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假設A股重返牛市巔峰,必須把這五個根源問題解決明白,決定你下一輪牛市的身家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投研(yslcwh)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極簡交易:投入到交易中只為了生活,因此我只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機會

在我的認知裡,最好最高效的交易方法就是讓頻次低一些、而且不用時時照看交易情況。此外,就是不要把交易當作全部,而是隻作為你的收入之一。

我認為任何交易者從一開始都應該把“極簡交易”作為重要的方法,只選擇少量、潛在盈利性大的交易。交易應該像打獵一樣,瞄準目標,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再出手。

用極簡交易方法,你不斷在和市場打交道,同時還能做很多其他事,比如旅行、做其他職業。不要讓交易成為你生活的全部,這也能讓你交易時的心態更好。

我希望大家都能具有“遊牧民族”的特質,成為自在的、具有流動性的交易者,交易的同時也要好好生活,達到兩者間的平衡。

我總是堅持,交易應該極簡。無論是交易還是生活,我都是這樣去做的。生活也是一樣,很多人沉迷物質,覺得擁有的東西越多越開心,但是真的得到了之後快樂的感覺會慢慢消失。只有極簡生活能讓人發自內心的愉悅和滿足。

交易同樣適用極簡主義。交易得越少,你要擔心的事情就少,焦慮少了,也更容易遠離過度交易。

交易上,要記住少即是多。人類的大腦並非天生就適合交易,因為人類並不善於自我管控。

流動價格走勢交易策略的核心點

以自己最舒適、最自由的狀態做交易,這種交易策略有一些地方需要留意:

結束後的交易——指的是每天在紐約時段結束後你再分析市場並交易,這樣你可以最大程度的用好日圖,這種方法會過濾白天很多的市場干擾。

設置交易,然後忘記——一旦你發現好的機會並設置好了交易參數,比如入場、止損、頭寸和出場這些,接下來你直接離開電腦就好,直到第二天紐約時段結束。

簡單的交易信號——價格走勢交易可以說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交易需求。我們並不需要堆砌大量指標在圖表上,它們只會讓交易更復雜,浪費過多時間。我們應該學會高效交易,節省時間在其他重要的事情上。交易中最難的部分是資金管理和交易心理,所以,不要讓其他圖表分析之類的事情也變得複雜,好麼?

資金管理——如果你冒的風險太大,交易一定會擾亂你的心神,讓你無法做到設置好交易就忘掉它。因此,一定要學會控制每筆交易的風險。

中國股市:假設A股重返牛市巔峰,必須把這五個根源問題解決明白,決定你下一輪牛市的身家

假設A股市場重返牛市巔峰,一定要先把這五個根源問題解決清楚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 ,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 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啟,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 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 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為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 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為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 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

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 ,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 ,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 ,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 壯大 ,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著不少的努力 ,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 、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 、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 ,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 所在。

二板定龍頭

做短線的人善於打第一板,其實一板坑最多,第一股性沒得到驗證,原來的主力是什麼態度,籌碼是否輕鬆,概念是否純正,這些東西,都有待驗證,不確定因素太多,所以大部分人虧,相信也都是因為打第一板。

一些入道的選手,會發現第二板才是真愛,才是勝率最高、收益最穩的方法。第一板封的非常好,高開高走縮量板

這類型的第二天大幅高開是預期中的,所以接力小心,這類型的如果不是股性特別好,基本都要掛掉。因為1板的大幅高開,已經把一致性演繹到極限,第二天如果快速板,大都是收割的模式。

第一板封的一般,或是個爛板,反覆封撤換手

這類型的,如果第二天開的比較高,並且帶有量,那麼比較安心,如果你是激進選手,直接集合一筆,如果開盤後繼續帶量拉昇,快速漲停,並且量能超過第一天,直接掃入。這類型的速度第二板,是短線選手的主要盈利方法。因為這個第二板,帶量拉昇,參與活躍,出貨的也大幅盈利,隨便出掉都被市場立即接住,那麼這類型的2板,也許會爛,但是大賺的概率遠遠超越會死的概率。

舉個比較好的例子,如2017年8月11日的富煌鋼構(002743)。有一點很重要,第二板的量能要超越第一板。

中國股市:假設A股重返牛市巔峰,必須把這五個根源問題解決明白,決定你下一輪牛市的身家

操控性第二板:

市場也有一些人,用很多席位操控,盤面顯示不出來這種信息。第二天會死很慘。這類型如何破解呢。這點要從2方面判斷,第一,股性是不是妖股,如果是,無所謂的,死在妖股上面也是你的榮幸。第二,如果不是妖股,去看龍虎榜,是不是經常性砸盤席位,如果是,第一次封板,決不碰。如果第一次封板後,砸盤湧出,還能被資金繼續猛吃回來,此時再買入也不遲。最近的例子可看2017年9月11日的西藏礦業(000762)。

中國股市:假設A股重返牛市巔峰,必須把這五個根源問題解決明白,決定你下一輪牛市的身家

接力第二板,選擇股票很重要

必須是第一個同類型題材類的第一個2板票,也就是傳說中的龍1,如果題材範圍內,有領先的股票,出現第二板,多會坑殺,因為龍頭的光芒太兇猛,跟風的也能跟出個兩連扳。但是這類是被動型的,我們短線,要做最新鮮的。

對於妖股來說,一旦啟動,就是連續的漲停板,而頂級遊資,往往在第二個漲停板進場。

中國股市:假設A股重返牛市巔峰,必須把這五個根源問題解決明白,決定你下一輪牛市的身家

第一個漲停板為何不能進場

每天一板的股票那麼多,很難看出來那隻股票是龍頭,到了二板數量相對少很多,比較容易分辨。如果敢上第二板,意味著個股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有可能成為龍頭股了。

