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縱觀部編版語文教材,有一個變化值得我們關注。重新選編《紀念白求恩》《白楊禮讚》等紅色經典課文;除了保留紅色經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還新增了紅色紀實著作《紅星照耀中國》。這些變化都表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等紅色經典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語文老師,帶領學生閱讀紅色經典,傳承紅色教育,讓紅色經典閱讀走進中學生的閱讀視野,義不容辭。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一、“紅色經典”作品的界定

紅色經典作品是全世界愛好和平自由的人民在長期浴血奮戰的歷史中總結提煉的藝術珍品,其中既包含有豐富的思想價值和文化價值,如其中的堅定信仰、犧牲和大無畏精神、機智勇敢的鬥爭,等等,也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如經典人物的塑造、精彩的氛圍與環境描寫,等等。

關於紅色經典閱讀概念的界定問題,有眾多學者提出了不同觀點。

一是認為凡是表現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所有的屈辱、苦難、覺醒、抗爭的典型性文學題材作品與能夠銘記歷史、弘揚傳統、激發愛國主義、理想主義、英雄主義情懷的歷史題材作品,都屬於“紅色經典”的範疇。這一概念的界定,涵蓋了近代、現代、當代多個時期的文學作品與非文學類作品。

二是認為廣義的紅色經典概念應是在全世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的整個歷史進程中,所發展形成的人類文明進步的總和。但不論持有什麼觀念,從哪個角度分析,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紅色經典"最根本的特徵應該是“紅色”一這種文化特質應該具有革命性、社會性、地域性等先進特徵。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比如紅色經典作品《保衛延安》,195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杜鵬程著。這本小說全面地描繪了1947年3月到7月延安保衛戰的歷史進程。小說堅持從生活出發的真實性原則,在藝術表現上有著突出、鮮明的特點,所以從各方面看,《保衛延安》能稱得上是反映革命戰爭的藝術史詩,具有撼人心魄的藝術力量。

再比如紅色經典作品《紅日》,1957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吳強著。《紅日》是一部史詩性的長篇小說。它取材於解放戰爭初期,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在山東戰場粉碎敵人重點進攻的歷史事實,以我軍軍長沈振新率領的一支英雄部隊為主線,從1946年第二次漣水戰役我軍失利寫起,到最後全殲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紅日》的突出成就,是成功地塑了一系列血肉豐滿的藝術典型。在藝術表現上,《紅日》也有著鮮明的特色。堪稱新中國軍事文學創作歷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二、當今中學生閱讀“紅色經典”作品現狀

筆者在初一學生中做的調查中顯示:學生對“紅色經典”作品知之甚少,讀這類作品閱讀興趣不高,甚至一看到“紅色”,就主觀認為這樣的書籍寫的都是戰爭故事,講的都是大道理,現在是和平年代,不用看這些書。

甚至一些語文老師也存在以下的誤區:一是認為革命歷史題材的課文所闡釋的情感和價值觀已經“過時”,當代的青少年已不再需要這類價值觀。二是認為革命傳統題材課文內容的背景遠離當代青少年的生活時代,他們難以接受,同時,教師對此類課文的教學也有很大的困難。所以,老師也很少向學生推薦“紅色經典”作品進行閱讀。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三、閱讀“紅色經典”作品的意義

筆者認為,紅色經典題材類作品真實地描繪了中華民族近現代反抗侵略、追求民族解放的歷史畫卷,塑造了一大批為了民族的解放與獨立,不惜犧牲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這類作品內容廣泛,取材真實,人文蘊含豐富而突出,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與愛國主義、理想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在當今“立德樹人”總目標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閱讀紅色經典作品,在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方面,意義重大。

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有了英雄卻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革命英雄的情感和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當代青少年繼承和弘揚。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我們唯有牢記這段“紅色”的歷史,才會珍視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才能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

00後、10後的青少年,他們的物質條件優越,大多數是受到長輩溺愛的獨生子女,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思想不時侵蝕著他們的頭腦,讓革命歷史題材課文中高尚的情感與價值觀來薰陶、滋養當代青少年具有特殊的意義。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四、紅色經典書目的選擇

指導中學生閱讀紅色經典作品,不要侷限於學術界對紅色經典題材的題材單一限制,而要尋找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有強烈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的作品,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筆者在網上搜索,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就推出過117部紅色經典書籍推薦目錄,其中《紅巖》羅廣斌、楊益言著,《紅日》吳強著,《紅旗譜》梁斌著,《青春之歌》楊沫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著,《林海雪原》曲波著,等作品都榜上有名。

這些作品中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但是,學生大多不知道。

在小學生的紅色經典推薦書目中,有《劉胡蘭傳》《小英雄雨來》,《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等。這些作品中,人物形象下鮮明,故事情節動人,都可以作為紅色經典閱讀的入門著作。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紅色經典作品中不乏優秀作品。楊沫的《青春之歌》塑造了以林道靜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群體形象,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寫 知識分子生活的小說;柳青的《創業史》通過對渭河平原上動盪起伏的歷史故事描寫,展示了農村社會大變革中農民的思想、心理及人際關係的深刻變......《鐵道游擊隊》《紅旗飄飄》《紅旗譜《紅燈記》 《在烈火中永生》《紅色娘子軍》《紅巖》《紅星照耀中國》這些紅色經典作品,都值得推薦,值得讓學生靜下心來讀。

