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做了83天的皇帝,陵墓造價75萬,為何稱“袁林”不叫“袁陵”

袁世凱做了83天的皇帝,陵墓造價75萬,為何稱“袁林”不叫“袁陵”

黎黎春草覆青冢,年年訴枯榮。雖然中國殯葬事業在不斷改革,但是中國人的傳統依然是落葉歸根,民間習俗是將逝去的親人厚葬入土為安,城市裡基本都是同一地塊的公墓,比如北京就有一個很著名的萬安公墓。

鄉村有些家庭還會將親人埋葬在田頭或者屋後,一般常坐火車的人會觀察到鐵軌兩側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墓地。然而普通老百姓的墓地多為親人祭奠。

而名人的墓地吸引了中外人士的慕名瞻仰,名人的身前身後事都讓人著迷,特別是一些有爭議的人,比如蓋棺也尚未定論的袁世凱。

袁世凱做了83天的皇帝,陵墓造價75萬,為何稱“袁林”不叫“袁陵”

從“袁大頭”戲說袁世凱

很多人都玩過一個遊戲——吹袁大頭,袁大頭是刻有袁世凱頭像的硬幣簡稱,吹一口氣放在耳邊有響聲就是真的袁大頭。袁大頭是民國時期發行的貨幣,全名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發行於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份。

袁大頭真品並不多見,在貨幣收藏界被稱作“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現代銀幣中影響較大的一種銀幣,見證了中國銀幣的改革進程。

袁世凱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出生於清朝,曾是北洋軍閥的重要領袖,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即做過總統也當過皇帝的人。

有人說他是個大英雄,因為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逼迫溥儀皇帝退位,推翻了清政府腐朽沒落的統治,登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寶座。有人說他是個大逆賊,因為他於1915年末突然宣佈自稱皇帝,這一出“洪憲帝制”

的鬧劇引起全國各行各業的反對。

袁世凱做了83天的皇帝,陵墓造價75萬,為何稱“袁林”不叫“袁陵”

護國運動轟轟烈烈地興起,這個當了83天假皇帝的大總統不得不下臺,一年後因為尿毒症撒手人寰,成為一位歷史界頗有爭議的人物。

從客觀的態度來看,歷史學家比較冷靜的說法是:袁世凱的本質是傳統的權術爭奪者,但不乏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對他的深刻洗禮,他對中國近現代進程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他人生的最大敗筆是

稱帝鬧劇。

從項城到安陽,走近袁林

袁世凱又稱“袁項城”,從這個又稱可以看出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但是他因為家族糾紛而沒有落葉歸根,他立下遺囑要安葬在安陽。

1916年袁世凱墓開始修建,經過兩年的奮戰終於完成,如今被稱為袁林或袁公林,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及其夫人於氏合葬在此。

袁世凱做了83天的皇帝,陵墓造價75萬,為何稱“袁林”不叫“袁陵”

袁林位於安陽市北關區勝利路太平莊,南臨洹水,北望韓陵,東接御道,西依京廣,是塊風水寶地,袁世凱墓也是東西合璧式。1982年袁林被認定為河南省保護文物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A級旅遊景區。

很多網友慕名而去,去安陽都要去袁林看一看,為了瞭解袁世凱也為了瞭解民國曆史。袁林與孔林都叫“林”,可見其級別不低,僅次於帝王墓。

袁世凱墓中的遊人不是特別多,拱橋兩次蘆葦搖曳,墓地之初的數千棵樹苗無有損毀,松柏相間中露出牌樓,墓碑之上刻著“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出自其嫡系徐世昌之手,袁世凱的帝王夢在另一個世界延續著。

袁世凱做了83天的皇帝,陵墓造價75萬,為何稱“袁林”不叫“袁陵”

袁世凱之墓的建造軼事

袁世凱曾對身邊的人說,他們家族祖上沒有活過59歲的,於是他在1910年就為自己選好了墓地,他選在了洹上村,其實袁世凱小時候就知道了這個村名。

商朝宰相伊尹也曾在這個小村隱居,安陽也是袁世凱遠祖發家之地,因為袁世凱一直對安陽抱有好感,在天津小站練兵時期就在安陽買了200多畝地。

據說袁世凱的兒子曾想將父親的墓地稱為“袁陵”,但徐世昌認為不妥,林與陵諧音不妨稱“袁林”,又借鑑聖人之意,這可以稱妙處之一。

袁世凱的墳冢仿造美國總統格蘭特的製造,選用的是日本進口鋼筋水泥,所有縫隙都澆注鐵水,可以說是一個金剛不壞之身。

袁世凱做了83天的皇帝,陵墓造價75萬,為何稱“袁林”不叫“袁陵”

952年主席曾親自到過安陽袁林,有人彙報袁林被人盯上了,很多人想扒掉袁墳,主席搖搖頭不同意,認為應該保護好教育後人,這也成了對袁林保護的最高指示。

特殊期間有歹徒曾經用炸彈炸袁墳,但是怎奈袁墳太過牢固只好作罷。這不禁讓人想到袁世凱生前躲過炸彈的時候,1911年革命黨人想暗殺袁世凱,埋伏在東華門附近。

但是兩次扔炸彈都沒有炸死袁世凱,他匆匆逃回家下車後,故作鎮定地哈哈大笑說:“今天有人跟我開玩笑。”後來又有人往袁世凱住處扔炸彈,還是沒有損害袁世凱肉身絲毫,也許袁世凱命不該死於炸彈吧。

從一到一,人們為何關心墓地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中國人具有一種矛盾心理,一面是駭於談論死亡,一面是老人提前準備好身後事,農村很多老人會在年輕時開始籌備壽衣和棺材,認為準備得越早越長壽。

袁世凱做了83天的皇帝,陵墓造價75萬,為何稱“袁林”不叫“袁陵”

人們也非常關注墓地的風水,有些大人物會將自己的功成名就歸因於祖墳風水好。民間還有一種破壞墳地的習俗,如果想破壞某個家族的勢運,就挖掉其家祖墳,因而人們常戲謔“往祖墳上刨”,當然這一舉也有追根究底的意思。

墓地也稱為陰宅,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去世後有一塊寶地存身,不至於沒有地方可去成為孤魂野鬼,當然也有一些愛自由的人希望骨灰撒大海。

現在一些陰宅甚至貴於陽宅,厚葬一位去世者需要大筆資金,很多人都大呼“活不起也死不起了”。相較而言,袁世凱當時花費72萬造的墓地也算非常豪華了,沒有被人破壞也是袁家幸事。

袁世凱的後人中出了世界著名科學家,也做出了很大貢獻。人間事千古怨,身後萬年喧變安,鬧了一輩子終要歸入永遠的安眠,這一生該如何度過,歷史會如何書寫,只等活著的人靜觀。

文/南宮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