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沒那麼厲害?不然孫子本人怎麼沒有戰績?還是被坑了

孫子本人的戰績

說起軍事不得不說起孫子,也就是孫子兵法的原著人。孫子兵法被譽為有史以來兵法第一書,孫子更是被尊稱為兵聖,和老子還有孔子齊名。雖然孫子兵法確實是被世人所認同,孫子也被很多人崇拜著。

《孫子兵法》沒那麼厲害?不然孫子本人怎麼沒有戰績?還是被坑了

但是瞭解孫子的人都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孫子的戰績不太多,如果和他的孫子兵法一對比,所以幾乎可以說沒什麼戰績。那麼是什麼造成這種現象呢?

說起來孫子指揮的大型戰役也就是進攻楚國之戰,當時孫子確實很厲害,不僅以少勝多,還進攻到了楚國的國都。可以說是楚國已經要被滅國了。

但是這時候第一個坑他的隊友出現了,那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伍子胥。

《孫子兵法》沒那麼厲害?不然孫子本人怎麼沒有戰績?還是被坑了

眾所周知,當佔領敵人的地盤後,最重要的就是安撫民心。有句話不是這樣說嗎,得民心者得天下。然而伍子胥卻把楚國君主從墳墓裡挖出來並且鞭屍,這樣又怎能讓楚人歸心呢?然而事情還沒完,這樣的隊友孫子還有一個。

那就是當時的吳國君主的弟弟夫概,在吳國進攻到楚國國都的時候,楚國尋求到了秦國的救兵,並且秦國出兵之後打敗了吳軍,越國也趁虛而入。

這時候或許是孫子的計謀也說不定呢,畢竟孫子兵法裡講過,示敵以弱,誘敵深入。但是這時候夫差卻在吳國自立為王,導致吳軍只能匆匆撤軍。

《孫子兵法》沒那麼厲害?不然孫子本人怎麼沒有戰績?還是被坑了

雖然後來在孫子的協助下,吳國還是越來越強大,甚至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但是作為兵家至聖的孫子又怎麼會是笨人,明知道有一群太坑的隊友下又怎麼會繼續被坑。

所以在吳國幫助強盛之後,孫子毅然選擇了歸隱山林,繼續編寫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沒那麼厲害?不然孫子本人怎麼沒有戰績?還是被坑了

可以說孫子的一生雖然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但確實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畢竟他不僅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孫子兵法,還有著聖人才具備的品德。

雖然吳國讓他失望了,但他卻沒有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去別的國家,反而是在歸隱後一直留在吳國。

但是我們可以從《孫子兵法》中學到什麼呢?小編通篇總結下來,其實就是跟現代的商戰很是相似!

只要一個人把任何一本經典讀一百遍,他必能從經典中提升其為學的能力,必定能從經典中領悟其為人處世之道,必定能變化其氣質,開闊其胸襟,啟發其智慧,並且這一百遍經典必將影響其一生!”

——全球讀經教育首倡者 王財貴教授

《孫子兵法》的五個最強法則

《孫子兵法》沒那麼厲害?不然孫子本人怎麼沒有戰績?還是被坑了

第一、以強勝弱,弱勝不了強

《孫子兵法》第一篇裡講“計”真的不是什麼奇謀巧計,其實就是現在SWOT分析法,找出敵我雙方的優勢、劣勢、威脅和機會,比較彼此的綜合實力,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孫子說“多算者勝,少算者不勝”。算出自己能勝,然後再開始準備發兵。我們平時總在希望一些小概率事件發生,想著出奇制勝,其實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小概率事件發生。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既然是國家大事,那就更不能賭在小概率事件上。

《孫子兵法》沒那麼厲害?不然孫子本人怎麼沒有戰績?還是被坑了

第二、打不起,就不要打

有的時候,我們通過計算知道自己能贏了,但是戰爭的代價非常大,所以不要光想著戰勝,有時候也要計算一下這場仗值不值得打。

就連漢武大帝到老的時候,發現連年征戰把國民經濟帶到了崩潰的邊緣,都給自己下了罪己詔,批評自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打了這麼多勝仗,但這些仗的代價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孫子兵法》裡強調首先要自強,要修煉自己的內功,不要總是想著別人來給你好處。“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而可勝在敵”。

也就是說善於作戰的人先讓自己修煉成為不可戰勝的,然後再等待敵人可以戰勝,自己不可戰勝在於自己,而敵人什麼時候可以被戰勝在於敵,你控制不了敵人,但可以控制住自己。

《孫子兵法》沒那麼厲害?不然孫子本人怎麼沒有戰績?還是被坑了

第四、詭道,不重要

“兵者,詭道也”這句話讓太多的人誤解了,其實訛詐歸訛詐,萬一人家不上套,還是要靠硬實力取勝。

所以平時做人做事,不要靠詭計,要是要踏踏實實地努力。奇謀巧計永遠都不如紮實的基本功給力。

第五、《孫子兵法》是在教你認輸

《孫子兵法》沒那麼厲害?不然孫子本人怎麼沒有戰績?還是被坑了

《孫子兵法》的第一選擇永遠都是不戰,為什麼呢,因為戰爭不如和平來的讓人舒服呀。當然接受失敗很多人都做不到,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搞定的。

有時候,我們只能接受失敗,但接受失敗有什麼價值呢?價值就是可以斬斷所有錯誤的源泉。

其實,這也就要求你必須放棄一些事情,然後將注意力完完全全地放在最關鍵的地方,狠練基本功、狠抓基本面。

對《孫子兵法》你有哪些看法呢?歡迎你在下面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