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作者:海爾罕


其實,我是個典型的“鄧迷”。不僅喜歡鄧麗君的歌,而且也擅長演繹她那些盪滌心靈的作品。偶爾,也能讓情感豐富的身邊人抹一抹眼淚。如她一般走心的歌者還有蔡琴,以及張艾嘉。


春節期間,朋友歡聚時說起了張艾嘉的話題,其中一位“嘉迷”極力向我推薦了她的新電影《觀音山》。回家後,我在網上看了兩遍後,感覺還不夠過癮,索性花錢淘到了一張藍光原版電影碟。


   嗣後,我從CD櫃裡,翻出了她早先的專輯《愛的代價》。這是一張我聽的最多的光碟,每當心緒不定,或者坐享寂靜的時刻,我都習慣性地擰自己最得意的開書架音箱,聽世事無常,聞滄桑變化,讀那些為愛所付出的代價。


[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我在音像網店裡設定了“張艾嘉”關鍵字提醒功能,一旦她演了新電影,出了新專輯,我就會在第一時間獲取信息。


正當我悵然若失的時候,貌似有心靈感應,我收到了一條卓越網的短信:您所關注的張艾嘉的歌唱專輯《忙與盲》已經上櫃。儘管專輯的名稱樸實得令人不屑,我也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下單,隔日便收到了裝幀簡約的CD碟。那一天,正好是週末。


從《飛向異鄉的747》,經過茫然的《不知道》,再到透徹心緋的《向戀愛告別》,我趁熱打鐵,獨自在書房裡連聽了三遍。現在回想起來,那情景貌似按下了循環播放鍵。


這張專輯在一如既往地個性中,多了一份若即若離的貼切,讓我擁有了身歷其境的質感。而心情從彷彿從混濁的泥潭,於悄然間奔向了蔚藍色的海洋。不得不承認,音樂的力量不僅無量,而且煞是神奇。


[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整長專輯的唸白如訴也如詩滑,雖字斟句酌,卻娓娓道來,輕盈會意間,讓我很自然地隨著節律步入了她的作品,融入了她的世界。


   感性之餘,我忍不住重拾了CD標貼,想探個究竟。“這一張專輯的製作,可以說是這些年來我個人生活的剪影,和情感的回顧……”如此說來,我聆聽時的感覺也算是恰如其分,也難怪我的心情就那麼莫名的安靜了下來。


一張專輯就能夠這麼巧妙地詮釋了自己的真實生活,自己的內心世界,著實少見。我以為,在華語原創流行圈裡,除了“教父”級的李宗盛,也只有張艾嘉了。


   “終於離開,飛進藍色,請容我平靜的遺忘。”坐進波音747,張艾嘉眺望藍天,試圖攬雲入懷,雖有一絲憂慮,卻在情不自禁之中驀然回首。讓思念很淡,讓牽掛很雅,讓惆悵很美,於淡淡的思緒中溢出了味的惦念與美的舒暢。使疲憊的軀殼受用於一份孤獨,讓漂泊的靈魂沉醉於無邊海洋。


[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生活是瑣碎的。許多的時候,因為忙,我們忘卻了午餐;因為忙,我們忘卻了歇息;因為忙,我們忘卻了俯視孩子的委屈;因為忙,我們忘卻了傾聽另一半的絮叨。正如張艾嘉說的,“忙得沒有時間痛哭一場”,差不多把自己忙成為了一位睜著雙眼說瞎話,閉上雙眼才能道出心語的人盲。


為了生活,我們四處奔忙,忙得撥通了電話卻又忘卻了對方,忙得打開了天然氣把鍋空燒,忙得把門打開又關上,忙得不知道是為了事業,為了金錢,還是為了那並不重要的所謂理想。忙著、忙著,連自己都沒有了主張。


