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孤独是一个很难新出新意的题材,但是刘震云真的写出了中国式的百年孤独。大概说说故事梗概,杨百顺(后改名吴摩西)一辈子过得七零八落,命运似乎在捉弄他,换了一百个工作都很难找到说得上话的人。偏偏和老婆跟前夫的孩子孩子巧玲(后名曹春娥)说得着,但这个孩子却又被杨百顺弄丢了,于是杨百顺走出延津,找了半辈子,也没找着。下篇是回延津记,恰好确实曹春娥的后代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书中人物杂多,初读起来枝蔓丛生絮絮叨叨,读完后只能心生悲凉。

推荐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书里把人与人间的关系,分成“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两种。简单的分类法,却非常有效。无论家人,朋友还是夫妻,一旦说上话了,人就亲了。反过来,一旦说不上,就没有亲味儿了。另一个方面,“说不上话“这种感觉其实也大家都有体会,所谓相逢满天下,相知有几人。举个例子,手机通讯录上联系人成百上千,名字一个一个翻过去,又有几个人能让你安心和坦然,可以去随时随地地畅所欲言?

书里也说了大家都有寻找说得上话的人需求。人人都有沟通的欲望,不爱说话的人不是不说话,是没有遇到能说着话的人。正如序言所说“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孤独不是只有圣贤才有的体会,而是人人都有,书中老杨是所有的老杨,老胡也是所有的老胡,杀猪的当官的唱戏的卖包子的打铁的教书的传教的喊丧的,都在寻找的路上。

世界上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能交心的又有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