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歸屬感了!”順德小微企創業者點贊“和衷共濟”

“從申請到拿到撥付資金,我僅用了10天時間。”4月18日,順德容桂湯客飯堂女店長張碧珊回憶起一個月前,獲得“和衷共濟”小微企應急支援計劃(以下簡稱“和衷共濟”計劃)2萬元資助時,忍不住兩眼泛溼。

張碧珊是肇慶人,7年前畢業後來到順德,先是在醫院內從事護士工作,2年前出來創業,以養生藥膳為賣點,和另外2個小夥伴一道開起了燉湯店。庚子新春前,她備了大量食材,滿心期待長假消費高峰潮,但突如起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她跌入創業以來的人生低谷。

“在復工路上,看到一些店鋪掛出轉讓告示,我確實也有一點點想關店走人的思想動搖。”張碧珊說,“和衷共濟”的資助和家人的打氣,讓她撐過了這段低谷期。

“2萬元給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我可以重新購買食材,更給了我精神上的鼓勵。”張碧珊說,作為一名個體戶,經歷此次波折,順德更給她家的感覺,讓她這位外來的創業者更有歸屬感。

“更有歸屬感了!”順德小微企創業者點贊“和衷共濟”

“和衷共濟”計劃項目評審小組到企業實地走訪。和的基金會供圖

時間回撥至今年2月6日,和的慈善基金會捐贈2億元並偕同順德區創新創業公益基金會,聯合推出針對順德區小微企業的紓困項目——“和衷共濟”小微企2億元應急支援計劃,聯合社會各界一起抗擊疫情,共克時艱,為社會穩定和保持繁榮盡一份力。

“和衷共濟”計劃採取無償資助模式,重點支持順德區內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零售、餐飲、住宿、旅遊、居民服務及製造業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及小型、微型企業,紓緩其在租金、人工等方面的短期資金壓力。

和的慈善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和衷共濟”計劃分三期實施以來,共收到逾22363個申請,經查證核驗、公證搖號、實地核查等評審環節,最終有4462家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獲得資助。

其中,第一期於2月15日正式發佈,3月5日確認資助 2997 家零售業、餐飲業、住宿業、旅遊業及居民服務業的個體工商戶(≤100萬經營規模),每家個體戶獲2萬元無償資助金,共計5994萬元。

第二期於3月3日正式發佈,3月19日確認資助製造業、餐飲業、零售業、住宿業、旅遊業1199家微型企業(≤300萬經營規模),每家企業獲5萬元無償資助金,共計5995萬元。

第三期於3月23日發佈,4月17日確認資助名單:製造業及其它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266家小型企業(100萬-2000萬經營規模),每家企業獲30萬元無償資助金,共7980萬元。

“和衷共濟”計劃實施過程中,順德區政府成立了以副區長蔡偉為組長,區府辦公室、稅務局、科技局、經促局等政府職能部門協同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支持此次項目開展。

“更有歸屬感了!”順德小微企創業者點贊“和衷共濟”

4月17日,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右六)調研“和衷共濟”小微企2億元應急支援計劃。葉偉濤攝

項目具體執行小組則由和的慈善基金會、順德創新創業公益基金會及和的慈善體系(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德耆慈善基金會、和泰安養中心、和園文化發展中心)各模塊專業人員組成。

“我本人是容桂青年商會會員,我們協會里很多中小企業主都在申請這筆資助,我很幸運能夠中籤。”佛山市艾爾斯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於容桂天富來工業園,現有員工55名。該公司副總經理範可欣回憶,受疫情影響,公司在2-3月的新風系統家裝業務曾陷於“停擺”狀態,但場地租金和人工卻仍得照付,成為企業一筆不小的支出。

“非常感謝順德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更非常感謝和的基金會、順德雙創公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為本次資助做了大量評估工作,他們一天內要走訪很多企業,實地考察。”範可欣說,這筆30萬元的資助,對於企業來說有如“雪中送炭”。

4月17日,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專程調研“和衷共濟”計劃,對和的慈善基金會主動為全區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給予充分肯定,對何享健先生更是表示由衷感謝。

郭文海表示,順德有一大批像何享健先生這樣具有濃厚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號召全社會尤其是年輕人要學習好傳承好這種可貴精神,同心協力,政企同心,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為順德打造新時代廣東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實驗區打下堅實基礎。

【南方日報記者】歐陽少偉

【作者】 歐陽少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