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懸索大橋:只要風力不超設計範圍,安全性不用擔心

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葉青

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晃動比較大,振幅較為明顯,對行車造成不舒適感。為保障通行安全,交警部門已採取交通管制措施,對懸索橋雙向交通全封閉。

虎門大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懸索橋有什麼優勢?

橋面晃動是否會對安全造成影響?

還有哪些橋也發生了晃動?

虎門大橋是什麼來頭

虎門大橋坐落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出海口,1992年10月動工,於1997年6月9日全線竣工通車。

建成後的虎門大橋,成為廣東十大地標之一。大橋主橋長4.6公里,引道工程長約11.2公里,全長15.8公里,工程總投資27.39億元,橋面雙向六車道,設計晝夜通車量為12萬車次。

大橋主跨度為888米的鋼筋梁懸索橋,跨徑當時排世界第十五位,大橋輔航道橋是270米連續鋼結構橋,時居同類橋型世界第一,被譽為“世界剛構第一橋”,主跨淨空高60米,橋下可通10萬噸巨輪。

這座在當時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現代化特大型橋樑,從動工到通車只用了四年半時間,完全是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監理和科技攻關的,是中國的第一座正交異性板鋼箱梁懸索結構橋樑。其懸索橋部分均採用鋼箱焊接,共用鋼材2萬多噸。

專家:風力不超允許範圍,安全不用擔心

懸索橋有什麼優勢?橋面晃動是否會對安全造成影響?科技日報記者5日採訪了中鐵四局集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江。

周江認為,懸索橋是以主纜為主承力結構、加勁梁通過吊索“吊掛”在主纜上的一種橋型。因為加勁梁採用很多跟間隔一定間距的吊索吊掛、其承受的彎矩不會因為跨徑增大而增加,即跨徑對加勁梁的制約比其他橋型好很多,故懸索橋是跨越能力最大的橋型。

他談到,懸索橋相對拱橋、斜拉橋、梁橋而言,視覺效果上顯得柔細一些。其抗風振的能力主要取決於梁的截面形式和橫向剛度。梁的截面形式指的是要具有良好的流線型(如帶風嘴的扁平鋼箱梁)或透風係數(如鋼桁梁),橫向剛度至加勁梁的重力、截面特性以及吊索間距等形成的抵抗橫風的能力。

“懸索橋是一種高超靜定結構,影響抗風震能力取決的因素還有很多。”周江認為,根據抗風設計規範設計的現代懸索橋,只要風力不超過設計允許範圍,其結構安全性是不用擔心的。

同時,他也提到,發生晃動,橋樑結構是安全的,但行車不安全,故要臨時封閉檢測,以確保安全。

據虎門大橋橋樑專業人員介紹,橋樑遇到特殊風況會晃動是正常的,一般遇到旋渦風橋面晃動比較大。

這些橋也晃動了

4月26日下午2時許,就有多位車主在社交平臺上反映途徑鸚鵡洲長江大橋時感到橋體如波浪般晃動,非常擔心橋樑安全。

專家談懸索大橋:只要風力不超設計範圍,安全性不用擔心

隨後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通報稱,26日14時許,鸚鵡洲長江大橋雙向橋面出現可感知的上下波形晃動,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立即通知橋樑設計單位和相關專家實地踏勘,分析異常震動產生的原因,目前專家研判認為,此次橋樑異常振動系特定風況引起,振幅在設計允許範圍內;橋樑結構運行正常,安全有保障。

專家談懸索大橋:只要風力不超設計範圍,安全性不用擔心

2012年8月8日,有網友發微博稱,車在蘇通大橋狂晃,有種做飛機的感覺。

蘇通大橋最長拉索長達577米,比日本多多羅大橋斜拉索長100米,為世界上最長的斜拉索。有網友指出,斜拉索大橋在遇到很大的風的時候,確實會晃動,不要害怕,很正常。

還有不少呢

專家談懸索大橋:只要風力不超設計範圍,安全性不用擔心

專家談懸索大橋:只要風力不超設計範圍,安全性不用擔心

專家談懸索大橋:只要風力不超設計範圍,安全性不用擔心

不但國內有,國外的橋也晃動。

專家談懸索大橋:只要風力不超設計範圍,安全性不用擔心

綜合:廣東交警 南方日報 南方都市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