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新專利全屏指紋識別,已成功生產原型機

iPhone新專利全屏指紋識別,已成功生產原型機

蘋果公司徽標

前言:蘋果公司(Apple Inc.)最新一項專利曝光,未來iPhone將使用屏幕指紋解鎖,但仍將保留人臉識別功能。未來iPhone的屏幕指紋解鎖,為用戶提供組合解鎖方案。報道指出Apple這個專利特別之處在於與現有的安卓手機屏幕解鎖不同,蘋果並不是將屏幕的特定位置設為指紋辨識的解鎖區域,而是讓整塊屏幕都可以進行指紋辨識解鎖,這堪稱是一項重大突破。

2017 年推出的 iPhone X 帶來了新的設計風格,Apple 為了讓手機擁有更高的屏佔比,取消了Home 鍵採用全面屏顯示,捨棄了Touch ID並轉而使用安全性更高的Face ID。但Face ID的解鎖角度有一定限制,使用便利性始終未能與Touch ID 相比,故讓不少用家依然對Touch ID 念念不忘。且如今選擇的Face ID,雖然速度體驗均不錯,但昂貴的傳感器方案成本,直接導致了從iPhone X開始價格一路走高,甚至影響到了果粉聚集地大中華區的銷量。

iPhone新專利全屏指紋識別,已成功生產原型機

Touch ID蘋果指紋識別

專門報道Apple 最新專利的Patently Apple,近日從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公佈的新專利中,找到一項Apple 對屏下指紋感應的新專利成功申請。有別於5月初公佈的一項以聲學技術達至全屏幕指紋解鎖的專利,今次Apple 的新專利回到光學屏下指紋解鎖的方向。

新專利設計在屏幕下設置一系列的針孔鏡頭,配合屏下提供光源的設計,令iPhone 全屏都可以作為指紋感應Touch ID 之用。值得注意的是,專利申請的圖片並非概念圖片,而是以原型機執行以上概念,辨認指紋解鎖的相片。

這項消息即使對Face ID 的愛好者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因為新的Touch ID 並非用來取代Face ID,而是為了補強Face ID 的不足。兩種辨識方式結合在一起,可以為用戶提供軍事級安全防護。除了能確保支付的安全性之外,蘋果甚至提出了以iPhone 代替護照的計劃。其實Apple 在去年就曾經申請另一專利,以Apple Pay 功能作為將來的e-Passport,以手機做電子護照。如果採用今次這項新的全屏指紋識別技術,再配合人臉識別作多重安全驗證,有實際使用價值。

iPhone新專利全屏指紋識別,已成功生產原型機

蘋果最新專利,該圖是原型機演示

據悉,該專利工作原理是在顯示面板上佈置很多小孔,使得光線可通過下面的光學圖像傳感器。而當用戶觸摸屏幕時,反射光則通過小孔傳達給光學傳感器,這樣就可以獲取用戶的指紋了。這個方案要求要有大量的孔來覆蓋足夠寬的區域,並且與顯示面板上像素之間的間距相等,這樣用戶就就很難發現其存在。顯示面板和孔陣列掩模層之間還可以使用透明層,該透明層可以給光線留出空間,讓反射光線更好地通過傳感器,為傳感器提供足夠的數據,使其能夠生成用戶手指的圖像。

蘋果表示,如果iPhone配備了全屏指紋解鎖,可以極大的方便用戶,其只要隨意點擊屏幕任何部位就能進入主頁面。

雖然蘋果每週都會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大量專利和申請,但其中有相當部分雖然不會被應用到未來的產品或服務中,卻切實表明了該公司研究和開發工作的具體興趣領域。

iPhone新專利全屏指紋識別,已成功生產原型機

聲學成像指紋識別

不過使用顯示屏上的小孔並不是蘋果探索屏幕識別指紋的唯一方法,今年5月初曝光的蘋果另一份專利,蘋果研發聲學觸控檢波(acoustic touch detection)技術,結合飛時測距(time-of-flight)3D 感測,以及聲學影像重建技術,用戶只要將手指頭放在屏幕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精準的進行指紋解鎖。此外,這項技術除了可以被用在屏幕指紋辨識外,還可以捕捉使用者的手指頭特徵,像是皮膚圖案、傷疤等,甚至還能用於用戶的其他器官方面,以供辨識或捕捉,而且對蘋果觸控筆領域也是一個提升。據悉,早在2016二季度,也就是iPhone 7發佈前,蘋果就提交了該專利,但是這一專利直到最近才被專利局採納。

iPhone新專利全屏指紋識別,已成功生產原型機

​價值300多億的蘋果公司總部大樓

結語:蘋果公司慣例,大量申請專利卻在技術完全成熟前不推出使用。雖然全新的全屏光學Touch ID此次已有原型機可以使用,但估計2019版新iPhone可能暫時還不會搭載全屏指紋解鎖,而是會採用高通的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不過雖然今年的新iPhone採用可能性極低,但還是要等待Apple官方新機發佈會才能確定,也許這項技術真的成為給果粉的最大的驚喜也說不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