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四 永久紀念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初四

印光大師圓寂79週年

十一月初四 永久紀念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大師者,頂天立地之模範,慧智盛德之長者也。

天才易似流星劃過,大師常是拙樸無華。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一生道風平實,潛修唸佛,甲子之年出世弘法,隨緣應化,古稀之歲,大興淨土,成一代法門龍象。然觀印祖行跡,無不從實處步步行來,凡開示,必教人從實處步步行去。

大師之不凡在平常處。楊石蓀居士在《擬尊靈巖大師為蓮宗第十三祖議》一文中說:“弟子早年偶然讀到大師的《文鈔》,感覺內容平淡無奇,雖不敢妄加毀謗,心裡卻不當回事。這些年來,涉世稍深,重新展開《文鈔》,才發覺如獲至寶。每讀一遍,便得一分利益,心裡由衷地景仰大師。他的文字,正因為平淡,才更耐人尋味;正因為淺顯,才更見功力。師父的話,總不外乎敦倫盡分,閒邪存誠,事實上,大師的教誨事理圓融,通宗通教,若非菩薩再來,誰能做到這樣。”

大師一生弘揚法化,不外教人老實唸佛,臨終高登蓮品,身後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大師與淨土之緣可謂深矣。

十一月初四 永久紀念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離家出世:

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

二十一歲那年,大師善緣成熟,來到終南山的南五臺山蓮花洞寺,禮道純和尚剃度出家,法名聖量,字印光。印光法師來到南五臺山出家不滿三個月,大哥就找來,一頓訓斥,要求他先回家辭別母親,才能考慮出家。走到半路,大哥拿出一套俗家衣服,逼他換下僧服,遭到拒絕後,大哥紅了臉。無奈,大師只好暫且脫下僧服。大哥說要把僧服裁剪了改作其他衣服,大師急忙想出理由攔住:“千萬使不得,萬一廟裡來人討回衣服,交不出來的話,只怕要惹官司!”大哥將信將疑,但也不再堅持裁改,僧服這才得以保留。

回到家,母親的態度既不贊成,也不反對。原來真正反對他出家的,就是和他相處最久的大哥。大哥不斷埋怨他說:“誰教你出家的?你以為可以自作主張,偷著出家嗎?往後再也不許動這種念頭,否則絕不輕饒。”之後,大哥帶上他到處應酬,處處嚴加看管,唯恐他逃跑。一次,親戚家有喜事,大哥帶上大師一起去祝賀,席間大師故意放開肚皮,大吃豬肉,大哥一見,喜出望外,以為弟弟不再想出家了,對他的防範日漸鬆弛。大師在家勉強呆了八十多天,終於有一天大哥探親,二哥曬穀,脫離監管的他佔得一觀音課,內容是:“高明居祿位,籠鳥得逃生。”知道機會來了,他趕緊取回僧服,帶上路費,從家中逃出,回蓮華洞寺,對師父說:“弟子在這住不得了。”住了一晚就要走,師父給了他一塊龍洋,讓他雲遊參訪。

大師此番離家,終身沒有還鄉。在他有生之年,僅於1891年,從北京託一名同鄉,帶回家信一封,卻一直沒有迴音,三十三年後,他才知道,家中親人早已不在世上了。大師出家後,直到老年,仍然親自灑水掃院子,並有一定的規矩。大師告訴別人,這是大哥教他的,雖然不能不出家,可大師對大哥的教導始終不忘。

大師離家出世,豈是無情?

一片悲心,難言難表。

如蓮池大師詩云: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

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

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

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歸心淨土:

一句彌陀,開往生門。

十一月初四 永久紀念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出生六個月,大師即患眼疾,幾乎失明,整天號啕哭泣,除了吃飯睡著,沒有片刻停過。後來雖然治好了,但眼睛始終無法久視,看東西時間一長,就視線模糊。在大師的一生中,眼疾一直困擾著他。

1881年,大師掛單湖北竹溪蓮花寺。六月初六是寺院的曬經日,從這天起,寺裡一連幾天曬經。寺裡知道大師是讀書人出身,讓他來幫忙整理經書。經書有的十分完好,有的已經破損。大師看到一本殘缺不全的書:《龍舒淨土文》,頓時眼前一亮,展開一讀,只覺語言淺顯明瞭,勸人唸佛入情入理,書中還分門別類、條理清晰地介紹各種了修行方法,大師感嘆這是一本接引初機唸佛的奇書,亦由此深信淨土。

出家後第二年,印光法師來到陝西興安縣的雙溪寺受具足戒。受戒期間,由於法師善書,戒期中所有書寫事宜,都由他代作。由於寫字過多,印光法師雙眼發紅充血,幾乎失明。他清楚地領悟到,這個色身正是痛苦的根源。他抓緊一切時間唸佛,夜晚大眾入睡後,他仍起來坐著唸佛;平時寫字也是心不離佛,雖然拼命寫字,還能勉強支持,不知不覺中,眼病得以緩解,他更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北京紅螺山資福寺,是淨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創建的淨土專修道場,時為淨土第一道場。印光大師一心向往,經過艱苦跋涉,終於來到淨土聖地資福寺。大師在資福寺將近四年,入唸佛堂唸佛,沐浴徹悟祖師的遺澤,淨業大進。大師自號繼廬行者,以示仿效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開創的唸佛宗風。

後來大師在普陀山法雨寺潛修時期,以唸佛為正業,歸心淨土,二十餘年精進不懈。亦以極樂隨緣指歸行人,嘗雲:了君大事唯修淨,暢佛本懷在往生。以一句彌陀,於人於己,開往生門。

十一月初四 永久紀念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弘揚淨土:

