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的現象

縱慾過度,正在榨乾中國年輕人!請潔身自愛!


孤獨浪徒

18小時前

什麼是人?慾望滿身。

現在的年輕人們,似乎正在完美的詮釋這句話的奧義。

貪慾:追求簡單的快感,短視頻、影視劇一刷就是一整晚;

貪吃:生冷、油膩、辛辣……一切重口味的食物來者不拒;

貪睡:鍾愛熬夜,半夜不睡覺,清晨不早起;

貪閒:追求清閒自在,偷懶、拖延、貪圖享受。

只追求瞬間的肉體或精神慾望的滿足,卻無法承擔滿足過後的後果。

每一個心浮氣躁的瞬間,都是慾望在蠢蠢欲動。

我們不是被短視頻毀掉的一代,也不是被外賣、奶茶、重口味毀掉的一代……而是被自身慾望所拖垮的一代。

年輕人,不要再縱慾過度了!

01

“短視頻上癮”,似乎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普遍的生活現狀。

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現實世界的人情越來越淡漠,不光不愛發朋友圈了,連點贊都省去了。

我們從原來的“點贊之交”,到徹底失去了交集。

網絡世界裡,不認識的陌生人也給點個贊,遇到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更是恨不得把手機戳爛。

而現實中,寧願抱著手機刷一整晚,也懶得和許久不見的朋友相互問候寒暄。

以前我們徹夜暢談,如今我們抱著各自的手機,忙裡偷“閒”地為自己灌輸一堆又一堆的精神廢品。

可然後呢?

精神慾望被滿足之後隨之而來的是莫大的空虛,“凌晨2點”這個數字正肆無忌憚地嘲笑你今天又是虛度。

今天透支明天,明天透支後天……忽視了現實世界的美好,每一天都在網絡世界裡“縱慾過度”。

最近,有很多視頻軟件開始推出“防沉迷”系統。

“每日使用時長將限定為累計40分鐘;

22時至次日6時期間,禁止使用。”

“每日使用時長將限定為累計40分鐘;

22時至次日6時期間,禁止使用。”

可是需要防沉迷的,豈止是那些沒有自制力的孩子,還有那些看起來完全可以約束自己的大人!

連慾望都控制不住,又如何控制人生?

02

比起精神慾望,肉體慾望更難控制。

張嘉佳書中寫道,你的慾望,決定著你說話或者做事的方式與途徑。

因為對美食難以割捨的慾望,所以便養成了現在人極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有句話說,中國近三十年來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越來越重口味。

做菜加鹽加辣,比起食材本身,調味品的味道更能刺激味蕾;

懶得做飯就以外賣為主食,麻辣香鍋、麻辣燙、麻辣拌、酸辣粉輪著來;

偶爾聚餐更少不了燒烤、火鍋、炸雞、麻小這樣重油、重辣的食物才讓人食慾大振……

長此以往,口腹之慾滿足了,身體卻負荷不了了。

長沙有一個20歲的姑娘因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一查才發現自己竟然是結腸癌晚期。

“不想吃清淡的,嘴裡沒味兒。”

“把麻辣燙當主食了,基本不怎麼吃飯!”

……

“不想吃清淡的,嘴裡沒味兒。”

“把麻辣燙當主食了,基本不怎麼吃飯!”

……

自從進大學來,她就很少吃米飯、水果,反倒把零食和街邊小吃當作主食。薯片、辣條、方便麵……還有辛辣滾燙的麻辣燙更是最愛。

可是這類重口味食物中不僅鹽分含量大量超標;

加工肉類、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更有無良商家為了食物保鮮,用福爾馬林浸泡食材……

我們看在眼中的是珍饈美味,可吃到嘴裡之後,就是一碗慢性毒藥。

如今,癌症發病的年輕化日趨嚴重。

醫院調查發現每10個癌症患者中就有2個不滿30歲的年輕人,更別提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隱性疾病”。

民以食為天,割捨不掉對美味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但是對重口味食物的貪慾,就是在摧毀身體。

痛苦,正是來自於內心的慾望。一個人只有認清貪慾,才不會毀於貪慾。

03

去年年末陪朋友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說的一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你三十幾歲的人,卻有個六七十歲的身體。”

我這個朋友完全是個夜貓子,因為嫌青島夜生活太短特意搬家去了廣州。

在那裡簡直算是放飛了自我,下班之後能和樓下老大爺下象棋下到半夜,也能凌晨12點出現在某個酒吧的生日pa,有一次4點給我發來消息,說他明天不上班現在要去喝早茶。

我正疑惑這人轉了性了起這麼早,人家那邊回了一條“想啥呢,通宵了唄”。

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

可是爽完之後,身體機能也在迅速崩快,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頭暈……等一系列的症狀都是身體在反抗。

好在那次檢查之後敲響了他心裡的警鐘,按時睡覺,規整作息,身體狀況才有所好轉。

後來我們一起約飯,他像換了一個人一樣跟我感慨:

“以前一直不知道,早上六點鐘的日出原來那麼絢爛,拉開窗簾,陽光真的是一下子灑進屋子裡……”

大家不妨問一下自己,“你有多久沒看到清晨的日出了?”

沒有見過早晨6點鐘的太陽,又怎知其實生活有很多的美?可我們總是因為懶惰和藉口而錯過。

半夜亢奮,想要熬夜也是一種慾望,但是為了身體你需要去克服它。

只有能夠控制自己慾望,才能發現生活的另一面,才意味著掌控了生活的主動權。

04

不論何時,不要對事物有太大的“野心”。

知道刷短視頻是虛度時光,就及時停下來;

知道吃重口味的食物有危害,就多食清淡;

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就按時休息,改變生活方式……

最近看了一檔綜藝,一個熱愛健身的藝人向朋友傳授自己健康之道:

“這世界很美好,需要長長久久地享受才行。

難道我們只吃到60歲就不吃了嗎?哪怕年紀到70、80、90、100歲的時候,也要享受美食,所以才要健康。”

“這世界很美好,需要長長久久地享受才行。

難道我們只吃到60歲就不吃了嗎?哪怕年紀到70、80、90、100歲的時候,也要享受美食,所以才要健康。”

是啊,愛就是剋制,不論任何事物,都因剋制而長久。

《櫻桃小丸子》裡有句話很有道理:夢想要偉大,慾望要剋制。

如果連控制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又怎麼可能做好其他事呢?

韓寒的書中寫道:只要控制自己的慾望,原本缺少的東西也可以變得很多。

用自律去鞭策自己,想要長長久久的享受這美味人間,想要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就應該用有節制方式去克服自身貪慾。

希望未來你的人生,不要再被慾望支配。

年輕人,別在“縱慾過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