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河南旅遊推薦——崇山少林寺 天下武功出少林

最美河南旅遊推薦——崇山少林寺  天下武功出少林

看過電影少林寺的對這張圖片一定不陌生

少林寺介紹: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其東北74公里為省會鄭州市,正北過鄂嶺口即為偃師市,自偃師西北行可達九朝古都洛陽市。少林寺的地理座標是:北緯34。31'28.31",東經112。56'08.49",這裡是中嶽太室與少室分界處——鄂嶺口以南的小盆地。少林寺坐北向南,面對少室山陰,背依五乳奇峰。少林寺像嵩山的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太室山與少室山相接的山口中間,盡覽二室之勝,氣魄之大,山林之幽,令人嘆止。

嵩山屬伏牛山系,主脈在登封市西北部,餘脈延及新密市、鞏義市境內,連綿60多公里。嵩山古稱外方山、太室山、嵩高、黃室、崇山等。夏商之際,已稱嵩山為中嶽。西周時曾以華山為中嶽。至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則“以嵩位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仍定嵩山為中嶽。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說:“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史記•封禪書)唐武則天於天冊萬歲元年(695年)封禪嵩山時,又改中嶽為神嶽。宋代以降,歷稱中嶽嵩山,並沿用至今。嵩山主要由太室山(居登封城北)和少室山(居城西)組成,中嶽嵩山為其總稱。嵩山主峰為太室山之峻極峰。太室山主峰高1494米;少室山主峰高1512米。太室山體雄壯,形如臥龍,又居於東側,故為嵩山之主山;少室山勢峻峭,而不及太室壯闊,雖略高於太室,卻不能作為主山。所謂“華山如立,中嶽如臥”,即以太室山形而言。

千百年來,嵩嶽山麓寺廟林立,秦漢之際已建有太室祠、少室祠、啟母廟、法王寺和慈雲寺。北魏至明清以來,佛寺越來越多,而且大多建在太室南麓登封城的周圍。唯有少林寺,建寺時間雖早,但偏偏選寺址於登封西北邊陲之地。跋陀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之後,孝文帝為他在洛陽建造了一座“靜院”,供他修煉禪法。可是,跋陀“性愛幽棲,林谷是託,屢往嵩嶽,高謝人世”,孝文帝便詔令在少室山陰,為跋陀創立了千古名剎少林寺。當年,這裡滿目青山,少溪河(又名少陽河)自西向東潺潺流淌,氣候清新宜人,是一處適合靜心修禪的場所。少林寺寺名也充滿了崇法自然的特色,清代景日昣在《說嵩》中解釋說:“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寺居少室山陰的叢林之間,定名“少林”,正是跋陀“息心山林”這一性格特徵的體現。


門票:

100元/人。景區包含少林寺寺廟,塔林,初祖庵,功夫表演。

優惠政策:

1.4米以下兒童,軍官證、70歲以上老年人持身份證門票免費;
中小學生憑學生證可購50元半價門票。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8:00-17:00。

交通概況:

在鄭州各長途客車站,都有發往登封的班車。


最美河南旅遊推薦——崇山少林寺  天下武功出少林

崇山塔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咱有少林功夫啥都不用怕!

少林功夫介紹:

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這一特定佛教文化環境中歷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為基礎,充分體現佛教禪宗智慧,並以少林寺僧人修習的武術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傳統文化體系。
少林功夫具有完整的技術和理論體系。它以武術技藝和套路為其表現形式,以佛教信仰和禪宗智慧為其文化內涵。
少林功夫是一個龐大的技術體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門派”或“拳種”。中國武術結構複雜,門派眾多,但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少林功夫是歷史悠久、體系完備、技術水平最高的武術流派之一。根據少林寺流傳下來的拳譜記載,歷代傳習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數百套之多,其中流傳有序的拳械代表有數十種。另有七十二絕技,以及擒拿、格鬥、卸骨、點穴、氣功等門類獨特的功法。這些內容,按不同的類別和難易程度,有機地組合成一個龐大有序的技術體系。


少林功夫具體表現是以攻防格鬥的人體動作為核心、以套路為基本單位的武術體系。套路是由一組動作組合起來的,每個動作的設計和套路的組合,都是建立在中國古代人體醫學知識之上,合乎人體運動的規律。動作和套路講究動靜結合、陰陽平衡、剛柔相濟、神形兼備,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合”原則: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最合自然規律的,才是最合理的。少林功夫就是以此為理念,不斷地去蕪存精,創新發展,形成了最為合乎人體自然結構的運動,使人體潛能得到了高度發揮。經歷了1500年的發展,少林功夫已成為最優化的人體運動形式。

拳術、棍術、槍術、刀術 、劍術、軟硬氣功等等

詢問100個河南人推薦,除了胡辣湯、燴麵,99個會推薦來這裡,看到的美除了風景,綠葉,山水。其實更美的是它深厚歷史文化!長城有不到長城非好漢,來河南不到崇山少林寺也是一種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