言傳身教,一片悲心。

從1918年大師到揚州藏經院刻印經書始,因緣際會,大師被龍天推出,開始廣泛弘揚、復興淨宗的事業。大師文鈔的流通,使淨宗法化遍及海內外。此外,大師還以刻印佛經善書為中心,轉化世道人心,廣結法緣,共襄慈善事業。1937年由於戰亂,大師移錫靈巖山寺,足不出戶而成教於天下。

大師一生之弘化,略述如下:

1.出版《文鈔》,流通善書

1918年,徐蔚如居士將歷年蒐集所得師文二十二篇,印於北京,書名《印光法師文鈔》,反響熱烈,欲翻刻者眾。自此,法師名聲大顯,交際日多。後來法師文鈔更是多次翻印,再版。法師文鈔的流通,使淨宗法化遍及海內外。

除了流通《印光法師文鈔》外,法師的主要精力放在校對刻印契合時代需要的佛經善書,以期轉變世道人心。最主要的包括《安士全書》《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歷史感應統紀》《袁了凡四訓》《淨業良導》《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近代往生傳》《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壽康寶鑑》《淨土輯要》等。為了更好地流通善書典籍,法師還創立了弘化社流通經書。在閉關期間,重刊原本《淨土十要》,增編《淨土五經》,相繼修葺流通普陀、峨眉、清涼、九華四大名山志。

十一月初四 永久紀念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2.隨緣講演,廣結法緣

法師因為處理印書事宜,來往於普陀山、寧波、上海、揚州以及南京等地,隨緣作了一些重要的講演,廣結法緣。主要有:1923年,南京魏梅蓀老居士創建法雲寺放生池,約高鶴年居士請法師同往參觀,是時京師名流皈依者眾,方便說法,由此放大光明,相助而成,功德不可思議;1925年在南京愚園講淨土法門說要;1926年在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在上海佛教淨業社以及法藏寺開示;1928年在世界佛教居士林觀音成道日開示;1929年在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聖誕日和成道日分別開示等。

3.慈善救濟,以身示範

1922年陰曆十月,法師到南京,與馮夢華、魏梅蓀等發起成立法雲寺唸佛放生道場,撰《金陵三汊河法雲寺放生池疏》。1923年,赴南京參加法雲寺放生池開幕典禮,與馮夢華髮起成立南京佛教慈幼院,到上海殘疾院說法。對慈幼院之教養赤貧子弟,師益極力助成。其中經費,由師勸募及自印光法師年譜捐者,為數頗巨。上海市佛教會所辦慈幼院,師亦力為贊襄。1925年擔任漕河涇監獄感化會名譽會長。九月,出席在功德林召開的監獄感化會。十月,到漕河涇監獄說法。1926年臘月,將印《文鈔》款二千元及法雲寺大殿之款一千元,共撥三千元給西安賑災。1927年,撰《贖遷西湖放生魚募緣疏》。諸般等等,不勝枚舉,大師的慈善實踐和思想影響深遠,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經驗。

十一月初四 永久紀念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4.制定專修淨土道場規約

印光法師為靈巖山寺制定了五條規約:“一,住持不論是何宗派,但以深信淨土、戒行精嚴為準。只傳賢,不傳法,以杜法眷私屬之弊。二,住持論次數,不論代數,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後之嫌。三,不傳戒,不講經,以免招搖擾亂正念之嫌。堂中雖日日常講,但不招外方來聽耳。四,專一念佛,除打佛七外,概不應酬一切佛事。五,無論何人,不得在寺收剃徒弟。五條有一違者,立即出院。” 時至今日,靈巖山寺依然遵守著這五條規約,道風嚴謹,成為馳名中外的淨土道場。

弘一法師曾說:朽人於當代善知識中,最服膺者惟光法師。前年嘗致書陳情,願廁弟子之列,法師未許,去歲阿彌陀佛誕,於佛前燃臂香,乞三寶慈力加被,覆上書陳請,師又遜謝。逮及歲晚,乃再竭誠哀懇,方承慈悲攝受,歡喜慶幸,得未曾有矣。法師之本,吾人寧可測度,且約跡論,永嘉周孟由嘗雲,法雨老人,稟善導專修之旨,闡永明料簡之微。中正似蓮池,善巧如雲谷,憲章靈峰,步武資福,宏揚淨土,密護諸宗。明昌佛法,潛挽世風,折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三百年來一人而已,誠不刊之定論也。

十一月初四 永久紀念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一生以深悲宏願,筆著文章、口演妙法、身行慈善,諸般弘化,皆願眾生背塵合覺,出離生死,還歸淨土。

出家前,二十歲月,疾病纏身,唯讀書耳。

出家之後,一知淨土,便潛心念佛。無論參學、閱藏,始終以唸佛為正行。

普陀時期,潛修二十四年。少聞俗事,專一念佛。多次閉關,以期精進。文字三昧,開此群盲之眼;書信弘法,開示淨土妙法。

法師《文鈔》流通後,機緣成熟。法師十幾年如一日,鑑定、校勘、流通善書,淨化世道人心;撰寫文章,回覆居士書信,指導佛子修行。

十一月初四 永久紀念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閉關後,足不出戶,法弘天下。海內外皈依法師稱弟子者20餘萬人,刻印流通經書六百餘萬冊,佛像百萬餘幀。修學,大師將死字掛在額顱上,如魚少水、如救頭燃;弘法,大師一字一字一封一封,耳提面命、誨人不倦。盛德所感,今日仍令人愴然涕下。

大師在一次講演中慈悲開示:

古人謂西方極樂世界唯有一樂字,

可惜世人不能全身靠倒。

大眾聞法有素,

深望至誠懇切修持去。

吾保將來,成佛有分。

勉之哉,勉之哉。

勉之哉!勉之哉!

莫負大師,一片悲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