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河南(八)禹州坡街關王廟

走遍河南(八)禹州坡街關王廟

祭祀關羽的廟宇全世界華人圈有35000處之多,最大的一處在關羽的故鄉----山西運城解州。禹州的關王廟位於禹州市文殊鎮坡街村,這是河南省唯一的一處有明確紀年的元代磚木結構建築。

六月二十四日上午,和朋友一起驅車前往坡街拜謁關王廟。盛夏的大地,鬱鬱蔥蔥,出土不久的玉米苗一派蔥綠,蓬勃的生命力觸眼可及。聽著導航的指揮,行走在鄉間村村通的柏油路面上,村民的房前屋後,挺如修竹一般的蜀葵綴滿了喇叭一樣的紅紫花朵,新開的百日紅百褶裙一樣在迎風搖曳,一處處的花把農家小院裝扮的詩情畫意,彷彿感覺小院的主人不只是一位鄉村農民,更是一位富有藝術情趣的畫家。

當導航提醒到達目的時,四處張望並沒有看到想象中的森森廟宇。停下車來,向村民打聽關王廟的位置時,有人說,在另外一個村,村名就叫關帝廟,有人說在十幾裡開外的地方有個拉王廟。眾說紛紜的村民一下子把我們搞暈了,資料顯示,關王廟就在附近,怎麼會到更遠的地方去呢?繼續找人詢問,終於遇到一個知情人士,向我們描述了廟的真實位置。關王廟就在臨街房的後面的一個學校院內。轉過一個街彎,果然有一個學校,是文殊鎮第三初級中學。由於週六,校園內只有零星的幾個學生,問過學生,才知道廟宇在校園的深處,目前用隔離板將校園隔開。按照學生的指引,終於來到了這處國寶跟前,一眼望去,滿目荒涼的感覺。廟宇西面和南面被臨街的房子遮擋,北面被學校的建築物隔擋,唯一開闊的東面卻被人為的用天藍色的隔離板阻斷了視線。遠遠望去,一處青磚瓦房,孤零零的被包圍著,房子的前面是幾株高大的柳樹,遮天蔽日。曾經的氣勢恢宏的建築群,如今只剩下這一個主殿了,700多年的自然風雨和人世滄桑,還有存在,這已經是很難得了。幸好,隔離牆的外面有一張課桌,我們爬到課桌上,向院裡探望,殿前雜草叢生,殿前木質的門窗也已腐朽,屋簷下的斗拱還有力的在那裡支撐著重重的屋簷。生命力最旺盛的當屬門前直立的兩根雕花青石柱子了,雕花筋骨飽滿,技藝不凡,令人讚歎。

關羽從一個歷史長河中的普通人,能夠走上神壇,是因為他身上獨有的氣質和行為。組織需要忠,個人需要義。關羽作為忠義的化身,滿足了眾多人期許的安全感,所以做為精神楷模,關羽被抬上了神壇。畢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法制體制還有很多盲點的時代,更加註重道德的掌控也是有道理的!活在世上,人,都希望有更多的安全感,要麼法律處處彰顯,要麼精神自律。在法制觀念不斷深入人心,法律覆蓋範圍更加廣泛的新時代,單純的道德約束正在邊緣化,這大概也是關王廟在沒有開發出新的價值的情況下,日漸衰敗的原因吧!

2017年6月24日

走遍河南(八)禹州坡街關王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