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作者系親知教育創始人鄧國軍博士

恍惚是轉眼之間,天寧已經十歲了,身高也已經超過了我和媽媽的肩膀。回望這十年,依然清楚地記得天寧給我們帶來的一幕幕簡單卻又真實的幸福場景。孩子出生八年前我們就取好了的名字、天寧媽媽得知自己懷孕時的驚喜、懷胎十月天寧將要降生時將為人父母的愉悅、第一眼看到推出產房那一刻那個和自己長得太像了的小嬰兒時的錯鄂、深夜裡讓我們猛然醒來的清脆啼哭、初次換尿布時的手足無措……

1988年9月,我考入了以培養中學教師為己任的師範學院。《教育學》是我們的必修課,學完之後別的都不記得,只記得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正確的教育就是你幸福的晚年,錯誤的教育就是你痛苦的晚年。”偶讀閒書,也瞭解到一個人成年後能否幸福,50%甚至於80%取決於孩子童年是否幸福。可惜那時,年少的我對這幾句話理解非常膚淺。所幸的是,我早早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這樣的智慧良言。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2003年6月,我和妻子成為了一個男孩的父親和母親。一天一天長大的孩子時刻提醒著我們:“你們將給予我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將給予我一個什麼樣的童年?”今天我們如何做父母?我們要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變成了擺在我們面前兩個不可迴避的巨大課題。

有人說我們在培育有史以來物質最豐富、最被寵愛、最被監視的一代,這話說明了我們所面臨的教育環境的基本特徵。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要思考的“今天我們如何做父母”、“我們要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這些大問題又可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問題。

我們是要培養一個被分數束縛手腳的考試機器,還是一個天真自由的幸福兒童?是要培養一個有錢、有權、有名的世俗意義上所謂的成功人士,還是一個身體健康、內心豐盈、自得其樂的有福之人?是培養一個物質極大豐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皇帝”,還是一個懂得節制、懂得感恩感謝、懂得他人苦痛和世事艱辛的小公民?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自制木筏漂流

我們今天做父母,是不學習、不自我培訓就“無證上崗”,還是加強學習、尋找機會加強培訓、“持證上崗”?

是做“說一不二、孩子必須言聽計從”的虎爸虎媽,還是給予孩子充分尊重、空間和自由的民主父母?是做“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長期陪孩子出入各種職業技能培訓班的“全陪父母”,還是做耐心等待孩子成長、更在意孩子身體素質的體能教練?是將自己未曾實現的理想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逼孩子學這學那,還是讓孩子做他自己、父母只是幫助他喚醒各種潛能?是做一個雙手笨拙而又漫不經心,把孩子人生草圖中美好東西弄得醜陋不堪的悲劇導演,還是做一個懂得如何去愛、接納、包容、承諾、適時規範、溫暖的擁抱、信任和放手……掌握了這些為人父母所應有的美好而艱難智慧的喜劇作者?是做一個因為忙碌而把孩子交給老人、老師、老友的“名義父母”,還是放下身段、認真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真正父母”?

……

每當想到這些問題,我就進一步明白了魯迅先生所說的:“做父親這是一件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這句話字裡行間中所包含的深意。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生日讀書會

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說法不一,知不易。也經常有朋友問我,你花這麼多精力陪孩子,你到底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我說,我只想把他培養成“當我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了,他還不至於餓死的孩子”。朋友們將信將疑,我說你別以為這個標準低,其實一點也不低,只不過是換了個說法,我的目標其實也可表述成培養“

身心健康、自主自立、有一技之長的孩子”,或者說培養“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今天我們如何做父母?各有其法,行亦難。說來,還得感謝毛主席。2008年,我去競爭市體育局副局長職位,職位沒爭到,但讀到了毛主席發表在《新青年》雜誌上的《體育之研究》一文,裡面有一句名言“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文明、野蠻、精神、體魄,這四個關鍵詞讓我豁然開朗,培養孩子的有價值的目標不正在於此嗎?培養孩子的不二法門和先後順序不也正在於此嗎?

