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中的戰略議題”:中美中青年學者研討會觀點綜述

來源: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 簡報 第37期

“全球政治中的戰略議題”:中美中青年學者研討會觀點綜述

2016年5月21日至22日,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IISS, PKU)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聯合舉辦了由太平洋國際交流基金提供支持的“全球政治中的戰略議題”中美雙邊討論會。活躍在兩國戰略界各個領域的中青年學者與政策分析專家超越中美關係的雙邊框架,圍繞影響當今國際局勢和未來世界秩序走向的綜合性、全球性和前瞻性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會議共分六節, 第一節的主題為“對全球形勢的綜合評判”。從總體來說,與會學者認為,雖然全球事務呈現總體良好態勢,但形形色色的威脅使人們對目前的國際秩序產生擔憂。儘管中美兩國對國際秩序本質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在管理潛在威脅以及提升全球治理的方面雙方皆有責任締造合作的機會和空間。

一名美方學者認為,恐怖主義以及中美關係走向是全球事務的兩大焦點。緊張局勢從中東蔓延至全球,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使得人心惶惶;恐怖主義不僅僅給人們帶來區域範圍內的實質威脅,並且在跨國層面上製造大量的恐懼不安。與此同時,中美關係走向時刻影響著全球的穩定;對美方而言,無論是一個過於強大的中國、一個脆弱的中國,還是特定危機的升級,都不是其所樂見的。因此,國家政府以及國際社會都應以更有效的機構設計來應對各類挑戰。

一名中方學者則認為,現今世界的混亂可通過權力轉移的理論來解釋。據觀察,全球權力轉移有以下幾種主要形式:傳統力量—新生力量,大國—中型國家,地緣政治主導國—非傳統主導力量的轉移。這種解釋視過時的體制設計、中美之間緊張局勢上升以及發達國家國內事務的挑戰為全球事務的三大挑戰。此外,通過大量數據觀察,有觀點提出,全球動盪較冷戰時期並無加劇,世界沒有比從前更混亂;而人們心中對世界秩序不穩定不安全的想法往往是社交媒體的影響以及錯誤知覺的心理機制所造成的。

大部分與會學者認為,區域層面的威脅是全球緊張的主要來源,其中兩個突出的例子是以領土爭端等為核心的亞太地區,以及以恐怖主義為重點的中東地區。此外,西方國家中崛起的民粹力量也反映了這一現實。美方學者指出,美國政府在應對短期的、可執行的威脅時表現出色,但並不善於處理長期的、分散的威脅。

第二節的主題為“地緣政治擔憂”。此節討論的內容主要包括對地緣政治及其目的的不同認知,以及區域層面中地緣政治所面臨的挑戰。從全球範圍來講,各式各樣的地緣政治競爭重返國際舞臺,同時,地緣政治權力重心轉移現象顯著。作為兩大地緣政治力量,中美在許多全球議題上進行了合作,但在區域上仍面臨不少難題,尤其是在減少對對方的戰略誤判和目標誤讀方面仍需花更大功夫。

一名中方學者認為,儘管以社會革命與領土爭端等形式出現的地緣政治問題接連不斷,地緣政治的危險性不可被過分誇大或過度強調。中美間的地緣政治關係並不意味著零和博弈;而無論是現在抑或將來,已經被定義為“核不擴散”問題的朝核問題更不能被賦予地緣政治意義。一名美方學者則表示,作為最重要的一個地緣政治變量,中美關係的處理將會是解決其他地緣政治問題的核心要務;兩國應在此議題上共同努力消除障礙,從而為迎接其他共同的地緣政治挑戰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礎。

本節討論中,中方學者重點關注南海問題的地緣政治意義,並提出“中國追求的是以和平發展為目的的海洋大國地位而非地緣政治霸權”的觀點;同時,該觀點還強調了周邊環境的複雜或會導致未來局勢的不確定性。而美方的關注點則為恐怖主義對本國以及全球的影響:反恐政策在保護人民安全的同時產生了一連串無意造成的不良社會結果(如嚴厲的移民控制政策帶來的家庭分裂)。本節的一個主要關切點為對“現狀”(status quo)一詞在地緣政治中的不同理解。以南海問題以及亞太地區為例,有美方觀點認為中美兩國均做出違背“維持現狀”的行為,而有中方觀點則表示“現狀”的改變應更嚴謹地與法律地位或是基本共識的改變聯繫起來。

第三節的主題為“全球治理與地緣經濟”,本節討論得出的一致結論是,在地緣經濟活力迸發之時,崛起的中國與作為軸心的美國應摒棄敵對心理,以相互理解為前提尋求更為高效的經濟合作和更有效力的全球治理。在討論中,西方主流意識中把“自由民主秩序”等同於現行國際秩序的觀點受到了中方學者的挑戰。

