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神詩話:夜坐,並非情思難解而不寐,但因深夜無人擾靈魂

夜坐,一般理解為半夜坐禪,然而在古詩詞中,夜坐通常卻僅指深夜靜坐而已,或可有禪意,但應與佛門無關,由唐至清,以《夜坐》為題的古詩有很多首,其中包括白居易、元稹、張耒、張嵲、楊萬里、文天祥、于謙、龔自珍等名家。

詭神詩話:夜坐,並非情思難解而不寐,但因深夜無人擾靈魂

白居易有五律和七言古體詩各一首題為《夜坐》,其中七言古詩或可作為“夜坐”的經典詮釋:

庭前盡日立到夜,燈下有時坐徹明。 此情不語何人會,時復長吁一兩聲。

夜坐者通常是孤獨的,深夜一人不寐,有時甚至獨坐到天明,胸中心事,無人可會,唯有不時長嘆一兩聲,其中的心事,或因相思,或因鄉愁,或因感懷身世,長夜漫漫,卻與何人說?

詭神詩話:夜坐,並非情思難解而不寐,但因深夜無人擾靈魂

元稹的《夜坐》是一首七律,詩人獨處南地古城,雨後月明北風涼,深夜蟲聲惱人,引發鄉愁,其詩如下:

雨滯更愁南瘴毒,月明兼喜北風涼。古城樓影橫空館,溼地蟲聲繞暗廊。

​螢火亂飛秋已近,星辰早沒夜初長。孩提萬里何時見,狼籍家書滿臥床。

詭神詩話:夜坐,並非情思難解而不寐,但因深夜無人擾靈魂

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也有一首七絕《夜坐》,卻是感懷秋天時令之作,秋夜庭戶無人,明月照梧桐,卻聞得殘葉迎風的聲響,這是詩人借詩寄託暮年壯志不已的情懷: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詭神詩話:夜坐,並非情思難解而不寐,但因深夜無人擾靈魂

文天祥的五律《夜坐》則是抒發報國之情志,秋雨楓葉蓼花,宿雁寒蟬入畫,歲月蹉跎,不復年少,卻終有劍心在,欲效祖逖聞雞起舞報效國家:

淡煙楓葉路,細雨蓼花時。 宿雁半江畫,寒蛩四壁詩。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終有劍心在,聞雞坐欲馳。

詭神詩話:夜坐,並非情思難解而不寐,但因深夜無人擾靈魂

龔自珍也有兩首七律《夜坐》,抒發其會試落榜之孤憤,神思頗為奇絕,其二如下: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空。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

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迴腸蕩氣中。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以上五首《夜坐》古詩,皆出自名家,如今深夜來讀,頗能觸動內心,喜歡夜坐的人們,想來都是享受深夜靈魂無人打擾的時刻吧,但不知,您今夜為何又夜坐?歡迎分享留言。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

詭神詩話:夜坐,並非情思難解而不寐,但因深夜無人擾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