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導語】近期,招商銀行公佈了2018年年報,這份普通的年報透露了一個關鍵信息值得我們關注!

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招商銀行於3月22日發佈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2018年招行實現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805.60億元,同比增長14.84%;2018年,招行實現營業淨收入2,484.44億元,同比增長12.40%,其中淨利息收入1,603.84億元,同比增長10.72%,佔比為64.56%;非利息淨收入880.60億元,同比增長15.59%,佔比為35.44%。


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招行2018年資產總額6.75萬億,同比增長7.12%,重新超過了興業銀行,奪回了股份制銀行第一的寶座。總體來看,面對如此龐大的體量,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實屬不易。


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財富管理業務,2018年代銷信託產品銷售額3223.06億元,代理信託計劃收入57.41億元。不愧是零售銀行老大啊,代銷信託無論是金額還是業務收入,人家說第二,每人敢說第一哈。

很多商業銀行都有代銷信託,因為可以賺取不少手續費,當然通常只有私人銀行級別客戶才會認購,單個產品100萬的起點把很多大眾客戶擋在了門外。

下面咱們看看2018年幾家銀行的年報公開數據,我們再看看工商銀行和興業銀行。

先看看宇宙行工商銀行,年報頁數太多,又是繁體字,我只找到了2018年12月31日,信託計劃的賬面價值399.66億,應該就是信託的代銷餘額吧代銷信託收入年報上沒有提到。

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再來看看2018年私人銀行業務進步比較大的興業銀行。年報顯示,私人銀行客戶信託銷售突破528億元,佔全行信託總銷量的66%,實現手續費收入21.18億元,也就意味著興業全行代銷信託累計近800億,手續費收入約32億元。

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為什麼銀行都在代銷信託?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銀行理財和信託理財的差異。其實二者在投資門檻和投資期限上的差異較大: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低門檻低收益,比較大眾化,通常的門檻不超過10萬元,當然銀行也會對客戶進行分層經營,比如根據資產多少,將客戶劃分為普通客戶、貴賓客戶、金卡客戶、黑鑽卡客戶,收益上略有區別。

總體上,信託理財產品高門檻高收益,投資信託產品的客戶必須滿足合格投資者的標準。一般而言,信託投資最基本的門檻為100萬元,但由於受“單個信託計劃的自然人人數不得超過50人”規定的限制,對規模比較大的信託產品來說,實際投資門檻往往會更高。

再聊一下信託發展的背景。對於我國而言,信託屬於舶來品,自從踏入我國國門,信託就一直在放飛自我,孜孜不倦追求本土化和創新化。2002年前後,隨著全行業50多家信託公司相繼完成重新登記以及《信託法》的出臺,中國信託業開始進入十年黃金髮展期,行業管理信託規模連年快速攀升,並在2016年底一舉突破20萬億元大關,穩居中國金融子行業第二名。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68家信託公司的信託資產的規模已達227012.63 億元。

對於老百姓來說,咱們通常所說的信託理財,其實就是指集合資金信託,什麼是集合資金信託呢?簡而言之,就是信託機構接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委託人委託,依據委託人確定的管理方式或由信託投資公司代為確定的管理方式管理和運用信託資金。信託機構把許多委託人的信託資金集中起來加以運用,然後將實現的收益根據各人的金額比例分給受益人。


投資者應當在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設立、合法從事信託業務的信託公司選購產品;當然,選擇靠譜的理財顧問也很重要;最後,投資者還需要了解信託產品的投資期限、投資方向、預期收益率、認購門檻、增信方式等等,並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經濟能力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信託產品。

從各大銀行2018年度報告看銀行代銷信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