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努力 不青春 回憶我那遙遠的 高考歲月

無努力 不青春 回憶我那遙遠的 高考歲月


今天,5月5日,立夏。

昨日,5月4日,青年節。

在看完,央視的五四晚會之後呢,已經是資深中年的我,不僅感慨萬千,回想自己,當年高考時那,艱苦的歲月,記憶的大門,便緩緩地,隨之打開。

在寂靜的夜晚,在自己那小小的書房裡,不僅有感而發,從記憶的閘門,緩緩流出那:

歲月的流轉……


想當年,自己,也曾在腦海中,設想過無數次,高三年級的努力場景,儘管到現在,距離,已經有快三十年了,但當年那,高考前的一幕幕,仍然歷歷在目:

高考之前,我們,還是被學校的領導們,安排在了學校最後的一排教室,似乎,校長和老師們,希望能夠讓我們,這些即將參加大考的學生們,與一切的喧鬧,劃清界限。

因此呢,在學校後面,那一排,更加安靜的教室內:

一切緊張的氣氛,在集中,

所有沉重的壓力,在聚焦。

這一刻,我才真正感覺到,現實的殘忍。

一摸成績下來之後,我的成績,不是十分的理想:

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收穫不一樣的稗草。

試卷上,老師那,每一個大大的紅叉,都刺穿自己的內心,擊成了,無數的,的碎片。

在這樣,殘酷的,激烈競爭的流火七月,自己那,高考一躍龍門的夢想,又能經得起幾次,這樣的打擊呢?

摸底,高考的成績,與分數線,就像一把把利刃,攔腰斬斷了,多少個,少年的夢想;

又令多少的,後來新生,望而生畏。

自己那高考的夢想,在現實面前,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本想,能夠征服,整片藍天,

卻只,抓住一片,高天流雲。

高二快要結束時,進行了文理分科,由於自己愛好文學,最終,我,還是選了文科。

然而,在分科之後,也曾一度的迷茫,不知道,自己那未來的光明大道,究竟在何方?

高一,高二的前二年,有時候,自己感覺,過得還是,渾渾噩噩,與鎮上的同學相比,自己呢,作為一個農村娃,又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到了高三,回想起來,十分的後悔,自己作為一個從農村來的孩子,思想沉重,都成了自己,提高成績的阻礙。

是時候,該放下了,不把握好這最後的一年,一切,那,都是空談,與幻想。

然而,作為一個文科的高三學生,面對一那道道的,複雜的數學題,

算不出,結果,

煩躁的,摔筆,

草稿紙,撕碎。

……

……

但最後,想到自己那,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只為那,龍門一躍。

青春,只有一次,

自己,浪費不起,

無拼搏,不青春。

還好,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考上了自己那,心儀的大學。

在此,我想說:

累過之後,不言苦,

傷過之後,不言痛,

陽光過後,見彩虹。

別了,我那,遙遠的,高考往事。


無努力 不青春 回憶我那遙遠的 高考歲月


無努力 不青春 回憶我那遙遠的 高考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