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水滴輪最重磅的更新來了,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解各種水滴輪的剎車系統,準備好了嗎?接下來您將看到的是全網最詳細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注:本文超8500字,配圖超30張,建議大家先收藏,有超過半個小時以上的空閒時間的時候再慢慢看、慢慢品。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最期待的水滴輪之一

先看水滴輪的優缺點:

優點:拋投精確度更高,體積較小,出線更容易控制。

缺點:容易炸線,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炒粉”。

但是,良好的拋投剎車系統能夠讓路亞作釣過程中的“炒粉”現象得到有效控制,為此各大廠都研發了自己剎車系統的黑科技,各種專利技術也是層出不窮。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剎車系統主要有:

1、Shimano家的 SVS(全稱Shimano variable brake system無限離心剎車)、DC(Digital Control)剎車系統。

2、Daiwa家的Z、SV、Air磁剎制動。

3、Abu家旗下的原始磁力剎車、原始離心剎車系統(說原始並不是指技術落後,只是便於區分)和infini雙剎車系統。

接下來,我將對這幾款剎車系統以及搭載的水滴輪,分別談一談它們的優缺點以及在實戰中的感受。

首先聲明一下:我並不是廠家專業測試人員,現在只是一名路亞愛好者,僅以個人及俱樂部成員使用感受上進行分析,也許在使用過程中會存在個人偏好,但文章保證儘量公平公正。


先看Shimano家的兩大黑科技:

一、SVS(無限離心剎車)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Shimano搭載SVS剎車系統的輪子

SVS 系統,我喜歡的剎車系統之一,也是我最常用漁輪的剎車系統。

我最早使用的水滴輪搭載的就是SVS剎車系統,從我玩路亞開始就一直保持有一款SVS剎車系統的水滴輪,並且我也計劃升級即將在6月份發佈的新款的mentanium。接下來我將結合廠家的文獻資料及自己的使用感受講解一下我個人對於此係統的理解。

SVS在Shimano官方的介紹中被翻譯為“無限離心剎車”,這種剎車系統是Shimano 廠家旗下很經典的一款剎車模式。

目前市面上Shimano旗下的輪子包括bass one xt、curado、scorpion、Metanium、Aldebaran以及以上款式帶MGL後綴的輪子,這些輪子都使用了SVS 剎車系統。


首先來看SVS的剎車原理:

在線杯轉動的時候,線杯上打開的剎車豆受離心力會往外甩,與側蓋的剎車壁進行摩擦,從而產生剎車力。

搭載SVS剎車系統的輪子線杯上一般都配有4顆離心剎車豆,每個剎車豆都是可以單獨打開或關閉。當你打開離心剎車豆時,此時離心剎車豆是可以活動的,打開的離心豆可以提供剎車力;關閉的離心剎車豆是固定的,不能提供剎車力。

日常使用中,打開剎車豆的數量往往是由拋投的餌重、風阻及距離來決定的,而剎車豆的剎車力是靠與剎車盤的摩擦來獲得的。剎車豆開得越多,剎車力就越大。剎車豆工作時的形態猶如盛開的花朵,當線杯轉動時剎車豆會向外擴張,與剎車盤產生接觸。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其次,SVS剎車在輪子的側蓋部分增加了一個可以調節的旋轉盤,以上圖為例,轉盤上一般有6個可連續調節的檔位,該檔位的調節實際上是調整剎車盤與剎車豆之間的距離。

1檔時剎車壁與離心豆距離最遠,產生的摩擦力最小。6檔距離最近,產生的剎車力最大。

根據官方介紹,當打開一顆離心剎車豆並將調節旋盤擰到刻度1時,此時的剎車力只相當於開了半個剎車豆,只有當調節旋盤擰到刻度3時才相當於開了一顆剎車豆,而旋盤擰到刻度6時則相當於打開1.8個剎車豆的剎車力,其餘的以此類推。

