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爆款神机,如今年亏13亿,管理混乱,魅族该何去何从?

7月18日,早已经沦为“Others”的魅族终于又成为了焦点。

因为曾经为魅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李楠,用iPhone手机发布了一条微博,正式宣布了自己离职的消息。

曾经的爆款神机,如今年亏13亿,管理混乱,魅族该何去何从?

而就在前一天晚间,他的前老板,魅族创始人黄章在魅族社区谈李楠离职,称“对公司来说,能挣钱的就是人才”,揶揄李楠“不断亏钱的就是费财”。

李楠真的“费财”吗?

我们都知道,魅族曾经引领过一个时代。

2009年,魅族M8一经推出便火爆全国,被封为第一款国产神机,黄章更是因此被奉为“中国版乔布斯”。

但如果要说到魅族的巅峰,就离不开李楠的助攻了。

李楠加入魅族后,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系列动作。

比如,李楠为魅族打造了魅蓝这个子品牌,推出了口号为“青年良品”的新品手机,再加上手机的高颜值和符合年轻人的定位、路线,受到了魅友的热烈追捧,这也让魅族很快有了可以跟小米抢食千元机市场的底牌。

2015年,魅蓝拉动了魅族手机整体销量暴增350%,跨入2000万台关口,跻身国产手机十强。在后来的时间里,魅蓝也撑起了魅族大部分的销量以及声量。

再比如营销方面,李楠做出了一系列“卡慢丑,小米造”等碰瓷小米的营销案例。

手机品牌们极为重视的发布会,李楠也玩出了不少花样。不仅邀请了汪峰、邓紫棋等明星嘉宾来助阵,还把邀请函独树一帜的搞出了平底锅、水手服、信号枪等等。

在内容营销发面,李楠也成立了一个叫“笔戈科技”的平台,专门来为魅族发声。

经过这自成一套的营销体系加持,魅族品牌的声量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提升,也在2015年迎来了巅峰时刻。

然而,情况很快就直转之下,2015年是魅族的巅峰时刻,也是它走向没落的分水岭。

从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魅族累计亏损高达13亿元;

2016年至2018年,魅族内部多次传出裁员风声;

2017年,魅族销量降至2000万部以内,2018年,魅族销量甚至不足千万台。

曾经的爆款神机,如今年亏13亿,管理混乱,魅族该何去何从?

那么,魅族辉煌不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战略失误。

2015年,赢来巅峰时刻的魅族拿到了阿里5.9亿美元的投资,同时在年底喊出了2016年销量要达到2500万台的KPI。

扛着2500万台的KPI压力,魅族放了一个“大招”,就是“机海战术”,像打了鸡血一样在2016年发布了十几款新机,几乎每个月都要办一场盛大的发布会。

这一战术导致魅族的产品线无比混乱,定位凌乱,辨识度低,让用户眼花缭乱,根本无法区分。

这让消费者对魅族的品牌认知出现了严重偏差,同时也让魅族错过了冲击高端市场的最佳时期。

等2017年魅族幡然醒悟的时候,高端机市场就已经被华米OV等友商牢牢占据了。

其次,进场太晚,创新不再。

众所周知,如今华为的事迹能够举国皆知,其背后是创新的可贵。

在MP3时代,以及国内智能手机时代初开之时,魅族之所以能够火爆,就是因为创新和工匠精神,用户也是为它的“小而美”而惊喜并买账。

然而,随着手机市场的不断发展与饱和,用户对手机的需求早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手机品牌能够迎合用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细节的创新和改进。

在这一方面,魅族来得太晚。

比如各家手机厂商开始秀全面屏,秀屏占比的时候,魅族直到2018年下半年才发布了第一款有刘海屏的手机,此时距离第一款刘海屏iPhone X的发布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曾经的爆款神机,如今年亏13亿,管理混乱,魅族该何去何从?

缺乏创新的品牌,即便是一时无忧,也不过是行走在刀刃上罢了。

再者,人事动荡,管理混乱。

魅族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是“黄家人的魅族”。除了黄章本人持股比例过半以外,黄章的亲属也都在魅族担任了重要职位。

家族式企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在团队管理上很难大施拳脚。

比如2016年的充电器爆炸事件,就有消息指出是因为黄家人接管了供应链。

而人事的频繁变动也给了魅族最后一击。

据《腾讯深网》报道,最初Pro7的销售由李楠负责,到发布会前又换成了杨柘和潘一宽,潘一宽走后剩杨柘一人负责,之后又换成了郭万喜,最后又换回了李楠来清理库存。

如此频繁的变动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除了高管的频繁变动,裁员风波也是一直伴随着魅族直到如今。

2016年,魅族按照5%的比例进行裁员,并喊出“裁员将常态化”的口号;2017年又进行了10%比例的二次裁员,事后内部员工称实际裁员比例超过30%,2018年又先后传出两次裁员风声。

在连续的折腾下,魅族可谓是内忧外患。

如今,华为、一加、中兴、vivo和OPPO都各有手机已经获得了5G的3C认证。

这也意味着,新时代即将到来,智能手机市场又将迎来一场混战。

这一次,魅族是否可以抓住机遇,全面反击,又或者是继续和主流战场渐行渐远,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