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整理了一下近幾年金馬影展主視覺海報,以及設計理念。能很明顯地看出金馬近幾年在“字體”設計上的改變,越來越用心了。你最愛哪張。

從2011年開始吧,這一年由知名海報設計師林小乙操刀,靈感取自於侯孝賢(時任金馬主席)和阮經天(2010的金馬影帝)合作的形象廣告,因為林小乙本人就是侯孝賢的影迷,在一次座談會中得知侯導至今仍熱衷使用舊式攝影機,遂有了此想法,在形象廣告的底圖中設計出了“夜”“夢”“光”的立體感,寓意則為“在黑暗的夢中尋找光”,一種頗為夢幻的質感。

後來,林小乙還幫侯導的電影《刺客聶隱娘》設計了先導海報。

2012年,金馬再度請來了繪本作家幾米(2002年的主視覺海報也是由他設計),不過這一次,他第一次採用了油畫創作,小男孩與飛翔的駿馬則分別代表光與影的追逐。

2013年,金馬獎50週年,再度請來了知名平面設計師聶永真為其設計主視覺海報,同時還找來了知名攝影師夏永康來掌鏡拍攝海報,那一年張曼玉是金馬影展的形象大使,在夏永康為其拍攝的概念海報上,聶永真則把張曼玉的影像做了切割,寓意電影的永恆和瞬間。

2014年的主視覺海報則由知名設計師蕭青陽打造,這次他為了致敬“金馬獎”本身,採用了金馬的經典馬頭LOGO,簡潔有力。

2015年的金馬獎,張艾嘉找來了金馬獎記錄保持者張叔平跨刀設計主視覺海報,這款海報以胡金銓導演的《俠女》為設計靈感,張叔平簡約繪出一個俠女形象。同時,燙金的字體“52”也相當有創意,視覺上的美感除外,寓意也很巧妙,融合了電影由“膠捲”步向“數位”的概念。

2016年的這款來自黃海的手筆,因為那年金馬影展會展映《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數位修復版,所以主視覺海報也以這部電影為靈感,予以致敬。黃海以小四手持手電筒探照黑暗處的身影,寓意“電影之光”。

2017年是王家衛《春光乍洩》20週年,金馬有意重映,於是找來知名設計師方序中以此為靈感設計主視覺海報,後由王家衛本人親自挑了兩款,一款為“影痴版”,將瀑布畫面投映在布幕之上,迷人的夢幻感。另一款叫“粉絲版”,張國榮和梁朝偉的天台戲身影。

因17年主視覺海報深獲了好評,2018年金馬再度邀請了方序中操刀設計,以李安,侯孝賢,鞏俐,小野四位電影人的臉龐輪廓為背景,捕捉光與影,表達電影人(金馬獎各部門)共同協作的精神。

再來就是今天曝光的第56屆金馬獎主視覺海報了,以“尋找電影中的黑馬”為主題。

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華語電影金馬獎最後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