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劇《閨蜜離婚指南》看悲催的中年婚姻

從美劇《閨蜜離婚指南》看悲催的中年婚姻

美劇《閨蜜離婚指南》講述了知名女作家艾比總是在書中體現出自己的「生活睿智」,可事實上她早已與丈夫分居,剛剛年滿四十歲的她只能獨自帶著孩子在洛杉磯生活。她不停向已經離婚的朋友尋求生活建議,而她的生活也因此發生出人意料的鉅變。

劇中女主的婚姻與大多數現實中的中年婚姻一樣,疲憊,心累。總想對對方說些什麼,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生活是疲憊的,就像劇中女主的抱怨:“很久沒放鬆了”,“如果結婚了,你的生活就會豎起一道隱形的牆,一邊是孩子的樂高玩具,還有腸胃炎、放屁、早戀;另一邊是酒吧、色情短信、吸毒和雙性戀”。

面對破碎的婚姻,很多人會選擇婚外戀。而女主在出軌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擺脫不了對丈夫假高潮的毛病,甚至“除了喊叫,還總是叫丈夫的名字”。

“只是在感情上愛過,身體沒愛過”。恐怕是大多數中年婚姻的寫照。

當與丈夫爭吵時,女主大喊道:“因為他願意聽,他不會一邊假裝感興趣,一邊在那上網”;“他不會在我掏心掏肺的時候在那裡大便”,“我只是求你陪我聊天,跟我做愛”。

性與溝通,是除了孩子外維繫婚姻的其他因素。而中年生活的問題,就出現在這裡。

從美劇《閨蜜離婚指南》看悲催的中年婚姻


男人會遭遇“中年危機”,女人會進入更年期。這兩個問題,更像是對人類長壽的詛咒,如幽靈一般纏繞在每一對婚姻中。筆者時至今日仍記得自己對朋友父母看似美滿、實則隱秘在平靜下的危機的婚姻的驚詫,讓人不禁感嘆,婚姻是反人性的嗎?

如果從婚姻的歷程來看,中年以前維繫婚姻的就是溝通和性,中年是責任、孩子和溝通,老年則是陪伴。它並不反人性,是人類太過感性和脆弱。就像一架精密的儀器,維護它的也必然是精心的保養。而婚姻面對的確是太多更加沉重的事實,也難怪儀器會失靈。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切都不過是人生的一段歷程。活著就得去戰鬥,站穩了就得攙扶身邊的人。累了就休息,餓了就吃飯,生活就是如此。

推薦稀肥皂劇的親們關注這部劇,你們會對婚姻有更深的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