當4顆豆子全開而且旋盤擰到最大刻度(Max)時,相當於接近7個剎車豆的剎車力。所以在使用SVS剎車系統時,在設定了剎車豆數量的情況下,可以很方便地通過側蓋上的調節旋盤來調節剎車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們,因為我們熟悉每種剎車豆打開的剎車力後,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樣打開側蓋來調節剎車豆的開關了。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根據以上解釋換算下來,SVS剎車系統有:4個可調節的剎車豆、6個外部檔位,搭配起來共有24個檔位可以進行調節。另外:當剎車豆全部關閉時,整個剎車系統是0剎車的,也就是說SVS系統存在傳說中高手最愛用的第25個檔位“指剎”。

我在使用Scorpion這顆輪子的時候,一般是隻開一個剎車豆,然後根據擬餌的重量、風阻以及風向等因素,調節側蓋上的調節旋盤改變剎車力,從而即可調節拋投時的穩定性。當然很多“指控”高手都是直接把剎車豆全部關閉,只通過拇指與線杯的摩擦與否來進行剎車調節,這樣可以隨時掌控剎車的力度,既能拋出最遠距離,又能操控落點,及時面對突然的側風等情況都能輕易應對,但需要大量的練習。建議新手在使用該剎車時請務必根據餌重、風阻、風向等因素耐心地調節,剎車力從大到小依次遞減,只有通過不斷調節及適當的指控才能在使用不同重量的餌時發揮出輪子的最佳拋投性能。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很多新手朋友被SVS複雜的調節方式給嚇到了,沒關係,看完它的優點後你也許會跟我一樣,深深的愛上它。

SVS優點:

1.系統超級穩定,受天氣、氣候影響較小,基本上可以實現全水域、全天氣使用;

2.結構簡單,耐用性好,維護保養非常方便;

3.由於靠外甩離心豆獲得剎車力,在拋投稍微輕一些的擬餌時略微有些優勢。

4.不用考慮重力對剎車的影響,無論怎麼持竿都不會影響剎車的性能

7.在pitching、Flipping時由於可以很從容的拋投,距離遠,穩定性好。

8.不用大力拋投就能拋出不錯的距離,而且拋投時餌的飛行速度較慢,有足夠多的時間操控擬餌的飛行軌跡及落點,拋投的更加精準。

SVS缺點:

1.剎車豆會有磨損,需要定期更換(要花錢的);

2.它的剎車力和線杯的轉速成正比,也就是說相同檔位下拋投越暴力剎車力越大,這會導致即使暴力拋投,餌的飛行距離與小力量拋投差別不大。

3.部分機型的側蓋不帶連接裝置,打開側蓋調整剎車豆時容易將側蓋掉入水中或地面上,地面上還好,最多有點磕碰的痕跡,如果掉在流水中,那就相當於為了路亞獻祭了一個輪子了。

看到這裡相信您對SVS剎車系統已經比較瞭解了,SVS的剎車調節方式比較複雜對於新手朋友可能並不太友好,但玩過一段時間水滴輪,稍微會點“指控”的朋友都可以使用SVS剎車系統的輪子,尤其是釣中近距離障礙區需要拋投精準的定點蕩拋時,超級舒服,毫不誇張的說SVS是最適合中近距離蕩拋的剎車系統。


二、Shimano DC(Digital Control)剎車系統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DC系統

說到Shimano的DC剎車系統,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拋投時電子制動系統的“騷音”。的確這也是ShimanoDC系統的一個賣點。但不可否認的是DC系統的穩定性,市場上所有剎車系統裡最安逸最防“炒粉”的剎車系統,甚至你往牆面或地面上拋投都不會炸線的程度。

自打DC系統進入中國市場之後,搭載此係統的輪子無論是關注度還是購買率都是非常高的。我個人也曾入手Antares DC,後來由於剎車系統過於穩定有點失去拋投樂趣的感覺,而且保值率還高,就把輪子賣掉了,但現在俱樂部成員有多半人手裡都有一個DC輪子,不得不說,將電子系統與機械感強烈的水滴輪結合在一起,Shimano廠家的研發能力確實太強!

