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的主要樹形

柑橘的主要樹形

[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柑橘的主要樹形有自然園頭形、自然開心形、變則主幹形、矮幹多主枝形、塔形和籬壁形等,現介紹於後。

一、自然園頭形

(一),樹體結構 一般柑橘主幹上部墓形帶易抽生幾個同等粗的強枝,經選育,培養1-2個樹冠主枝,以後在中心主幹上再培育2-3個主枝,在主枝上再分生副主枝、側枝、枝組等,構成樹冠枝架,使樹冠呈飽滿的自然圓頭形。

1.主幹 高25- 35釐米。主幹矮,易成形,投產早;主幹高,形成樹形和開花結果稍晚。

2.主枝 3-5個。幼樹期先培育2-3個,主枝間方位角為120°,主枝與中心主幹夾角約40°。

3,副主枝 著生在主枝左右兩側,每個主枝選育2-3個副主枝或側枝,要防止上下副主枝、側枝重疊交錯,以免影響光照。主枝、副主枝的從屬關係要明顯。

4.枝組 副主枝或側枝上直接培育若干枝組,枝組上的枝葉有承擔營養生長和結果的能力。各枝組要配置均勻,使樹冠內外都有良好的枝組開花結果,能達到優質豐產。

(二)樹形評價 自然圓頭形適應柑橘果樹自然生長習性,是容易培育的一種樹形。無明顯中心主幹,依其原來的自然特性為主,修剪甚輕,易於培育樹冠骨架枝,形成樹冠快,且豐滿(圖1)、早結果、豐產,但豐產後易使樹冠內部光照不良,導致葉面積變小,綠葉層變薄,易出現大小年結果和過早衰退。如採取加強修剪,適時剪去頂上部中心大枝,疏剪部分外圍密枝(俗稱開天窗)後,即具有變則主幹形的優點,可改善樹冠內部光照,增加內膛結果,延長豐產年限。自然圓頭形適用於生長勢較強的甜橙、柚和檸檬等。


柑橘的主要樹形

圖1自然圓頭形


二、自然開心形

(—-)樹體結構

1.主幹 高20~30釐米。若是枝條較披垂的品種主幹應適當加高。

2.主枝 在主幹上配置 3個主枝後,剪除中心主幹。主枝與中心主幹的夾角30°~ 45°,斜生向外延伸,形成中空的開心形。

3.副主枝 主枝兩側均勻配置 3-4個副主枝,以填補主枝的空間,副主枝間的距離為25釐米左右,並相互錯開排列。副主枝與主枝間的夾角為60°~70°。

4.側枝和枝組 在主枝、副主枝上均勻培育若干側枝和枝組。

(二)樹形評價 自然開心形系由杯狀形改進而來,符合柑橘叢生習性,骨幹枝少,多斜生向上生長,從屬分明,生長勢較強,只形成一層綠葉層,樹冠表面多凹凸,陽光能深透樹冠內部。自然開心形,整形修剪量小,成形快。全樹葉片多,進入結果期早,果實發育好,品質優。豐產後,修剪量也較小。自然開心形樹形見(

圖2)。此樹形的缺點是樹冠內外直射光強,容易造成枝、乾和果實日灼。由於樹冠開張,密植後容易過早封行、鬱閉。同時,樹冠內膛枝容易徒長。所以,該樹形適用於生長較弱、樹冠較開張的甜橙品種和早熟、特早熟溫州蜜柑、本地早等品種。


柑橘的主要樹形

圖2自然開心形


三、變則主幹 形

(一)樹體結構

1.主幹 高30~ 40釐米,矮化砧或園地土壤瘠薄,主幹可稍矮。

2.主技 在主幹和中心主幹上培育5-6個主枝後,剪除頂部中心枝。下層的主枝為3個,上層每層主枝1-2個。

3.副主枝 各主枝兩側均勻配置2-4個副主枝,主枝、副主枝從屬關係要明顯。副主枝上各培育2-3個側枝。

4,枝組 副主枝、側枝上配置多個枝組,使樹冠內外均有母枝結果。

(二)樹形評價 變則主幹形具有較明顯的中心主幹,適應一些生長勢較強和頂端優勢明顯的品種。變則主幹形樹冠高大,有效體積大,主枝分佈均勻,疏密合理,通風透光 良好,產量較高,但若是主枝配置不當,易造成樹冠內膛鬱閉而空禿,形成表面結果。樹冠較高,生產管理較為困難。此樹形適用於生長勢較強的柑橘品種。變則主幹形見(

