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魅力

小時候,父親總在耳邊叮囑“好好讀書”,年幼的我不知何為讀書,總感覺讀書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詞。在那個讀書與玩耍衝突的年紀,我跟大多數玩伴一樣選擇了玩耍。成長的過程總是讓人充滿了嫌棄,著急著長不大。可直到自己真真長大了,卻又想回到小時候。

喜歡上讀書還是在長大後。

“書中自有黃金屋”,為了心中對“黃金”的熱愛,我踏上了讀書之旅。果真,我沒有找到“黃金”,但我得到了比“黃金”更加寶貴的東西。 我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去看書,為什麼那一張張用白皮紙縫補在一起的叫做書的的東西擁有如此的魅力。它教會了我什麼叫藝術,什麼叫魅力,什麼叫奇蹟。

讀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我被其手下那如同魔術般的說話藝術所折服,它把人性之間的言語交流刻畫的如痴如醉、讓人心情舒暢的就如同剛聽了一場演唱會。他使我們在相處交流中游刃有餘,與人談笑風生。讀魯迅的朝花夕拾,就好像看了一場電影一樣,一個個特色鮮明的人物在腦海中像錄像帶般放映著,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為我們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講述了那個大時代下底層人物的心理活動與當時一個大環境下的人性的善惡。

讀書的魅力

讀書的魅力

讀書的魅力活到老學到老,書沒有生命,但書中的知識是有生命的。那一個個鮮活的字體在作者手下一氣呵成,成為膾炙人口、流芳百世的故事,激勵著無數為夢執著的人前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青年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