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是怎麼扼殺創造力的?

馮忠澤


可以說,資本既可以提升創造力,也可以扼殺創造力。

1、對於一家企業來說,資本是必不可少的,猶如人體的血液,但是,企業要更加快速發展,藉助外力去補充資本必不可少,我們看到不少創新性公司,不斷進行股權融資、A輪、B輪、C輪......每一次引入投資,都在引入新的股東,創始股東股份會被快速稀釋,進而逐步失去控制權。而擁有資本的股東往往更注重自身的利益,這種利益往往比較短視,比如一看到公司發展放緩、倒退或者是行業不景氣,就想方設法把公司賣掉,套現走人,這是其中一面。

2、公司創始人往往把公司當兒子養,希望他有很美好的未來,因此注重長期利益,比如在創始股東的控制下,公司將更多資金投入研發,加大創新,但是在股東大會上,往往遭遇投資性股東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將資本用於提升銷售通路,併購整合一些有實力的企業等,或者故意把財務做的好看,這樣來錢快,所以這也是一種扼殺創新的形式。

3、那些具備創新的公司,在發展初期,實力還不強,很容易被那些資本實力強的企業扼殺在襁褓中,比如你公司很有優勢,那些財力雄厚的企業就想收購你,但你不願意。收購不成,這個時候,財力雄厚的企業就會想辦法投資到你的競爭對手那裡,和你打價格戰,因為財力雄厚,他可以不計成本的去和你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你很容易就敗下陣來,不得不繳械投降。


饒勇軍說股權


資本對創造力具有極大的殺傷性。


今天我們看到許多資本介入的公司似乎都獲得的巨大的成功,感覺這些成功似乎是資本的功勞。


實際上,這種成功並非來自資本激發的非凡創造力,而是來自資本通過燒錢的方式,最快速地形成壟斷,從而通過壟斷獲得巨大的回報給人的幻象。


今天我們看到的中國互聯網巨頭,核心的東西都是抄襲的,並無創新,但是他們為什麼取得這樣巨大的商業成功?


這是因為在互聯網時代,物理之間的距離已經不是影響客戶拓展的障礙,互聯網時代是贏者通吃,因此,新的創新公司沒有生存的空間和時間,熬不到新產品新服務產生效益的時刻。


此外,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更多的是概念,而實現概念的底層原碼可以有多種可能(比如用不同語言去編程,你就無法認定是抄襲),這就為互聯網壟斷企業扼殺具有更大創新能力的小公司提供了便利。


事實上,只要專利權不保護創新概念,你就無法制裁模仿你的創新概念的互聯網巨頭。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工業化時代,一個創新的機械產品,幾乎不可能用其他機械方法複製,除非工藝和材料出現了突破,即使你引入了大量創投資本。因此,工業化時代的創新都得到良好的保護,科學家和發明家也就有了持續的創新積極性。也因為如此,我們看到工業化時代誕生了大量仍然影響著我們今天生活的創新和發明。


今天我們社會中的許多問題,都來自資本介入所形成的壟斷。例如,長租公寓,本來是一個民生行業,社會絕對不應該讓民生行業出現壟斷現象,因為民生行業的壟斷會給社會造成巨大的負面效應。


壟斷帶來的社會巨大負面效應,在最近閱文集團追求利潤最大化所推出的合同中,達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無法想象的極端地步。由此可見,今天互聯網時代資本家的冷酷、貪婪、殘忍、無理,遠遠超過工業化時代的資本家們。


瑞雪兆先知


資本的屬性就是逐利,對其他的東西一概沒有興趣,什麼產業完善,升級,公司的貢獻對社會的價值,對勞工的保護,對環境的汙染,對實體經濟的重創等等,資本從來都不會考慮這些。資本就像水一樣,哪裡有利可圖,它就迅速奔向哪裡,進行滲透,之後等著收割,賺取利益。資本的逐利屬性,導致它的操作很多時候是投機,而不是投資。它的貢獻往往沒有它的破壞性大。像炒房,炒股,就是一種投機,對實體經濟來說,如此快速的賺錢,何必實地建廠,購買設備,招聘培訓,採買原料,生產產品,打廣告銷售呢!資本就像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是利器,可以助企業一臂之力,用不好,就是危害社會的投機行為。就看誰在掌握這些資本!就像槍不會殺人,殺人的是扣動扳機的那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