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救贖國民靈魂,棄醫從文,以筆為槍,被主席稱讚最硬的骨頭

看到這個標題,相信大家都能猜出咱們今天要說的是哪位偉人了吧!沒錯,他就是咱們耳熟能詳的近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以及革命家——魯迅先生。

他為救贖國民靈魂,棄醫從文,以筆為槍,被主席稱讚最硬的骨頭

作為一個經常出現在各階段課本以及試卷考點中的重點人物,在反覆的記憶下,多數學生黨們大概閉著眼睛都能說出他的有關信息,比如“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白話小說有《狂人日記》,雜集有《二心集》、《且介亭雜文集》、《而已集》、《華蓋集》,散文詩集有《野草》……”

他為救贖國民靈魂,棄醫從文,以筆為槍,被主席稱讚最硬的骨頭

除了這些資料的背誦,我們從課本上學到的還有他的《少年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以及《紀念劉和珍君》等等。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還會被老師強調注意其中作者用了什麼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而這些,也都會出現在我們的試題中。

所以,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裡,魯迅先生,更側重於一個文學家、一個思想家。但我想說的是,在我的認知裡,先生則更像一名革命戰士。

他為救贖國民靈魂,棄醫從文,以筆為槍,被主席稱讚最硬的骨頭

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很簡單,先生創作,不同於其他作家,他一不為追名逐利,二不為閒暇消遣,先生為的,是利用手上的那支筆桿去喚醒廣大群眾的良知,為的是給予他們精神的力量,為的是激勵他們去跟敵人做鬥爭,而不是麻木不仁地等死。

而原本學醫的先生之所以選擇走這一條路,那是因為先生在日留學期間觀看了一部日本人槍殺中國人的紀錄片,而圍觀的同胞們卻是如同看戲一般無動於衷。隨著周圍日本學生群起叫好,先生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他突然意識到面對靈魂的病態,再好的醫生也是束手無策。就像先生自己說的那樣: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

明白了這一點,先生便放棄了繼續學醫的路程,轉而開始了他以筆為槍的“戰鬥”生涯。

在先生的筆下,有對被壓迫的底層勞動人民的同情,有對青年學生正義鬥爭的熱情支持,有對懦弱、愚蠢、麻木國民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有對段祺瑞執政府各種罪惡行徑的揭露和抨擊,也有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進行血腥鎮壓的反對。

他為救贖國民靈魂,棄醫從文,以筆為槍,被主席稱讚最硬的骨頭

你很難想象,在那個說真話都需要勇氣的灰色年代,能夠獨立出來剖析整個社會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但是,先生做到了。面對敵人的強大,先生從未退縮。即便是在被追捕的非常時期,先生也沒有放棄寫作。

真的就如毛主席稱讚的那樣,先生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無論何時何地,不管世事變遷,先生還是先生,他不會因為任何力量改變自己的初心。這也是為什麼先生的文章會貫穿我們的整個學生時代。

我們銘記的,我們感動的,我們敬佩且難以企及的,是先生的仁心,先生的傲骨,先生的從不屈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