說句老實話,孩子出生這十年來,我也一直處於忙碌的狀態。也難怪,人過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親戚朋友也不少,工作上的事情又很多,更是兩地相懸來回跑,不忙才不正常。有幾年,我和同事們一起負責高新區招商引資工作,每年除了坐公車,私車還要開六萬多公里,相當於兼職當出租車司機;不停地出差,一年坐了九十多次飛機,相當於繞地球飛好幾圈。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與春運中的農民工兄弟交流

忙、累、沒時間,要想為自己開脫、為“沒陪孩子”找理由,可以找出千萬個。而要“陪孩子”,只需要一個理由就夠了。可以是因為真正愛孩子;因為要給孩子幸福的童年;因為為人父母那些美好而艱難的智慧都是在陪伴孩子過程中一點一點學來的;因為與孩子不可割捨的感情是在陪伴孩子過程中一點一點累積的……

陪孩子的時間,也像海綿裡的水一樣,只要願意擠總是有的。我們夫妻倆晚上無論什麼時候睡覺,早上都會起床去送孩子上學,這樣便可以每天至少有了一個小時和孩子在一起;妻子再累也要收集整理各種各樣的適合孩子聽的有聲讀物;我加班到晚上九點下班也要再陪孩子去打一會兒籃球踢一會兒足球,球場沒有燈就用車燈照亮,非常浪漫;妻子會利用節假日不知疲倦地去網上尋找適合孩子的網站和教育資源;孩子洗澡時我會拿一本書朗讀給他聽,一本厚厚的書不知不覺就讀完了;一到節假日,我們便會策劃安排形式各異的家庭親子活動,請老人一起參加,陪老人和陪孩子兩不誤;我基本犧牲掉了打“拖拉機”的愛好,而去培養爬山、徒步等好幾個與孩子的共同愛好,

愛好相同無形之中就多了很多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其實世間的事沒有想象的那麼難,陪孩子知不難行亦不難,陪孩子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沒想明白也不要緊,陪孩子閱讀、陪孩子運動、陪孩子旅遊、陪孩子下棋、陪孩子徒步、陪孩子回老家看望親人總不會錯;愉悅地陪、有準備地陪、有質量地陪、突破自我地陪、放下身段地陪,陪伴的同時分享感悟總不會錯,孩子不會反對!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爬華山

我們一直把陪孩子鍛鍊放在首位,因為健康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要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

我們一起爬山、騎單車、徒步、探險,天寧5歲前我們住在佛山和廣州,南海西樵山、廣州白雲山、肇慶鼎湖山都有我們的身影;天寧5歲以後我們搬到了東莞,東莞最高峰銀瓶嘴,我們不走山路走水路;大嶺山森林公園,我們另闢無人小道攀登;惠州羅浮山,我們坐基本沒有防護的高空纜車鍛練膽量;我們還到過北京的景山和長城、湖南的韶山和溈山、雲南玉龍雪山、四川峨眉山和青城山、江西井岡山和小武當山、陝西太白山,尤其讓我們自豪的是我們一起征服了華山,上下山來回走了16個小時,山頂露營觀看壯麗的華山日出;我們騎自行車環遊松山湖50公里、在暴雨中跑步;夜遊松山湖、松山湖徒步10至30公里;我們一起游泳、打籃球、羽毛球、踢足球、溜冰、滑板、跆拳道;我們一起做木筏在湖中漂流,一起釣魚。

親自動手幹體力活也是一種鍛練,我們陪孩子動手自制了釣魚杆、彈弓、弓箭、陀螺、桌子、三輪車,甚至還搭了一個狗窩;陪孩子野炊、露營、運磚、砌灶、切菜、炒菜、擔水、拾柴火、搭帳篷,湛江大海邊露營野炊、露宿松山湖荔枝林,留下了孩子的歡聲笑語;陪孩子爬樹、種樹、種花生、摘龍眼,鍛練身體的同時也讓孩子知道了盤中之餐的來之不易。看到天寧日漸強壯、日漸野蠻的身體,為天寧有一幅好身板而高興。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親手搭建的五星級狗窩

如果說體育鍛練是野蠻其體魄的基本手段,那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文明其精神的必經之路。

