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駐村第一書記的一千零一夜——第22夜:槐花時節香滿山

槐花時節香滿山

文/雲中秋雁

白沙溝這一帶,有很多的洋槐樹,野生樹多,生長快。仲春季節,山裡的槐花開了,村裡村外、山坡上的洋槐樹,開滿了白色的花趕趟兒。

綠葉掩映之間,一束束的槐花掛滿枝條,含苞待放的槐花骨朵白綠相間,格外好看。坡下向陽的的地方,槐花開的大一些,蝶形花瓣,綻放著甜甜的清香氣息,引得胡蝶兒、小蜜蜂不停地,在槐花枝條上駐足、飛舞。

省派駐村第一書記的一千零一夜——第22夜:槐花時節香滿山

洋槐花可以吃的,是很多人記憶中難得的美味。用清水洗乾淨,拌上面粉,入鍋蒸15-30分鐘即可,出鍋後晾涼,拌上蒜汁、小磨香油,恬淡的味道,鬆軟可口、淡淡甜香撲鼻,瞬間就可以征服你的味蕾。飯店裡做的最多的是槐花雞蛋餃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因為他們把洋槐花速凍起來,解凍後還是春天的味道。當然,還有一種蜂蜜叫做槐花蜜,也是春天的美味,只不過是蜜蜂採槐花粉釀製的勞動成果,淡香甜潤,也是難得的滋補佳品。

省派駐村第一書記的一千零一夜——第22夜:槐花時節香滿山

洋槐花也是可以換點錢的,只是很多年以來,村裡從未大量採摘去賣錢,因為周邊地區到處都有,也不稀罕,隨便找個鐮刀,就可以割下一片槐花枝條,弄個三、兩斤是很簡單的事。槐花是個新鮮的土特產,要到百里之外的市場上去賣,運輸、儲存、包裝,以及成本核算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好在我們這裡的駐村工作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大河報的送報車,每天都到登封送報紙,每週來一趟汝州,往鄭州返程的車都是空的,運送洋槐花就節省了一半的成本。

省派駐村第一書記的一千零一夜——第22夜:槐花時節香滿山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大河鮮生電商平臺掛出我們的槐花產品,每袋3斤12元錢(3元配送費),4月21下午上線半天就銷售了200份、600斤產品;第二天上線半天銷售150份產品,鄭州思達商超連鎖銷售210份產品,第三天,報業集團同事們私人社群銷售累計270份,思達商超連鎖銷售130份產品,第四天思達商超連鎖銷售88份產品,社群銷售22份,四天下來,累計在鄭州市場銷售1070份、3180斤產品。期間,我們通過其他方式就地銷售了100餘份槐花。

時光短暫,一週時間,一個槐花季節過去了,槐花的花骨朵都開了,採摘下來直接吃可以,但走不遠了,也不適合遠距離配送銷售了,我們的採摘工作也結束了。三天半時間,我們動員了村裡五、六十戶居民參與採摘,連續兩天的採摘量都在1000斤以上,第四天因為槐花都開大花了、不再收購了,但仍有人送來400多斤槐花,總體採摘量是上月底榆錢的兩倍。

省派駐村第一書記的一千零一夜——第22夜:槐花時節香滿山

最難忘的是第三、四天槐花銷售,電商平臺第三天下線了槐花產品,而我們卻無法通知外出採摘的農戶不再採購,而我們只能不限量收購。思達商超只要150份、450斤,而我們的槐花收購卻意外地達到1265斤,報業集團的同事們開始幫我做社群銷售,一個下午到晚上,累計銷售270份產品,大出意外,以至於給思達商超預留的150份也無法保障了。

已經通知不再收購的第四天,仍有村民及附近村裡的人送來槐花,正好有禹州的一位網友想要100份槐花,就收了起來,竟然又收了378斤。週五下午,臨村的一位老伯送來了2袋24斤槐花,其中他個人採摘17斤,他鄰居家採摘7斤,我實在不忍心讓他失望而歸,就個人收下來,裝袋裝車送給城裡的朋友們了。後來,由於該禹州網友操作失誤、未能兌現100份銷售承諾,我們就地社群銷售22份,餘下的88份,只好安排村幹部開著私家車送給了鄭州思達商超的倉庫,和上月底最後一次的榆錢兒銷售一樣,無形之間又增加了運輸成本。

村裡年屆六旬上下的叔叔阿姨們,帶著孫子孫女們,採摘、交送洋槐花,勤勞的身影和滿臉的疲憊,一直在我腦海裡浮現。整個村子的各條小路上,都充斥著採摘槐花的車子和忙碌的身影,村部院子裡車水馬龍,質檢、去雜、稱重、包裝、付款,到處洋溢著槐花的清香氣息,到處充滿歡聲笑語。

省派駐村第一書記的一千零一夜——第22夜:槐花時節香滿山

這是這個山村,第一次大規模採摘銷售洋槐花,濃濃的槐花香味鋪滿整個山村;也是這邊山裡的槐花,第一次走進省城,並被端上省城老百姓的餐桌。山裡的槐花第一次批量賣到省城,也給參與採摘的老百姓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槐花時節香滿山,明年的槐花季節,你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