有中方學者指出,地緣經濟中的新生力量與傳統核心力量之間是一種摩擦的關係。中美在不同領域各有所長,雙方皆積極應對在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在金融競賽中,中國嶄露頭角,不僅主張對以美國為傳統主導力量的世界銀行等現存體制進行改革,同時率先設立一批如亞投行(AIIB)和上合組織(SCO)的新型國際金融機制。然而在貿易領域,美國繼續發揮著其核心優勢,建立了把中國排除在外的全球經濟貿易網絡。作為回應,中國正加快建設其自由貿易區。同時,一名美方學者認為,儘管面臨著各方面的分歧,中美兩大地緣經濟力量之間有不少聚合之處:對多邊國際經濟建構的懷疑態度,對國際力量過度約束國家行為的不滿,對群體運動的擔憂以及對國際組織的價值認同。因此,政策制定者應著力提升公眾對兩國間共同認識的普及。從比較的角度而言,中國已然成為美國在地緣經濟領域中最大的對手,美國需要意識到自身在政策制定中出現的矛盾,並且更為小心謹慎。

第四節的主題為“權力轉移和變化中的國際規則”。與會學者一致認為,無論是在區域或者全球事務上都出現了權力的轉移;而作為變化中不變的核心和共同的追求,穩定以及互相尊重是全球秩序建設和事務管理的堅實磐石。

有中方學者從經濟、安全以及政治秩序方面論述中美在國際事務中的現狀,得出中國並非在挑戰現存國際規則和秩序的結論。事實表明,中國在尋求自身的比較優勢的同時還要應對國內政治施加的壓力,中國正在融入全球秩序當中,美國對此應更為耐心。一名美方學者則回應道,美國戰略目標存在不連貫性,這讓人迷惑。以亞太地區事務為例,四種對力量設定的不同分析和主張出現在美方政策中,導致了多種多樣的結論。然而,北京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問題上,美國會堅持走不妥協的強硬路線。

第五節的主題為“內政因素對雙邊關係的影響”。在對兩國內政因素剖析後,與會學者認為,認識到內政與外交二者密不可分,政府應設立更多的協商體制與渠道從而達到改善事態管理效力的目的。

本節討論指出國際事務中三大共同影響外交政策的內政因素:(1)社交媒體日益積極的角色;(2)政黨與外交政策制定的關聯(如民粹主義的盛行);(3)國內領導人對外交走向的影響。同時,討論還關注了分別影響中美兩國外交政策的特定國內因素。與會學者認為,影響中國外交政策中的主導要素是國家的經濟活力;近來中國經濟放緩的現象已然成為外交的熱點議題。除此以外,中產階級的崛起也時刻塑造著中國外交政策的走向。對美國而言,公眾輿論、國會、國家安全機構連同經濟危機導致的緊縮軍費支出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實施。

討論中,“一帶一路”方案被認為是解釋了內政與外交相互作用的重要例子。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宏觀戰略,“一帶一路”在除擴展經濟開放性外還包含數個內政動機:(1)減輕有如人口老齡化、產能過剩以及能源安全等因經濟發展放緩帶來的國內緊張;(2)建立國家安全連結的重要思路;(3)凝結國家民族認同感;(4)提供區域性公共物品。總體而言,“一帶一路”以內政與外交的互相影響為槓桿,通過外交策略來強調安全與發展的要義;美方應意識到這一方案的戰略重要性。

第六節的主題為“中美戰略研究的現狀與合作前景”。本節討論重點探討兩國傳統與非傳統領域的戰略研究狀況,並就網絡安全、技術創新以及軍事戰略研究三大突破口合作的前景和挑戰作出總結。與會學者提出,認識到兩國在這些領域中發展時間、側重點、方法等的不同之處有助於尋求一個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

一名學者認為,網絡安全是中美間極有發展空間的合作點之一。作為安全領域中的新興議題,網絡安全融“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為一體,為國家安全防禦鑄造了一定的技術性基礎。兩國在網絡安全領域中存在通用的網絡技術基礎、重疊的利益以及預防潛在意外事故升級的能力三大共同點。因此,應在國家層面和學者交流中加強合作。

另一名學者提出,中美亦可在科技創新領域進行合作。通過對目前兩國科技創新的比較,可得出中國的創新策略著重於提升技術的質量,而美國則更強調創新科技的繁榮程度。科技創新在解決與恐怖主義、經濟稀缺性以及其他威脅相關的問題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協同合作在目前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儘管產權保護、國內政策制定以及利益集團均施加了一定的壓力,與會學者仍強烈建議兩國把在重疊領域(如新能源有效性)中建立科研平臺以及發展成熟的聯合創新系統提上日程。

此節的第三個關注區域為軍事與戰略研究。在中國方面,往往過分強調戰略目標而沒有適當考慮後果,軍事戰略研究在理論與實踐的平衡中仍存在較大的進步空間。而美國的安全研究則存在從議題主導轉向方法論主導的困境。將來,兩國可在聯合中英雙語研究、著作翻譯以及仿真決策和危機管理三大方面進行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