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大家好,今天筆者將和你們分享我的洱海之旅。緊趕慢趕,晝夜兼程,終於在“三月街”前一天的半夜裡趕到下關——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當我洗掉旅塵躺在賓館的床上時,不由得大喘了一口氣:“呵,明兒一早就可以看到洱海了!”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閉燈後,只見牆上映著窗外西洱河的銀光波影,原來是水中月與空中月遙通相望。唉,太累了,顧不得聽它們唧喁私語了。儘管旅途勞頓,可是多年養成了起大早跑步的習慣,天矇矇亮就睡不著了,於是悄悄起身,沿著河岸朝桅杆群集的河口慢步跑去。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曙色中,洱海似乎還在熟睡,但她那闊大秀麗的輪廓,若隱若現已經展示在眼前了,沒有風,海面象一塊湖藍色的大理石平展展地鋪向天邊。遠處,似乎有枚金梭樣的石島擺在對岸。洱海呵,白族人稱這一大片高原淡水湖為海,真是既含詩的風韻,又有畫的意趣。怪不得大畫家徐悲鴻生前從內地跋涉到這裡來寫生.我沿著海灘草地跑著。清新的空氣中有一股暗香,攪和著甜絲絲的海腥味散發開來。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抬頭望去,海拔四千多米的點蒼山頂,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紗!那是雪?是的!這就是所謂立體氣候的典型,從山腳到山頂可分為四季,山下春風宜人,峰巔寒官玉柱渾海的姿色在晨曦中慢慢清晰了.原來她是一片狹長的水面,東西窄,南北寬。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昨兒聽人講,她橫跨三個縣,縱橫五百里,蓄水三十多億立方米。點蒼山象一座巨大的屏風擋住了來自世界屋脊的風寒,使洱海成為一片海拔兩千米而不凍、四季如春的高原湖泊。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此時,岸邊漁家的炊煙在樹叢中裊裊上升,海水襯托著一幢幢大理石白色民房,好似國畫中的潑墨寫意,天幕上,映著雪景的那顆啟明星,在雞鳴聲中變得孤單了,褪色了,潤物如酥的晨露把我的農田鞋洗得乾乾淨淨。“鳴......”海上傳來汽笛聲:這是渡船,也是遊艇。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原來從下關去大理十幾公里可以不走陸路!那麼,何不走水路在海上漫遊一番呢?小河口無所謂碼頭,一塊木板一搭,兩步就上輪船了。遊艇在朝陽中開出。海面鋪上一層抖動著的金色續羅。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起風了,船開足馬力向東岸駛去,穿兩件衣裳稍稍有點涼意,只聽中外遊客們照相機快門的咔嚓聲,一個接一個。水鳥跟著我們上下滑翔。水中突然竄出象箭頭似的小魚,一蹦幾丈遠,這也是小小的奇觀據說這就是洱海的特產——弓魚。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它體重約半斤,細長,白鱗.它有一奇特習性,喜歡咬住自己的尾巴形成滿月弓形,使勁一彈,射出水面,以此為樂。可惜,等我剛剛明白,想再欣賞一下這個絕技時,人家卻不演了。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接著,船圍著一個小島——即金梭島繞了一圈。這座島長約八百米,寬有百十來米。島上石牆瓦屋,甚是美觀。屋前皆有一照弊,京家院裡種著花木,幽靜臨水,隔絕汙染。這裡住著一個漁業隊。據說公元八百多年南詔王曾在這裡避暑。島上發現過那時的字瓦。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從下關到大理,白族民宅真是我國建築藝術中的一枝名花。它利用了石多,去克服風大。出角架鬥,雕樑畫棟,巷陽皆石,連綿不斷。加上院院有樹,家家養花,使這個歷史文化名城平添了新的丰姿。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而西岸則是熙熙攘攘的“三月街”了。從望遠鏡中窺視,蒼山被拉到眼前:好一個繁華世界!山腳下成千上萬的布篷櫛比而立,黑壓壓的人河川流不息。電影《五朵金花》曾經如實地表現過這個熱鬧場面。惜乎有上千年曆史的民族傳統佳節,在文革時當“四舊”給破掉了。掃除“四害”之後,停了十多年的優良民俗又得以恢復。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不久,雄偉的三塔寺廣場上,將要舉行賽馬、舞龍、舞獅,演出霸王鞭、花燈、“大本曲"、“繞三靈",十三世紀,馬可·波羅在這裡留下過足跡。不一會,我們就可以親眼看看這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文藝體育表演比賽大會了。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船有些顛簸。海浪變成灰黃色。風颳得更猛了。但行駛到小普陀島附近深水處,海水又時而變成深綠色,時而變成灰藍色,色澤的多變恰似大理石中最珍貴的品種——彩花石。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對於我來說,海景與山色好比花與木之不可分。早上在海岸平原(雲南人叫壩子)上跑步,覺得遼闊投了,如今從海上看下關、大理城,與蒼山一比,大平原變成了小湖同,這是因為蒼山十九蜂太雄偉太壯規了。那氣勢之宏大,崇嶺之巍峨,真有吞雲吸霧壓鎮四方之概。橫斷山脈之間,湧出十八條溪流,有的奔突直瀉,有約飛旋倒掛,像是一條條白緞飛瀑于山怒之中,半山腰,正是杜鵑花的天下。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由於,大理的杜鵑花有二百多個品種,紅白粉黃,群芳競秀,其中尤以大葉杜鵑和高達數米的馬碧櫻花為世界植物學者所矚目.僅遊艇上白族少女裝點於髮辮之間頸項胸前的花兒,你就看不過來,記不下來,整個蒼山洱海就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大花園。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難怪一些足跡遍亞歐的旅遊者稱讚這兒是“東方的日內瓦"迎面駛來一艘艘機帆船,鼓風的大白帆下是一張張漁民的笑臉。後艙裡縷縷青煙,那是白族同胞正在做他們的拿手珍餚——活水煮活魚。他們向我們揮動著草帽致意。大理到了!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我覺得,洱海之美離不開蒼山的託襯,離不開“大理三塔”的裝扮,也離不開岸邊那一排排潔白如玉的房屋的點綴。如碧的洱海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排排白墾就象散落其旁的串串玉珠。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白家兒女喜歡白色,他們頭上的包頭巾是白的,身穿的襯衫是白的,就連新蓋的房子也粉飾得通體潔白。聽說,這一串串玉珠般的白家新村,就象傳說中的神話一樣,只一、二年的功夫就悄悄地在洱海邊冒出來了。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離開之際,我回頭看看那蒼山洱海,望望那新綠喜人的秧苗,思著幾個月後,碧綠的秧田將變成一片金黃的稻海,變成白花花的大米,那雪白的大米又變成潔白的新房、白家的新村。我感到:那散浴在洱海之濱的玉珠,好象被無形的線連成串串璀璨的銀鏈,正一閃一閃地發出奇異的光......

大理洱海遊船記:岸邊賞日,海中觀山,山水交替之間見大理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