首先說一下DC剎車系統的原理:側蓋內含有一款微型電腦芯片,負責調隨時調整剎車力的大小,官方號稱有每秒1000次的調節頻率,這也是調整好剎車力度後往牆上或地面上拋投都不會炸線的原因。而芯片工作的電流從哪裡來呢,首先DC輪的剎車壁內分佈有磁石形成閉環的磁場,而線杯內含有金屬線圈,學過初中物理的同學都知道,金屬線圈切割磁場會產生電流(這也是所有發電機的工作原理),這樣在我們拋投時,線杯的轉動產生的電流就可以供微型電腦芯片工作了,而且由於微型芯片消耗的電流非常少,所以,線杯內線圈產生的電量足夠芯片使用。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Shimano的DC電磁剎車系統可謂是高科技產品,但是高科技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當然,我今天的主題是詳解水滴輪的剎車系統,優劣勢只是順帶著提一下。

玩過路亞的知道DC剎車系統,但不知道的是DC也分為很多種,接下來我先給大家分享DC系列的分類及每種DC系統之間微調部分的差異,以及如何去調節。相信大家看完這些之後,會對DC剎車系統產生更深的認識。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DC外調旋鈕

Shimano針對水滴輪開發出的DC(Digital Control)拋投系統(下文簡稱DC),不管是鼓式或者水滴式繞線器皆有機種搭載,但各機種的拋投系統調節代號卻有所差別,針對Shimano官網中現有搭載DC系統的水滴輪機種,包含Antares DC、Antares DC MD、EXSENCE DC、EXSENCE DC SS、Metanium DC、Scorpion DC、Curado DC以及新出的SLX DC等,想當年我剛開始玩路亞的時候可只有DC7LV,而且高昂的價格實在是令人望而莫及,而現在用全民DC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了,甚至Shimano官方也打出了全民DC的口號,同樣我將依據官方材料及個人和俱樂部成員的使用感受,為未入手或剛入手的釣友們加以說明。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阿德DC

1、ANTARES DC (4×8DC BRAKE系統)

旗艦機型上的DC系統,在這款系統中,“4×8”中的“4”代表4個模式。

上圖中:

FL代表Fluoro Carbon,也就是氟碳線模式;

P代表PE,也就是PE線模式;

N代表Nylon Monofilament,也就是尼龍線模式;

XP代表Extreme Long Cast,也就是超遠投模式。

而“4×8”中的“8”則代表8個檔位微調,剎車力度1-8從弱到強。即系統中包括4種模式的內部調節和8個檔位的外部調節,算下來共有32個檔位了。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阿德DC MD

2、 Antares DC MD(4×8DC MD系統)

MD模式為應對大型假餌的強力釣法在Antares DC 4X8系統上進行了專用調整,可以輕鬆應對大型假餌在空中飛行時的空氣阻力,從而進行更順暢的拋投,外部調節剎車力度從1-8遞增,其中不同檔位使用的假餌如下:

1:金屬鐵板

2:VIB(順風時)

3:大型VIB

4:普通胖子

5:大型胖子及顫泳餌

6:大型米諾

7:大型複合亮片

8:大型水面系假餌及阿魯巴馬釣組

3.EXSENCE DC(4X8 DC+ EXSENCE TUNE系統)

該系統是針對海鱸用餌、PE線遠投不易炸線的剎車系統。

在該款系統中:

P代表Standard PE Mode,即PE線標準模式;

F代表Fluoro Line Mode,即氟碳線模式;

N代表Nylon Monofilament,即尼龍線模式;

XP代表Special PEMode,即PE線特別模式(強化末端剎車力,適用於不易掌握落水時機的情況)。

接下來,我將對上述內容中出現的幾種特殊的模式加以詳細介紹。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F碳線模式:碳線模式一般都是在岸邊防波堤及小型釣船上使用的,是為了降低海邊突然颳起的大風對於拋投的影響。在這樣的天氣及場合,F模式較其他模式更有優勢,而且擁有更大的剎車力,會大大降低在海邊拋投時炸線的可能。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超遠投模式

