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縣革命烈士齊自英事略

故城縣革命烈士齊自英事略

故城縣革命烈士齊自英事略

劉縣生 齊紅雨

齊自英,又名齊明全,男,1927年出生於故城縣子路村(原山東武城縣子路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聰明好學,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

1944年齊自英參加了革命,在黨舉辦的威縣軍官訓練學校學習。畢業後,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見習參謀,後隨劉鄧首長千里躍進大別山,參加了許多重大戰役,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佇立黃河畔,齊自英曾賦詩寄與家人:

滔滔黃河水,日夜向東流。

民族血和淚,人民苦與愁。

從軍鑄我志,報國何惜頭。

今日躍千里,不凱旋不休。

表達了他立志革命誓死不休的堅強決心與豪情。

1947年10月,中原局機關進入湖北黃岡地區,創建了蘄南、蘄北革命根據地,齊自英被任命為蘄春縣“書記”(即書記員,秘書)。在艱苦的革命工作中,齊自英團結同志,勇挑重擔,不怕困難,出色完成了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

1948年,蔣介石調動30多萬反動軍隊圍攻我劉鄧大軍,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我軍作戰略撤退。蘄春縣委卻依舊堅守在根據地,按劉鄧首長的部署開展工作。齊自英率50餘人的縣區幹部、100餘人的武裝和150名傷病員突出敵人的合圍,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1948年1月25日,國民黨還鄉團一百餘人,圍攻蘄春縣委。當時縣委主要領導和大部分幹部外出開會,留守的齊自英迅速組織大家處理掉機要文件,率警衛、勤務人員組成突圍小隊,在機槍手張讚的配合下,分路突圍。

齊自英始終和張贊並肩作戰,他們打死打傷多名還鄉團分子之後,子彈打完,被圍在一處山坡上。敵人高喊“繳槍不殺!”“投降就不殺!”齊自英大義凜然,喝道“投降?妄想!你們這些反動派,共產黨一定會消滅你們!”

齊自英把空手槍砸向敵人,抓起石頭投向持槍靠近的敵人,敵人一陣亂槍打來,齊自英高呼“共產黨萬歲!”身中三槍,倒在血泊中。戰友張贊也中槍倒地……雨加雪的山區夜晚,張贊漸漸甦醒過來。

“齊書記、齊書記……”朦朧中,張贊推著齊自英,可是齊自英已經犧牲許久。

縣委的幹部戰士,在凌晨兩點鐘才找到了他們。

齊自英犧牲時年僅22歲,蘄春縣為他舉行了追悼會,他被就地安葬在蘄春縣北部白水畈區張德彬衝鄉(茅家咀以上張家大灣附近),以木板為碑,上書:革命烈士齊自英之墓。

1949年5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一二九師攻克國民黨反動派盤踞蘄春的最後一隅——蘄州城,蘄地歷史進入新紀元。

1951年湖北蘄春縣民政部門,發函聯繫到山東省民政廳,通知武城縣民政局:貴縣子路村革命軍人齊自英同志於1948年1月,在與國民黨反動武裝的戰鬥中,壯烈犧牲,望辦理起運烈士靈柩事宜。

這時,齊自英家人才知道齊自英已經犧牲!齊自英母親老淚縱橫,喃喃道:“我兒為國而死,光榮!”

1951年10月,齊自英的大哥齊新政與同村人孫金均一同前往湖北蘄春起運齊自英烈士遺骸。

蘄春縣領導熱情接待了齊新政一行,還安排他們見到了齊自英的戰友張贊,張贊回憶了他和齊自英在一起工作生活的往事,並詳細介紹了齊自英戰鬥、犧牲的過程。

齊新政來到齊自英的墓前。時,秋天的大別山,雲淡風清,烈士墓前花草繁茂。蘄春縣專門安排人員,協助辦理了烈士遺骸起運事宜。

湖北省人民政府開據了《鐵路運送烈士靈柩免費證明書》。

鐵路運送烈士靈柩免費證明書》(字第壹號)

一、烈士原屬單位:蘄春縣人民政府

二、烈士姓名:齊自英,職別:書記。性別:男。年齡:廿二歲。籍貫:山東省武城。

三、殉職原因:被敵人包圍中槍致死。殉職:一九四八年元月廿五日。

四、原葬地點:蘄春縣白水畈區張德彬衝鄉。

五、運送區間:自漢口站至山東德州站

六、運送人:烈屬姓名齊新政(孫金均)性別男,年齡36歲,與烈士關係:兄弟。

填發機關:湖北省人民政府民政廳優扶處(公章)

首長職別:姓名王嘉善彭傳楓

公曆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齊自英沒有子嗣,他老孃說,就讓明志(今故城縣電視臺齊紅雨祖父)的大小子(齊紅雨之父)過繼給老三(齊自英)吧。

齊自英被安葬在子路村西北的農田裡。每年清明,附近村的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到齊自英墓前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齊新政還當過解說員,給學生講齊自英的戰鬥故事。

後來,齊自英家的門框上釘上了“光榮之家”的鋁質小匾牌;每年春節縣、鄉、村還會上門慰問烈屬。後來,民政部門給齊自英立了石碑。石碑正面隸書刻著“齊自英烈士之墓”,石碑背面刻著他的革命生平。

齊自英已經犧牲71年了,如果他活著,也已經是93歲的老人了。他沒能見到人民解放,沒能見到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讓我們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付出犧牲的革命先烈們!

來源:衡水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