走出寿县的第一步,随后一发而不可收。到2017年,信德已在六安市发展到6家连锁机构。从2017年开始,信德更是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先后在滁州市定远县发展连锁公寓14家,在宿州市砀山县发展连锁公寓18家,加上淮南市范围的2家老年公寓及多市的4个救助站,连锁机构到2020年已经达到44个。快速发展的连锁机构,为全省增加了6126张养老床位,3870多名老人得以就近入住老年公寓。

刘学道抓住国家大力助推养老事业的政策机遇,在输出信德养老模式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灵活操作,利用各地福利院、敬老院等现有资源,大胆实施“公有民建”、“公建民营”、“敬老院升级改造”等项目,每年以投资不低于500万元的速度,快速将新德养老优质服务送到各地老人身边,赢得了主管部门和各地老人的好评。

刘学道理想的老年公寓,是人人向往的养老模式。

到2019年底,信德养老已经拥有安徽万家信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六安市信德养老服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寿县逸养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不同经营方向的子公司,万家信德已经发展成为全省响当当的养老品牌。刘学道此时已经不再满足于面上的同质平铺,他想把信德养老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先后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并专门邀请北大博士生导师郑博士担任信德发展顾问,把“智慧养老”、“旅居养老”作为信德养老升级服务的方向。2019年,万家信德以年租金100万的代价,将寿县老城区唯一一所三星级酒店置于旗下,并一次性投入500多万元,对宾馆进行了升级改造,赋予其智慧的基础和旅居的功能。

按照智慧功能的设计,今后信德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服务到公寓老人,还可以辐射寿县城区各个社区老人,并以寿县经验为基础,带动其他市县的智慧养老服务。为了打造全新的寿州宾馆旅居养老服务,刘学道在这里推出了完全适应旅居老人的生活套餐和旅游指导服务。贴心的服务,高性价比的生活套餐,很快就打动了消费者。台湾老人戴克来藉回乡探亲的机会,专门来这里做了一个月的体验,临别由衷地对这里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他还建议信德旅居可以考虑到宝岛台湾发展,把信德养老做成连接大陆和台湾的一个纽带。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这句革命前辈的话语,一直激励着刘学道,让他不辞千辛万苦,不畏荆棘坎坷,也要去为理想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刘学道的养老理想,在血汗的浇灌下一天天化为现实,但是离他的终极理想还有很大差距。他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在理想与现实的转化中享受人生的意义。(李占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