XP模式:該模式的最大特點是在你進行拋投的時候,它會自動校正你的擬餌落水時的剎車力。根據我們平時作釣的經驗,在擬餌快要落水的一瞬間,我們一般會習慣性地按住線杯以防炒粉。

此外,XP模式的出線聲音也和其他模式有所不同,在該模式下,剎車系統在拋投初期和擬餌飛行的中間階段是完全沒有聲音的,只有當擬餌到達飛行拋物線的後半程時,DC系統才會介入併發出聲音,這樣更方便大家掌握擬餌飛行的距離和角度。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I-DC5簡介

3、Metanium DC /Scorpion DC/Calcutta Conquest DC(I-DC5系統)

在該款系統中,內部調節3個模式對應外部5個檔位微調(其中一個為AUTO檔位)。

PE代表PE線模式;

F代表Fluoro氟碳線模式;

NM代表Nylon尼龍線模式。

以上模式搭配以下微調,其中半自動模式有:

1:對應18~30克餌重;

2:對應10~20克餌重;

3:對應8~12克餌重;

4:對應5~8克餌重;

AUTO全自動模式:對應的餌重包含2~4段區間的全部餌重。

官方解釋稱:從以往的磁石構造更換為具有四極的環形磁石,擴大有效磁力面積。不僅僅是剎車力提升約30%,特殊設定了出現後一瞬間的無剎車力狀態,旋轉數提升了約12%,出線更穩定,且足以應對遠距離拋投的需求,是高性能的範用型兩軸輪,這款DC系統。

個人認為I-DC5應該是科技含量最高的DC系統,自動化程度非常高。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庫拉多DC

4、Exsence DC SS/Curado DC/SLX DC(I-DC4系統)

Curado和SLX這兩款DC機型的出現,徹底宣佈了Shimano進入全民DC的時帶,由於本身輪子價格較親民,並沒有使用複雜的4X8系統或科技含量較高的I-DC5系統,而是搭載了較“親民”的I-DC4系統,沒有內部調節模式,只有外部的4個檔位,1-4檔剎車力度遞增,其中1-3檔適合PE線模式,4檔適合碳線模式,可根據而的重量及風阻選擇剎車檔位,由於調節比較簡單,這裡不做過多陳述。

在該系統中,I-N代表Nylon尼龍線模式,I-F代表Fluoro氟碳線模式,I-P代表PowerPro PE,即PowerPro PE線模式。

DC剎車系統的優點:

1.“騷音”悅耳;

2.剎車系統非常先進,不用考慮炸線,基本上可以實現傻瓜式操作;

3.對於擬餌的類型及克重適應範圍較廣;

4.針對海鱸及大型擬餌有專用的剎車系統可供選擇。

5.在作釣過程中如需頻繁更換不同重量的擬餌,可以實現快速調節。

6有“騷音”和剎車力自動調節的存在,在夜間作釣完全OK。

DC剎車系統的缺點:

1.雖然DC系統防水性做得很好,但如果不小心輪子進水可能會導致電磁剎車系統完全喪失工作能力;

2.因為電子系統比較嬌貴,所以在日常保養是要比其他輪子多耗費一些精力。

綜上所述:針對大型擬餌及海鱸作釣時,有專門的輪子(剎車系統)可供選擇,超強的方炸線能力可能對於部分老手來說失去了“指控”樂趣,但如果說DC系統的穩定性是新手或夜釣型釣手選擇水滴輪永遠邁不過去的坎的話,既然邁步過去就趁早入手一個吧。


Abu家的剎車系統

Abu家有傳統磁力剎車與離心剎車兩種剎車系統,還有一種是將兩種剎車系統結合的Infini雙剎車系統。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一、傳統磁力剎車系統:

先來給大家補充一點物理知識,說一下磁剎的原理:磁剎是線杯上帶有環形磁場,而由於線杯是金屬的,有朋友認為是磁場的磁力吸附線杯來產生制動力,其實是錯誤的,因為現在線杯基本上為鋁材質,並不是鐵質,它的真正原理是:金屬切割磁場會產生電阻力,力的大小隻跟磁場有關,跟切割速度無關。與DC不同的是:金屬切割只會產生電阻力,而線圈切割會產生電流。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Abu的傳統磁剎輪子自帶10個永久性磁鐵,磁鐵輕易拆裝,且磁鐵有厚薄之分,大家可以擬餌的大小、風阻及需要的拋投距離自由組合。

