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曾經導演過《馴龍高手》、《瘋狂原始人》、《星際寶貝》等優秀動畫電影的克里斯•桑德斯。

用CG技術打造了一段經典的人與狗的冒險故事——

《野性的呼喚》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陣容不俗,哈里森·福特(《星球大戰》)、丹·史蒂文斯(《唐頓莊園》)、凱倫·吉蘭(《神秘博士》)。

因為對演員以及原著的好感,我對這部片子本來是懷著很大的期待,但看完之後我實在很難給它一個高的分數。

不知道一部與原著的內核格格不入的電影,是否算得上一個好的改編。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電影改編自傑克•倫敦在20世紀初創作的經典名著,以美國阿拉斯加淘金熱為大時代為背景,用一隻聖博納德犬和格蘭牧羊犬的混血犬布克(Buck)為第一視角的主角,描繪了它從南部溫暖舒適,養尊處優的寵物生活,到被人販子設計偷走賣到市場當雪橇犬,讓其見識到了荒野生存和競爭的殘酷規則,歷經生死搏殺,成長為一隻具有強大生存能力的雪橇犬。在之後幸運地碰到了一個溫暖善良的主人約翰桑迪 ,再次迴歸到家和愛的溫暖中。

但在一小段平和愉快的日子後,最終還是被人世的殘酷所破碎,主人和他的朋友在野外遭遇到了當地印第安人的襲擊而全部被殺死。憤怒的布克在發現主人的屍體之後,一個不剩地殺死了那些正在慶祝勝利地印第安人。

最後,在失去了最後牽絆的布克,再也不願意也不希望成為人類世界中的次要生物,最後順應自己的內心的呼喚,以其強大的戰鬥力和一股憤怒的勁,在最原始的世界中贏得了自己的地位,成為荒野中群狼的首領,一個真正的傳奇……

這個在美國家喻戶曉的故事,時至今日讀起來依舊能帶給人們一點震撼與感動,特別是書中描繪的畫面也依舊很有感染力和衝擊力。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這一版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片中的狗是使用CG技術製作。

成本達1.25美元,確實是迪士尼的手筆了。

但作為迪士尼收購20世紀電影公司

(原20世紀福斯)後並以其名義發佈的第一部作品,如此大的手筆以及敢於去啃CG這塊難啃的骨頭,足可見其野心。


故事的主角是一隻叫巴克的狗。

前面說到背景發生在北極淘金熱時期,想要藉此發財的人紛紛踏上了去北極的路。冰天雪地中,雪橇犬恰恰是交通剛需。

巴克體型龐大,被狗販盯上,拐賣到了北部的阿拉斯加。

它原本是南方的一隻寵物狗,生活愜意溫暖。主人是鎮上的法官,他衣食無憂,每天只負責玩,在家裡跳來跳去。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即使在家外的街上闖了禍,礙於主人的面子都會對它禮讓三分。

就是這樣一個被寵壞的調皮大狗,被賣到了陌生的北方。

經歷過狗販的鞭笞,最終接受了自己已經離家很遠並且不得不幹起雪橇犬的活的事實。

從一個衣食無憂的環境來到了冰天雪地、危機四伏的荒野。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在這裡,巴克遇到的第二任主人,身為郵差的黑人夫婦。

它的任務就是和一群狗一起,拉著雪橇送信。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每日長度跋涉在在雪地中,它逐漸成為一隻真正的雪橇犬。

打敗勁敵斯皮茨,成為狗群的領導者。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也在送信的過程中找到了狗生的快樂和意義。

但雪橇隊的解散,使它被拋棄。

好在巴克遇到了第三任主人,一個孤獨的老人桑頓(哈里森·福特)。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河邊一人一狗一木屋,多麼愜意的田園生活。

一人一狗相依為命,度過了一段溫馨時光。

巴克在這段過程中,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也逐漸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屬地。

它的未來如何,不做過多劇透。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故事就是很簡單的故事。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前面提到,這部電影中的狗是CG製作。

