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抗擊匈奴之貢獻,被嚴重低估,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歷史上的文景之治,常常被描寫成“無為之治”,很少提及漢景帝也是“武功”了得的一代雄主。

他抗擊匈奴之歷史貢獻,被嚴重低估,其實,在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漢代的歷史需要重新解讀,大漢雄風不是漢武帝的專利,雄才大略也不是從漢武帝開始的。

他抗擊匈奴之貢獻,被嚴重低估,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圖⒈青年漢景帝母子

漢高祖在剛剛建立漢朝的時候,作為天子的劉邦,居然找不到像模像樣的馬匹,四匹馬都無法配齊,大的大,小的小,高矮不一。

即使是這樣糟糕的情況。劉邦也敢於對匈奴“攤牌”,“御駕親征”,雖敗猶榮。

漢文帝,面對匈奴的無端挑釁,也是親自上陣,曾經派遣灌嬰率8萬漢騎抗擊匈奴。

如果說劉邦之軍,弱於匈奴之軍,那麼漢文帝的漢軍已經與匈奴大軍,奇虎相當,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

到漢景帝之時,不管是作戰裝備,還是作戰能力,漢軍已經開始處於優勢地位,匈奴或被擊敗,或“率其徒來降”。

他抗擊匈奴之貢獻,被嚴重低估,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圖⒉漢景帝

漢景帝在抗擊匈奴之歷史貢獻,主要有這麼三個方面。

一、漢景帝為了更好的自衛,曾經主動出擊匈奴

⒈匈奴人咄咄逼人

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其對抑制諸侯王勢力的發展,鞏固漢朝中央集權,和國家的真正統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對匈奴,漢景帝開始仍實行“和親政策”,但匈奴仍然時常擾北邊,中二年,“匈奴入燕,遂不和親”。中六年八月,“匈奴入上郡”。

⒉漢景帝為了更好的自衛,曾經主動出擊匈奴

漢景帝后二年,他派遣“郅將軍擊匈奴”。這個郅將軍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郅都,當然也有認為不是郅都的,比如《資治通鑑》注認為“郅將軍”乃另一人,非郅都。

他抗擊匈奴之貢獻,被嚴重低估,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圖⒊漢景帝

《漢書·酷吏傳》中曾論及郅都與匈奴的關係:“景帝乃使使,即拜都為雁門太守”。

郅都確實沒有辜負漢景帝的殷切期盼,到任之後,他立即著手部署軍事力量,開始痛擊匈奴。這場戰爭,看來應該是一場硬仗和大戰,最後還是打了大勝仗。

郅都為雁門太守擊匈奴後,匈奴即引兵逃去,直至郅都死時,匈奴兵將不敢近雁門一步。匈奴甚至刻了郅都的木偶像,令騎兵練習射箭,作為射擊目標。

關於“郅將軍擊匈奴”一事,在《史記·孝景本紀》中,就清清楚楚地載有此事,據記載:漢景帝后元年(前142)正月,郅將軍擊匈奴。

他抗擊匈奴之貢獻,被嚴重低估,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圖⒋漢景帝

一般來說,按照《史記》的著史體例,皇帝之本紀,大多隻記載最為重要之事,大臣們的活動,能夠進入皇帝本紀的,可以說,實在是屈指可數,十分難得的事情。

二、漢景帝為分化瓦解匈奴,曾經對其招降納叛

《史記·孝景本紀》:中三年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皆封為列侯。

在文景之治期間,匈奴貴族的內部應該出了問題。

⒈漢高祖和文帝時期,匈奴來降的情況回顧

漢文帝末年以及景帝的時候,不僅高祖時投降匈奴的將領如韓王信、盧綰的子孫都反水歸漢。

匈奴王中反叛軍臣單于的貴族,降於漢朝的也為數不少。韓王信之子韓頹當曾為匈奴相國,於文帝十四年與侄韓嬰率眾降漢,漢文帝封頹當為弓高侯,嬰為襄城侯。

他抗擊匈奴之貢獻,被嚴重低估,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圖⒌漢景帝君臣

⒉漢景帝時期,匈奴來降的歷史記載

景帝時期,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也被皆封為列侯。

當然對此,歷代學者也有不同的說法,《資治通鑑·漢紀八》就說是匈奴王徐盧等六人降,帝欲侯之以勸後。

丞相亞夫曰:彼背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則何以責人臣不守節者乎?

景帝曰:丞相議不可用,乃悉封徐盧等為列侯。

也就是說在招降納叛方面,漢景帝與周亞夫政見不同,兩人還有爭議,但是最後還是漢景帝決定“侯之”,就是封來降的匈奴王徐盧等人為侯。

《史記》說投降的匈奴王為“二人”,而《資治通鑑》卻說是“六人”,可能《資治通鑑》發現了新的資料。

不管是“匈奴王二人”,還是“匈奴王徐盧等六人”,總之說明,漢景帝已經在招降納叛這件事上面,有一些收穫。

或者說漢景帝在抗擊匈奴之歷史貢獻,還有待後人的重新評估。

他抗擊匈奴之貢獻,被嚴重低估,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圖⒍漢景帝(左)

三、漢景帝為抗擊匈奴,做的各項準備工作比較充分

⒈抗擊匈奴之軍事部署

強化雲中、雁門屯戍,漢景帝任命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屯雲中,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雁門。

為了應對匈奴侵寇雁門,車騎材官進行軍屯。

⒉抗擊匈奴之後勤保障

為了加強漢軍騎兵的供給,漢景帝“”令內史郡不得食馬粟,沒入縣官。” 也就是確保軍糧的供給,要絕對安全到位,特別是對騎兵非常之重視。

他抗擊匈奴之貢獻,被嚴重低估,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圖⒎飛將軍李廣

綜上所述,歷史上的文景之治,事實上,不僅僅是“無為之治”,其實,漢景帝也是一位“武功”了得的英明雄主。

他抗擊匈奴之歷史貢獻,被後人嚴重低估了,要重新瞭解和認識其抵抗匈奴的實際作用,在他的治下,匈奴王二人率其徒來降。

他為了更好的自衛,曾經主動出擊匈奴派遣“郅將軍擊匈奴”,直至郅都死時,匈奴兵將不敢近雁門一步。

漢景帝在抗擊匈奴之軍事部署,以及抗擊匈奴之後勤保障方面,也都有比較有力的舉措。

可以說,漢景帝抗擊匈奴的歷史貢獻是非常顯著的,也是很值得後人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⒈司馬遷.史記

⒉司馬光.資治通鑑

⒊朱世廣等編. 黃土地上的歷史年輪 慶陽古代文明探微[M]. 2012

⒋馬兆鋒編著. 英雄時代 強盛的秦漢帝國[M]. 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