另外:外置20個檔位調節,用來調節磁鐵與線杯的距離,剎車力從1-20遞增,在更換餌時可以很方便的快速調節。

根據磁剎的原理,相信大家能知道傳統磁剎的優劣勢了

優點:

1. 配合輕量化線杯可以拋投3g以內的輕餌,市場上90%的微物輪都是用這種剎車方式。

2. 由於剎車力度不受線杯轉速影響,在暴力拋投時可以獲得不錯的拋投距離。

3. 由於是永久性磁鐵,磁力不會隨時間流逝,省錢。

缺點:

1. 微力拋投時有可能會因為初始剎車力較大,拋不出去。

2. 大力拋投時一旦突破剎車力餌的飛行速度較快,不易掌握餌的飛行軌跡和落點。

3. 如果餌的風阻較大,拋投後在飛行後段可能會因為速度衰減較快導致炸線。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Abu離心繫統

二、離心剎車系統:

Abu家的磁力剎車系統是由固定的4-6顆陶瓷剎車豆與側蓋上的剎車壁進行摩擦產生剎車力,同樣,外部有螺旋是檔位調節用來調整剎車壁與剎車豆的貼合力度,從而調整剎車力的大小,與SVS不同的是剎車豆是固定的,無法單獨打開或者關閉。也就是說即使調整到最小力度,也無法將剎車力全部關閉。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優點:

與SVS類似,但沒有SVS的無限可變調節,失去了一些拋投樂趣,雖然離心豆不能單獨調節,但好在離心豆是陶瓷的,幾乎不會有磨損。

缺點:

SVS有的缺點幾乎都有,唯一沒有的是不用打開側蓋來調整剎車豆,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導致剎車力始終存在,部分釣友反饋及時調到最小也有較大的剎車力度。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mgx二代

雖然離心剎車沒有SVS那麼靈活,但Abu家的頂級旗艦輪子除微物外幾乎都是用了這種離心剎車方式,如官方店售價最高的mgx二代。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Abu搭載雙系統的輪子

三、Infini雙剎車系統: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雙剎車系統

Abu大部分輪子都搭載了雙剎車系統,同時搭載了傳統磁力剎車與傳統離心剎車,磁力與一般磁力輪子一直,離心一般配有4-6個剎車豆,兼顧兩種剎車系統的優點,也能相互抵消一部分兩種剎車系統的缺點。

Daiwa家的磁剎系統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達瓦旗艦機型

首先Daiwa的剎車系統為磁力剎車,有Z剎、SV剎和Air三種,其中Z剎和SV剎車的輪子我都在用,SV是在Z剎的基礎上做了一些配置上的改進,而Air只是SV的基礎上做了一點輕量化的設置,本文主要就Z剎和SV剎進行分析。

個人認為從理論上來說Daiwa的磁剎制動應該是機能最好、可操作性最強的一套剎車系統。

竿子Shimano輪子Daiwa似乎成了很多釣友的標配,但在實際使用時Daiwa的剎車系統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好嗎?我來給您分析分析。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用過Daiwa輪子的釣友都知道,Daiwa的剎車方式是剎車盤升進磁環來獲得剎車力,剎車盤隨著線杯轉速的高低升入或退出磁環,從而獲得更好的剎車力。當線杯轉動很慢時,下邊的磁力圈不會伸縮,那麼它就不會進入磁場起到剎車作用;當線杯快速轉動時,磁力圈會伸出並進入磁場起到剎車作用。