我們陪孩子讀書,由易到難,從繪本、拼音書再到大部頭;從聽書到看書再到讀書,聽《小魯講歷史》的錄音、聽若虹媽媽的動聽誦讀、看《大國崛起》視頻光盤、看電視裡的科教頻道和探索發現頻道到閱讀書籍,讓孩子有了基本的歷史線索和空間概念;讓閱讀從孩子個人愛好出發,孩子喜歡圍棋就讓他看吳清源著的《中的精神》、聶衛平的《圍棋人生》、李昌鎬的《不得貪勝》;從親子閱讀開始,從父母陪著一起聽、一起看、一起讀,到孩子自己聽、自己看、自己讀,《君偉上小學》《我的一年級的小蜜瓜》《馬小跳系列》《明朝那些事》《吳姐姐講歷史》等就是這樣看完的;從獨自一個人看書到搞讀書會、辯論會,從經典美文出發,找同名電影和相關期刊文章欣賞討論,對人情世事的理解在討論中一點一點加深。

印象最深的是《草房子》一書,天寧2年級看過同名電影,後來媽媽買來曹文軒的部分書給天寧讀,天寧4年級時連續3次看電影,後來天寧一口氣口述了好幾篇相關作文;媽媽還下載期刊、網上有關《草房子》以及曹文軒其他作品的影評,抽空就讀給天寧聽;下載《草房子》音頻利用零星時間播放給天寧聽;與爸爸媽媽討論,找小朋友進行專題讀書會、影評會一起分享讀書心得。看了天寧寫的《草房子》讀後感,真為天寧的懂事而寬慰。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草房子》讀書會

讀書既要讀紙質的書,還要讀“社會”這本書,可以說真正的學校在窗外。我們走出教室和學校,陪孩子去見識真正的社會現實,到街頭擺攤,賣自己寫的作文、舊書、舊玩具、蔬菜和各種水果,體會父母賺錢的不易;我們一起到大嶺山超市飯店找工作、撿垃圾、吹葫蘆絲賺飯吃、到煤礦井下看挖煤,體驗生活的艱辛;到東莞火車站看春運、到廣西都安、清遠、松山湖工地看望民工子弟、候鳥兒童和貧困兒童,品味底層民眾生活的難處。

當然,生活和社會的真相不只有艱辛,千萬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還有許多愛、還有很多美、還有無盡的快樂和幸福,愛和美、快樂幸福其實就在你身邊,但你要主動去尋找、主動去創造。我們陪孩子從琴棋書畫傳統文化中發現美和快樂,天寧其實所用時間不多,沒有那麼多痛苦經歷,但也學會了甚至愛上了鋼琴、圍棋、葫蘆絲、巴烏、薩克斯;陪孩子從利已利人中發現美和快樂,天寧小小年紀居然教會了珊珊吹葫蘆絲,被珊珊親切稱之為“鄧老師”,被別人喜歡和尊重,這份愉悅是其他任何東西所無法替代的。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在大嶺山廣場義賣

如果說長期的體育鍛練、不間斷的社會實踐和廣泛地閱讀對孩子來說是“進”,那麼由孩子口中一句一句說出來,由媽媽一字一字打出來的這套《會唱歌的石頭》三本書稿就是“出”,其實也不讓人意外,有“進”才會有“出”,有進也必有“出”。可以說,天寧的這三本小書,是意料的收穫,也是生活的饋贈。

一年級上學兩個月之後,也就是2009年11月開始,妻子無意之中發現了天寧口述作文的“天賦”,沒想到堅持兩個月下來,天寧居然口述了2萬多字的作文!隨著閱讀範圍和活動範圍的拓展,天寧口述作文的題材越來越多,從詩歌、散文、童話、寓言、神話、小說到遊記都有;天寧口述的作文也越來越長,從幾十個字到幾千個字甚至一二萬字都有;最難忘的是《奇妙的華南植物園》,天寧一口氣口述了二三個小時還不肯停,我們兩個“打字員”都輪換了好幾次,天寧的這份堅持和熱情,讓老爸老媽很開心。未曾想到,一到四年級,天寧就口述了430多篇作文,平均每三天一篇,共計30多萬字,平均每篇700多字。在這裡透露一個秘密吧,五年級,天寧有更多精彩的作品,更多的驚喜送給大家。