三板四板進場不可以?三、四板,雖然市場的認可度更高,但波動率也更高,很多資金不願意過度追高,除非是頂級遊資

中國股市:假設A股重返牛市巔峰,必須把這五個根源問題解決明白,決定你下一輪牛市的身家
中國股市:假設A股重返牛市巔峰,必須把這五個根源問題解決明白,決定你下一輪牛市的身家

像歡樂海岸這樣的頂級遊資,只做最高股不是妖股還看不上,因此,第二板是值得高度重視的,很多妖股都是從此起飛。

注意事項:

一是要深刻理解個股上漲背後的邏輯,炒新不炒舊,炒大不炒小。

二是要龍頭。同一主題、同一板塊,要做龍頭個股,跟風個股不宜有過高期待。

龍頭啟動選股指標公式

(公式代碼複製過程可能會存在格式失誤,如果導入不成功,可找我免費領取源代碼,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階段的操作技巧及完整公式代碼,或有任何疑惑,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投研(yslcwh),第一時間獲取最重要的投資情報和獨創的股票技術分析方法,乾貨源源不斷!)

MAA5:=MA(C,5);

MA10:=MA(C,10);

MA20:=MA(C,20);

MA30:=MA(C,30);

MA120:=SMA(C,120,1);

ZH:=ABS(MAA5-MA20)/MA20*100<=10;

GG:=ABS(MAA5-MA30)/MA30*100<=10;

HH:=MAA5>REF(MAA5,1);

QS:=MA20>REF(MA20,1);

ZZ:=MA30>REF(MA30,1);

DTPL:=MA20>MA30 AND MA30>MA120;

QQ:=DTPL AND QS AND ZZ AND COUNT(HH,4)<=1;

HS:=C>MAA5 AND ((HH AND NOT(REF(HH,1))) OR C>REF(C,3));

TT:=HS AND (ZH OR GG) AND QQ;

RR:=CAPITAL>3000000;

WW:=TT AND NOT(REF(TT,1));

WW1:=CROSS(MACD.MACD,0) AND C>MA(C,5);

DT:=MA(AMOUNT,6)>MA(AMOUNT,12) AND MA(AMOUNT,12)>MA(AMOUNT,24);

XG:WW AND COUNT((MA10>MA20),5)=5 AND WW1 AND DT AND RR;

中國股市:假設A股重返牛市巔峰,必須把這五個根源問題解決明白,決定你下一輪牛市的身家

股市交易者的六個進階境界

在回顧自己和參考身邊高手的交易經歷,發現有些階段存在普遍性,大家可以對照一下,看看你到哪個階段了。

第一境界

剛進股市,什麼都不懂,看朋友(媒體)買什麼你也買什麼,交易很小心,倉位不大、持倉週期短,這時候大多小有收穫。因為新股民大多在牛市進來的,萬一被套,倉位小,心態也好,過了一段時間都能解套。萬一被套時間一長,會考慮換漲的股票。

第二境界

由於賺過錢,態度開始認真了。開始主動了解交易的相關知識,這時大多從技術分析起步,開始知道金叉、死叉的簡單使用,也知道市場有主力(但不清楚主力操盤方式)。開始嘗試利用技術分析交易,但發覺有些時候有用,有些時候沒有用。這段時間,大多是短線交易,嚴格按指標來做,不關心基本面。賬戶資金有賺有虧,總體是小虧狀態。

第三境界

經歷一段時間的嘗試,聰明的你感到無計可施,這時信心基本喪失,轉而尋求“高手”的幫助或聽信內幕消息。其結果有好有壞,整體還在虧損的,你開始懷疑甚至抱怨。在接觸市場的過程中,你也看到有些人確實在股市中獲取了利潤,這時候你會反思,有些股友會在這階段選擇離開股市,有些直接進入閉關模式,而有些人則走上升級模式中。

第四境界

由於有了以前的交易經歷和了解了高手的成才過程,你清楚需要有自己的交易體系。這是入門的標誌。技術分析方面開始瞭解更復雜的理論,如波浪理論、江恩理論,也會關注混沌理論,同時清楚市場趨勢受基本面影響,短線波動受情緒影響,開始關注宏觀政策和行業政策,也留意績優股的上漲邏輯,同時對研究市場情緒產生興趣。這段時間,超短線的操作次數下降,注重波段行情,但還是不能長時間的拿住股票和現金,賬戶還在虧損當中,但學會了反思,知道這筆交易為什麼會賺錢?那筆為什麼會虧損?

第五境界

你開始明白市場短期波動很難準確預測,但中期趨勢可以預判。自己的交易體系逐步完善中,你已經可以制定和執行交易計劃了。你也解決了交易理念問題,有了自己的交易哲學。分析有自己的方式,能夠熟練的利用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和市場情緒。交易當中知道短中搭配,不再拘泥於一種交易策略,會靈活調整。到這一階段已經能夠輕鬆面對輸贏,你知道現在虧的錢市場早晚會還給你的,不在意短期的得失,會積極的等待機會。

第六境界

你知道股市賺錢很容易,對小錢不敢興趣,更多留意趨勢性的機會。交易已經是一種本能,你的視線不在拘泥於股票市場,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理解指數和個股的漲跌。操作上更果斷,指數、股價的波動對你的影響越來越小,而你更關注自己邏輯條件的變化。交易週期越來越長,看盤時間越來越短,對風險的容忍度越來越大。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聲明:本內容由公眾號越聲投研(yslcwh)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