很多的Daiwa磁力圈都會有小缺口或者黑點標識,兩個黑點或者缺口表示N極與S極距離越近,那麼磁場就越強;當N極與N極或S極與S極最近時,因為異性相斥的原理,剎車系統中不會存在磁場,也就不會有電磁阻尼的現象存在,也就不會出現剎車力,如果有剎車力的話也可以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Z剎與傳統磁力剎車相比,雖然剎車調節方式不同,但剎車的原理是相同的,產生的作用力的方式也是相同的,優缺點與傳統剎車幾乎一樣。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關於SV剎車系統的一些說法

雖然官方並沒有給出SV的準確定義,但從官方的種種說法來看,SV並不是單純地指一個結構,而是一個系統,也是我最喜歡的剎車系統之二。

SV剎車系統配合多相位磁環,幾乎所有的Daiwa輪子都採用過這個設計。而所謂的剎車杯浮動設計,其特徵在於剎車杯的“浮動”,或者說“伸出”的方式。

更通俗一點兒來說,超線性高階增加剎車力的召喚方式為線杯本體和剎車杯之間存在扭力,這樣剎車杯就通過一個螺旋斜面升起來了。由於彈簧作用,扭力越大,剎車杯升起得就越多。

那麼,線杯本體和剎車杯之間在什麼時候才存在扭力呢?答案是線杯急劇加速的時候,剎車杯由於慣性會有反向扭動趨勢。當剎車杯深入磁環以後,轉速越高,剎車杯上的阻力就越大,其深入得也就越多,反之也就越淺。總結起來,SV在剎車結構上的特點是剎車杯是旋出的,但千萬不要小看這種旋出,與Z剎直出相比,無論是在拋投的初始階段還是末端,剎車豆更線性,能帶來很不錯的初始速度及拋投穩定性。

有不負責任的小道消息說這個結構並不是Daiwa發明的,而是KTF最早想到的,但是KTF沒有多相位磁環的專利,只能交給Daiwa用。不過,KTF的air線杯,包括T3 air、SS air以及不出所料在今年出品的alpha air,其實都是這樣的旋出結構。

所以從廣義上說,Air系列也可以看作是SV結構。Air線杯一般都比較輕和淺,當然,淺可以看做是變相的輕(減少纏線以後的轉動慣量),所以該線杯啟動或停住都比較容易,非常適合搭配輕餌。

SV線杯的剎車杯伸出相對比較多,低轉速下剎車力仍然比較充足,在檔位設置高的時候也不容易炒粉,而且由於線杯普遍較輕,當剎車開高後,甚至當擬餌落水時可以不按線杯。

總結來說,SV線杯之所以穩定而又拋投順暢,就是因為這個設計使得線杯的剎車力在拋投的瞬間達到了最大(這個時候正是線杯最不穩定的階段,炒粉炸線大多都在這個階段觸發),而一旦線杯趨於穩定,剎車力又大幅度減弱,將剎車力對餌飛行的阻力迅速降低。

我們都知道,任何輪子只要剎車力開得夠大,拋投就是穩定的,但是拋投距離就會大打折扣。拋投距離和穩定性是很難取得很好的平衡的,Daiwa這個設計的亮點就是穩定而又不影響拋投距離,可謂兩者兼得。

SV剎車系統優點:

1.系統穩定易操控,兼容性高;

2.由於採用磁力剎車,受外界影響較小;

3.對於小餌的操控性有一定的提高。

SV剎車系統缺點:

有釣友在採用SV系統遠投時,反映說SV線杯的塑料件易損壞並容易導致線杯卡死,但最新新出的SV線杯在塑料部件上加強了很多,損壞的情況幾乎不會在發生了。

其實水滴輪的拋投剎車系統有很多,不同的廠家會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想法(個人認為是都是被專利逼出來的)。但現在我作為一個普通路亞愛好者不會去告訴大家哪個水滴輪好哪個輪子差,而且以現在的製造水平,每種剎車方式輪子都可以兼顧使用,所以,我只是從剎車原理和結構上告訴你每種剎車方式的優缺點,至於每種剎車方式的好壞,我認為你用著順手的就是最好的。

最後做個小調查,你使用的是什麼剎車系統的輪子?用著順手嗎?


重磅更新!史上最全的水滴輪剎車系統詳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