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唐太宗李世民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他善於用人,又能聽取不同的意見。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他和大臣魏徵的故事,一千多年來被傳為佳話,被人們稱為是最理想的君臣。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據說李世民有3面鏡子,“以銅為鑑、以人為鑑、以史為鑑,”才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而魏徵作為“一代名相”,就是他做人的鏡子,究竟是為什麼呢?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原來,李世民知道魏徵這個人是有膽識有能力的人,為人剛正不阿,特委以他諫議大夫這一重任,這個職位的責任就是替皇上找問題提建議。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魏徵做了諫議大夫之後,但凡看到皇帝做的不對的地方,立即進言,和唐太宗當朝據理力爭,知道讓大家看到事情的真相,被皇帝接受為止。

唐太宗私底下對他說,你的諫議很好,但你就不能顧顧我的面子嗎?有事情我們退朝後可以慢慢說。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魏徵說:凡賢明的君王,最忌諱大臣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陽奉陰違,我如果那樣做就是對陛下的不忠“。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有一天唐太宗退朝回來,一臉不高興,氣哼哼的對長孫皇后說:我遲早要殺了這個鄉巴佬!”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長孫皇后忙問怎麼回事,原來魏徵總是當著大臣們的面給他提意見,和他爭辯,讓他非常難堪。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聽了唐太宗的話,長孫皇后一聲不吭,到屋裡換上朝服,出來向他行禮恭賀。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唐太宗被弄糊塗了,皇后解釋道:我聽說只有賢明的臣主,才會有敢於直言的臣子“。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如今魏徵直言敢鑑,就是因為陛下的英明和寬厚啊,我怎麼能不向陛下祝賀呢?”唐太宗恍然醒悟。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聽了皇后的話,唐太宗轉惱為喜,繼續在魏徵的批評和監督下治理者國家,再無怨言。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因為魏徵時時的監督和提醒,唐太宗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魏徵在朝堂上讓他下不來臺。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打獵,散散心,東西都準備好了卻一直沒有動身。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魏徵很好奇,問唐太宗為什麼沒去,唐太宗不好意思地說:“怕你看見了又說我,就不去了。”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有人送了一隻可愛的鸚鵡給唐太宗,下朝後拿在手裡開心的把玩,看到魏徵遠遠地走來,趕緊把鸚鵡藏進了袖筒。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其實魏徵早就看到了,他擔心皇上玩物喪志,就故意商量朝事拖延時間,結果那隻可憐的鸚鵡被悶昏在唐太宗的袖筒裡。李世民自知理虧,再也不敢養鸚鵡了。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有一年唐太宗到洛陽去巡視,他想自己是一國之君,一定會受到非同尋常的待遇。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可是到了洛陽招待的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唐太宗很是生氣,認為地方官員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隨同的魏徵站出來直言不諱的說:“當年的隋煬帝就是因為貪圖享樂導致國家滅亡,如果你今天因為招待不好而責怪他們,以後下面的大臣會怎麼做呢?”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如果大臣們千方百計用好東西來滿足你,你的貪心就會越來越膨脹,這和隋煬帝又有什麼區別呢?”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唐太宗嚇了一跳,突然醒悟說:“為人要忠孝兩全,為官則要清正廉潔!”他從此以後非常注意節儉,再不敢鋪張浪費了。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就這樣君臣相伴十幾年,魏徵不斷給唐太宗提意見,唐太宗也在不停地修正著自己的言行。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魏徵不但敢於直言進諫唐太宗,而且還是個孝子,他對母親關懷備至,伺候周全。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有一天唐太宗看魏徵面帶憂色,就問魏徵有啥事煩憂,魏徵說:“皆因母親常咳不止,胸氣不愈,久治不愈,所以煩惱。”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唐太宗讓宮廷御醫為魏母配藥開了方子,誰知魏徵母親也是犟脾氣,死活不肯用藥。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此事被唐太宗知道後,神秘一笑,對他說:“我有一物,是從遙遠的北國而來,讓老太太嚐嚐,定能鎮咳清肺,削減病痛。”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唐太宗命貼身太監捧來一罐東西說:“這是一種叫香妃的凍梨化成的水,又配以千年秘方,對止咳化痰潤肺很管用。”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魏徵把罐子捧回家,盛一小碗來到母親榻前,母親皺著眉頭問魏徵:“這又是什麼藥?”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魏徵回答說:“這是梨子膏,不是藥,”於是母親高興的喝了,覺得很涼很舒服,於是又喝了一碗。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這樣連著喝了好幾天,老太太久治不愈的咳嗽竟然不藥而癒,氣色也大大好轉,魏徵沒想到這個梨子膏這般神奇。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但是由於這種梨剛出產時是青澀的,要經過自然發酵並經歷數九寒天冰凍後才效果最好,為了方便攜帶,魏徵有專門找人把這個梨配合宮廷秘方熬成梨膏糖,方便隨時隨地給母親服用。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看著老太太身體一天天見好,魏徵很高興,趕緊去對唐太宗表示感謝。同時也帶了些自己發明的梨膏糖請皇帝品嚐。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唐太宗感動於魏徵的忠孝兩全和清正廉潔,就想著給魏徵一份獎勵,以示表彰。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於是他很誠懇的說:“念你盡心盡力的輔佐於我,造福萬民,我就把這太醫秘方賞賜給你作為傳家之寶吧,也好後世造福四方百姓!”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唐太宗告訴魏徵,這個秘方的核心藥引是一種寒冷之地進貢的梨子,因唐太宗的香妃最喜歡,故賜名香妃梨。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此樹生命力極強,尋常梨樹十年以上很難再結果,此樹經百年而不衰,千年可再生,具有天造地設的神奇功效,囑咐他一定要好好推廣。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魏徵去世後,唐太宗下詔厚葬,但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生活簡樸樸素,豪華的葬禮不是亡者之志為由拒絕。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裴氏只用素綾小車裝載魏徵靈柩,李世民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並親自刻書碑文。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唐太宗每每想起魏徵的剛正直言,和他的一身正氣,一片忠心,都禁不住流下淚來。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他對大臣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明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現在我失去了魏徵,就像失去了一隻臂膀,少了一面做人的鏡子。”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相傳魏徵因病去世之前,特意囑咐其三個兒子,將其秘方與古樹種植辦法列為家傳之寶,安排其後人分赴東西南北不同方向發展。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其後人不僅不忘魏氏家訓,還帶著這個秘方與種植辦法,到不同的地方生產生活,不斷優化改良梨樹品種。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其中一個支脈歷經千辛萬苦,幾經輾轉,最後在一位絕世高人的指點下,於甘肅定居下來,形成千年古梨樹的生長聖地。

唐太宗、魏徵和蘭州軟兒梨的傳說!

甘肅軟兒梨,名揚天下!

來源:網絡

備註:目的及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目的只為信息共享宣傳甘肅,並無其他目的;如有異議,請聯繫處理,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