所以其中的狗,表情以及行為動作有了些許人性。

原著中有很多關於巴克內心活動的描寫,可以看到它一路的變化。

動物演員難指揮,並且自己幾乎不可能完成情緒上的表達,全靠外部環境及真人演員來襯托。

相比較起被吐槽面癱臉的《獅子王》相比,這裡的狗生動了許多。

並且使用真實的狗,難以逃脫愛狗人士發出的虐待動物的指責。

在這兩點上,CG佔了不少優勢。

但過於多的表情,就很難再把它看成一隻獨立的狗,反而更像是一個人。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也許這種過於逼真的表情更適合動畫電影,而不是真人電影。

我們看了太多人與狗的溫情電影,感動於狗的忠誠。

例如《一條狗的使命》,《忠犬八公的故事》、《忠犬八公物語》等。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在這部電影中,狗和主人的牽絆,巴克和桑頓的感情, 依然有一席之地。

但這一部的重點更多的放在了巴克自身的成長 。

更像是一隻狗在尋找自己的狗生價值,在經歷種種磨難後,最終成長為一位英雄。

結局也很美好,符合迪士尼一貫的閤家歡風格。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最大的敗筆就是,和原著中的巴克形象相比,電影中的過於無害,失了野性。

原著的巴克更多的是獸性,會咬斷其他狗的脖子。

電影中的巴克善良忠誠懂禮貌,和同類友好相處。

看起來更像個可愛寵物,哪裡有狼群領導者的樣子。

就連奸詐的斯皮茨也帶著一股子二哈的憨氣。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原著中每隻狗都有著自己的名字和性格設定,無論是善良的比利,還是喜歡偷東西的派克,尤其是老大司皮茨性格中的陰險毒辣,在原著中都有相關情節來輔助角色的立定,活脫脫就是一個微縮的人類社會,彼此互相爭奪,爭鋒相對。

也許是電影時長的原因,這一切都沒有體現。

而是更加著墨於布克一路上如何捨身救主人,如何更加快速完成拉雪橇的任務,給期待郵件的人帶來歡樂。

將原本應該有的血腥黑暗的片段處理的過於柔和和低齡化,完全忽略了對“野性”的喚醒。

巴克被木棒教訓的場面,書中描寫的極為殘忍。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原著巴克被狗販虐打片段


正是這次鞭笞,在巴克的心中留下陰影,也讓它清楚地看到了生活中出現的兇狠、醜惡的一面,為日後的突破作了鋪墊。

而在電影中,這一段卻被簡單略過。

在後面巴克再次看到木棒發生的應激反應,這種衝擊就大大減少了。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以及狗狗之間的明爭暗鬥,殘忍搏鬥都減少了。看著電影中它們那萌萌噠的臉龐我實在難以想象畫面。

至於最後主人桑迪被當地的印第安人打死的畫面,出於某些政治原因,也被改編成了白人淘金者的報復行為。

但是這一情節正是布克最後成為狼群首領的關鍵鋪墊。正是目睹了人類的殘忍與高高在上,然而自己卻可以憑一己之力將它們咬死,讓它不再害怕人類,也不想為人類服務,最後遵從自己的內心,走向野外,過上以實力取勝,弱肉強食的生活。

溫馨的場面,柔和的色彩,把曾經險惡的叢林法則以及巴克逐漸摒棄文明恢復野性的過程都給美化了。

野心勃勃的迪士尼斥資1.25億美金,卻一不小心把經典改翻車了


借了原著的結構,講了另一個“老人與狗”的故事,從敬畏自然降格到了“人狗情未了”

上映至今,票房不過剛突破6500萬,根本回不來本。

對於閱讀過原著的觀眾,迪士尼的過多改編已經完全改掉了原著本身的故事內核。

它更像是充滿迪士尼味道的勵志溫情動畫,卻不是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

如果拋開原著來看,確實是一個完整的、勇敢又溫暖的冒險故事,老少皆宜,還算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