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我可太南了

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我可太南了

01

小贺大学毕业后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很快,大家对这个勤劳肯干的小伙子好评如潮。

三个月后,由于没有很好地适应工作后的快节奏生活,小贺晚上经常出现失眠多梦的症状,这不仅影响了白天的精神,还因头脑昏昏沉沉致使工作频频出错。

受了上司的几次批评后,小贺显得越发沮丧,萎靡不振,干任何事都没劲,心情正不爽时,加薪报表又下来了,小贺一看自己没有通过,很是委屈。

下午上班时,办公室的饮水机没水了,落落寡欢的小贺也没心思去换。以往对自己赞不绝口的大志拿着空口杯边摇头边嘟囔着:“现在的年轻人呀,真让人看不懂。”

听了这话,小贺的失落感再次涌满心扉:一个人漂泊在这个人流匆匆的城市中,竞争是那么残酷无情,就连以往建立的良好人际关系都经不起一丁点波折,一切令他无所适从。巨大的落差让小贺一下颓败至极,一想问题就头痛欲裂,甚至于连上班都没兴趣了……

领导和同事们对小贺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这是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由于刚开始上班时,小贺积极表现,那么接下来,他只要稍微松懈,就会给别人一种他在退步的感觉,对他的印象自然就由好转坏了。

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我可太南了

02

小贺也可谓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目前,领导和同事们的这种评价让小贺十分焦虑和无奈,对他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他对工作也能没什么兴趣。这是由于同事、上司对其由褒赏赞扬慢慢变成贬抑造成的。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赞扬、奖励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赞扬、奖励不断增加不断减少的人或物。并且,会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这就是著名的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实验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状态是会影响你对该人的喜好程度的。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跟那些懂得欣赏自己,夸赞自己的人相处,而对那些整天对自己指指点点,吹毛求疵的人避而远之。由于阿伦森效应,同事们对小贺先扬后抑的评价过程使小贺对同事的态度逐渐由积极变成消极,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了不好的影响。

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我可太南了

03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往不良方向逆转的现象。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周围的褒贬。面对别人的夸赞或者贬损,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被夸赞时不骄傲,继续保持,被批评时,本着一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正面看待。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更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影响自身的态度或者行为。对于小贺来说,刚步入职场的他不适应是正常的,但是也不能因为同事的几句话就对建立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失去信心,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刚开始大家彼此之间也不是很了解,通过以后的相处会更看清一个人的为人,小贺也不必为了迎合所有人而去过分改变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我可太南了

二、提高自身实力,用事实说话。在职场中,大家更看重的还是工作能力。谁的工作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比其他人获取更多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际资源。优秀的人都自带光环,所以,提高自身的实力,才是职场生存的永恒之道。对于小贺来说,刚刚进入职场,应该多学习,提高自身的实力。在完成工作之余,多学习,多向老同事虚心请教,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自己,用事实说话,工作完成的好,领导和同事们自然也会看在眼里。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版权属于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