圖3)


柑橘的主要樹形

圖3變則主杆形


四、矮幹多主枝形

(一)樹體結構

1.主幹 較矮,多為10~15釐米。

2.主枝 主幹上有4 ~5個主枝,呈叢生狀,主枝間距小,夾角也小,多直立向上生長。

3.副主枝和氮枝 主枝上向上斜生著一些副主枝和側枝,呈放射狀生長。主枝、副主枝、側枝從屬關係不甚明顯。

4.枝組 主枝、副主枝、側枝上著生較多的枝組。

(二)樹形評價 矮幹多主枝形適於椪柑、金柑等叢生性較強,枝梢較直立的品種。主幹矮,主枝、副主枝較多,直立或斜生呈放射狀生長,副主枝、側枝長勢較弱,樹形緊湊直立(圖4),還適用於計劃密植栽培,早結果、早豐產。由於計劃密植的推廣,在生產上應用較多。主枝不宜太密,以免樹冠內部擁擠廕庇而不結果。此外,矮幹多主枝形枝梢易衰弱,壽命較短。


柑橘的主要樹形

圖4矮幹多主枝形


五、塔 形

(一)樹體結構

1.主幹 高30~50釐米,具有明顯的中心主幹。

2.主枝 主幹整形帶和中心主幹上疏散排列7~9個主枝,下層主枝夾角大,上層主枝夾角小,形成下大上小的寶塔形。

3.副主枝 各主枝上選育副主枝2-3個,副主枝間距30釐米左右。

4.側枝和枝組 主枝、副主枝上均勻地生長著側枝、枝組若干個。

(二)樹形評價 塔形中心主枝明顯,適用於生長勢強旺或由種子培育而成的實生樹。沿中心主枝上分3~4 層,排列7-9個主枝,形成下大上小的塔形。塔形樹體高大、豐滿,骨架多而牢固,負荷力強,綠葉層厚,適於稀植栽培,通風透光好,後期可保持較高的產量。塔形造型較困難,需時較長,樹冠高大,不便管理,投產較晚,前期產量低,目前生產上應用不多。塔形見

(圖5)


柑橘的主要樹形

圖5塔 形


六、籬壁形

(一)樹體結構 樹體有主枝水平形和主枝斜生形 2種樹形。除主枝分佈姿勢不同外,其餘樹體結構相似。

1.主幹 高40~50釐米。

2.主枝 主幹上部整形帶著生2-3個主枝,被依次捆縛在每層支架的同一平面上。通常在3-4 年內逐步培育4 層主枝。主枝與主幹延長線的夾角斜生形為45°,水平形為80°~ 90°,主枝每層間距在30~40釐米。在相鄰兩株樹的主枝交接時,短截去頂或互相回縮。

3.枝組 主枝上直接著生枝組,均勻排列在架面兩側,使之儘早結果。

(二)樹形評價 籬壁形主要是根據密植、防寒或庭院栽植等特殊要求,人為地強制捆縛造型而成。所有樹冠骨架枝均在幼嫩時捆在一個平面支架上,骨幹枝上著生若干枝組,形成一層籬壁,又似一把紙扇。樹形低矮扁 平,結構穩定,樹冠厚度變化不大,不易封行,通風受光好,樹籬兩面均勻受光,不易遮陰鬱閉,投產早,產量高,果實品質好。同時,因有支架支撐,抗風力強,並便於田間管理和機械耕作。缺點是整形困難,整形期長,需要立支架,成本較高,若處理不當,易造成低產,並導致樹勢早衰,目前,僅用於密植行間加密、北緣柑橘產區防寒栽培和庭院栽培。籬壁形的主枝水平形、主枝斜生形見(圖6)


柑橘的主要樹形

圖6籬壁形(單位:釐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