在向學生推薦閱讀紅色經典作品時,教師首先要對紅色經典作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不要過度擔心因跨時代的“伐溝”問題而望而卻步,也不要在推薦書目上厚外薄中,而需要拓寬紅色經典的閱讀書目,營造更具個性化的自由閱讀選擇,帶給學生更為豐富的精神食糧。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五、多渠道指導學生的紅色經典作品閱讀

1. 認識紅色經典作品的豐富內涵。

紅色經典作品要走進學生的閱讀視野,融入校園,走向課堂,不能僅僅停留在紅色和文化的簡單疊加,而要把中國悠久歷史文化中的“紅色”歷史價值與愛國主義思想有機整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紅色經典文化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不斷地選擇、融化、重組、整合中外文明點基礎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態,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價值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價值。帶著這樣的認識去讀作品,學生會更有興趣。

以楊沫著的《青春之歌》為例,這部作品以“九•一八”事變到“一二•九”運動這一時期的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塑造了以林道靜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群體形象。它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寫知識分子鬥爭生活的優秀長篇小說。閱讀這部作品,學生可以理解到自新文化運動以來,進步思想對知識分子的衝擊和改變,也能認識到革命年代裡知識分子對社會的影響和作用。

又以曲波所著的《林海雪原》為例。此書描寫在解放戰爭時期,一部分窮兇極惡的匪徒頻頻騷擾我後方普通群眾,殘殺無辜的老百姓,我人民軍隊奉命進山殲匪而發生的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從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在一年半的業餘時間裡,曲波完成了《林海雪原》的寫作。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楊子榮、少劍波等英雄形象,情節曲折驚險,故事引人入勝,細緻深刻地再現了驚心動魄的剿匪鬥爭,富於傳奇色彩。閱讀這部作品,學生可以理解到歷史書上很少提到的後方戰爭和剿匪鬥爭,豐富了學生對革命複雜性的認識。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2. 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豐富閱讀感受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紅色經典作品確實遠離當代生活,但我們完全可以用改進閱讀指導方法來解決,例如充分利用多媒體、影視、網絡等資源引導學生進入閱讀情境,感受當時的社會背景。

比如,藉助優秀的愛國主義影片營造紅色經典閱讀氛圍。如觀看完電影《建黨大業》《建國大業》《厲害了,我的國》、《我和我的祖國》等影片,再去閱讀《紅旗譜》《紅巖》,就會明白建設祖國的不容易,是無數革命烈士用生命換來的和平。

再比如,指導學生閱讀《野火春風斗古城》,教師可以結合原版電影作品進行對比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在那個特殊的中國革命時期,無數中華兒女前仆後繼,如何為求得勝利和實現人生理想而苦苦尋找解放道路的鬥爭精神,也讓學生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從而獲得紅色經典閱讀所帶來的幸福感,激勵自己為理想和信仰拼搏奮鬥。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3. 指導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質量

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紅巖》,這部作品影響教育了幾代中國人,獲得了“共產主義教科書,共產黨人的正氣歌"等美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把《紅巖》和梁斌的《紅旗譜》進行對比閱讀,從而加深學生對農民英雄朱老忠的深刻印象,進一步理解為什麼會把《紅旗譜》稱為是一部反映北方農民革命運動的史詩式作品,也可以在紅色閱讀過程中帶領學生學習中國革命的歷史。比如,為何組建的第一支軍隊命名為紅軍,開闢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瑞金稱之為紅都,井岡山上飄揚的紅旗、兩萬五千里長徵等。

針對紅色經典閱讀教學的現狀,目前還需要淨化閱讀環境,把充分的閱讀自由交給學生,不可把考點考綱當成閱讀的催化劑,把紅色經典閱讀變成學生日常學習中的多餘負擔,更不能誤把紅色經典閱讀上成語文閱讀教學課,從而失去紅色經典閱讀的意義。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我們可以嘗試採用“整本書”閱讀的策略,讓學生在完整的文學作品語境中感受文字所散發的革命情懷。除此之外,紅色經典的閱讀還要考慮如何與家庭閱讀環境對接,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

比如閱讀《周恩來外交風雲》,在抓住作品中周恩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宏偉大智之外,再現他在世界外交舞臺上的勃勃英姿描寫的同時,再結合紀錄片《周恩來外交風雲》裡體現的周來鮮明的外交風格和高超的外交藝術作為閱讀活動的重點。讀完作品後引導學生品評交流人物形象。學生可以採用列舉式、圈點批註法、提要式、反思式等多種方法展示閱讀成果。這些具體的閱讀方法為學生整本書閱讀中“讀什麼”“怎麼讀”“怎麼讀得更好”提供了有效的指導範例。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很多曾經的苦難與激憤,曾經的熱情與豪邁,曾經的感動與迷人,都在紅色經典作品中有所體現,這是中華民族百年風雲的一部分。古典名著和世界名著固然是書中真金,但紅色經典作品也是書中美玉。語文老師要承擔引導學生走進紅色經典作品的指路人,讓那些感人的故事、豐滿的人物、難忘的細節,偉大的精神、堅定的信念深深地根植在青少年的心中。

讓我們把紅色經典作品提上中學生的閱讀日程——寫給語文老師

我是“拈花微笑的女人最美”,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