一個年級有一本,打印出來有厚厚的四本。也許這就是時間的威力吧!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量變產生質變。也許這就是媽媽的偉大吧,能不辭千辛萬苦引導孩子、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將所見所想一字一句講出來、打出來。

一直沒有想過要為天寧出書,因為擔心少年出書給孩子今後成長帶來壓力,因為我清楚記得“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傷仲永》。直到一年半前偶然見到李季教授和文丹楓博士,得知我孩子口述了很多作文,作為家庭教育的熱心推動者,他們建議我們將孩子的口述作文正式出版,一來可以給孩子留一份不可多得的成長紀念,二來可以用天寧的經歷告訴其他孩子其實寫作文並沒有那麼可怕,同時也可以給家長們一個“如何引導孩子寫作文”的啟示。因為我們夫妻都當過中學老師,也深知中小學生寫作文的難處,念及天寧的小書能對家長和孩子們有所幫助和啟發,又何樂而不為呢?於是決定出版天寧的小書。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會唱歌的石頭》

一開始我們打算原封不動,一字不改,按日期分年級,將天寧的口述作文分四冊出版,以便讀者清楚地知道天寧口述作文的由來。天寧媽媽將各冊的書名都想好了,四冊書分別叫《我是一年級的小豆丁》《我是一支愛寫作的鉛筆》《我是一隻會覓食的鷹》《我是永不放棄的小熊克努特》,我們自己都挺滿意的。直到後來遇到了關心天寧、喜歡天寧的王懷玉老師,才改變主意。王老師說,書是給別人看的,讀者付出金錢和時間,一定要給讀者精品,至於“全集”,留給自己就好了。王老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我痛下決心,從天寧一至四年級430多篇作文中,精選了150多篇,分成上下兩部。孩子是自己的好,自己孩子的每一篇作文都不忍割捨,那份猶豫、那種為難,我這個“業餘編輯”算是深深體會到了。書名還是《會唱歌的石頭》,上部包括《第一行詩》(詩歌和散文詩)、《異想天開》(童話、神話和小說)、《我思我想》(讀後感和觀後感)三輯,下部包括《菁菁校園》(校園生活)、《窗外的學校》(社會實踐)、《旅途小記》(遊記)。需要說明的是,保留的作文,我這個“編輯”只是改了錯別字和標點符號,幫原來沒有分段的部分分了段,文章的結構和文字都是“原汁原味”。為了讓讀者知道作文的由來,我們加註了一些背景材料寫在“爸爸媽媽的話裡”。

在真實生活和口述作文中茁壯成長

感謝李季教授和文丹楓博士,沒有你們的建議,不會有天寧這三本小書的面世。感謝東北師大出版社的編輯,沒有你們的慧眼和對孩子作文的欣賞,我也真不知道去哪裡拿孩子作文的出生證。感謝子荊文化彭超鷹總經理和湯博編輯,不厭其煩、十分耐心地等待我無休無止的校對。感謝王懷玉老師和馮正華校長,欣然為孩子的作文集作序,給予了天寧無盡地肯定和鼓勵。感謝馬季老師,素未謀面,就給孩子寫了熱情洋溢而又高屋建瓴的序言,對00後們滿懷信心並寄予厚望。感謝天寧所有同學、朋友和老師們,沒有你們的熱心陪伴,也不會有天寧的作文,為免掛一漏萬,恕不一一列出。感謝天寧所有的親人,天寧作文的字裡行間,有你們的無盡牽掛和叮囑。感謝天寧媽媽,是你的耐心和堅持,陪伴孩子口述作文,才使得430篇、30萬字成為現實,這與十月懷胎相比難度也不相上下。感謝天寧,雖然有時候你也不願意口述,但能夠克服困難和媽媽一起合作把這件事堅持下來,對一個不滿十歲的孩子實屬不易。也感謝自己,一直在努力做一個讓老婆有安全感、讓孩子有幸福感的成功男人。

最要感謝的是上蒼和機緣!讓我們欣賞到天寧稚嫩作文的童真之美,讓人們體會到來自親人朋友老師同學的脈脈溫情,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奧妙和美麗,讓我們有了這份為人父母的喜悅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