雖然忙忙忙,張艾嘉卻還過得明白,活得清爽。善意切割生活的她,幾乎不在自己的日子裡藕斷絲連,於是乎不讓自己向前走一步往後回三望。


   家是個神奇的港灣,捋好了她給你溫馨幸福。弄糟了卻像一隻難以逃遁的魔掌。“孤獨只是一句沉默的話,問候陌生人和他們的家,說不清真正的愛是什麼,分不清是為自己還是為了他。”


然而,家都是真實的,或苦水或靚湯;家都是真切的,或痛徹或悅意。而所有這一切,總能夠填滿心房,不論你茫然與喜悅,還是空白與神傷。燈紅酒綠的世界並不能完完全全抹殺掉我們身後的糟糠,儘管愛情從清純的嬌嘖演繹成生活的惆悵,變成了無法割捨的守望。


[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其實,一個人的生活也不算太壞。偶爾有一些小小的悲哀,我想別人也看不出來,即使孤獨讓我傷懷,我也會試著讓自己想開。”愛別人如此,有人來愛也是這樣。所謂愛情是最沒有答案,也最沒有道理的東西。我以為,愛的最終效應就是讓我們在快樂中迷茫,在痛苦中呻吟。


不是麼?誰也說不清誰對誰錯,誰也道不白誰好誰歹。愛總能讓我們每一個人於得意忘形中變壞,在鬱鬱寡歡中尋著法子釋懷。當然,歇斯底里之後,一旦攬入心懷,連東西南北都不復存在。


   人生如同箱子,生活也如一隻箱子。“箱子的大小是旅程的長短,箱子的多少是路途的遠近。”真不知道,除了張艾嘉,還有誰會這麼去思,還有誰能這麼去想?張艾嘉,只是張艾嘉,惟有張艾嘉。


生活之所以豐富多彩,一定是因為酸甜苦辣麻。這是生活的高級的領悟,然而卻不是人人都能夠能懂。總以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自信,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自省。身邊的一切既是有形的,更有無形的,當我們給予本沒有生命的箱子以靈動的情感。或是嶄新的生命時,幸福就會如潺潺湧出的泉水。


[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中國人都知道,都會侃,但許多的人,東陽又上的時候卻又遺忘。“不知道你到哪裡去了,不知道到哪裡去找你?”迷茫是一個無需爭辯的真實,迷糊卻不能充盈自以為是的大腦。不知道時抓抓腦門,不明白時環顧周遭,不清楚時靜下來掂一掂量,也許向旁人呶呶嘴巴,什麼事情也就有了知道,真的,這世界原本就是這麼奇妙。


   “每一次的戀愛都美麗、短暫、模糊,但我的夢想卻突然變小,我們都長大了。”豈止是長大,其實我們就在悄無聲息中變老。你瞧瞧,人家張艾嘉說得就是好。


婚姻是最殘酷的情愫,既摧毀了純靚的容貌,更彎曲筆挺的脊背,在模糊我們清晰視線的同時,也讓我們於跌跌撞撞中長大長高然後在佝僂起身腰。


[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白雪公主,也沒有白馬王子,誰也不是誰的依靠,愛情的真諦只是恆古不變的生命,還有隨著生命終結而終止的惆悵。


告別童年的天真,青春在飛揚,快捷而青澀;面對博弈的中年,追憶的老年,沉熟而巴適。告別青澀,告別莽撞,成熟並不是所謂的好好,老練如一種莫名其妙的搞笑。


   是金子總會發光,但金子需要人去掘取,還得靠人去抹亮。不變的誓言,善變的情感。當我們擁有了真誠,心靈就會充滿陽光;當我們陽光起來,幸福就會像花兒一樣。老來何所謂,老去又有何妨!不妨像張艾嘉這樣,每演繹一部電影,每撰寫一篇文章,每吟唱一首歌,每拉一隻行李箱,每一次聚散離合,都吐露著芬芳,讓乏味的生活有綠、有彩、有氧。

[隨筆] 不一樣的張艾嘉

百度搜索逸飛中文網,欣賞更多精彩文章,詩意每一個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