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薛甄珠到蘇大強,60歲左右的人,到底該不該找老伴?

年輕時吃的苦,不叫苦。

老了吃的苦,才叫苦。

生而為人,誰的晚年不是一場血雨腥風呢。這個時代,很多兒女想的不是報恩,大多數都是想財產。

《我的前半生》裡,薛甄珠生前一直忙著談戀愛,找老伴,她在女兒面前自稱人精,絕不會上當受騙。

可臨了,還是吃了愛情的苦,她喜歡的男人,兒子不同意他們交往,覺得她心懷鬼胎,是惦記他們家的房子,票子。

為了能在一起,她同意寫下協議,我和你父親在一起,只是單純的因為感情,沒有別的,他走後,我不會要一分一毫。

女人的痴情是不分年齡的,她為愛痴狂,心心念念只想和老崔相伴餘生,兒子為了阻止他們在一起,把他父親氣到了醫院裡。

從薛甄珠到蘇大強,60歲左右的人,到底該不該找老伴?

她想方設法找到他,牽著他的手,陪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段路。而後,自己突然病危,撒手人寰。

後來,羅子群發現媽媽的卡上有30萬的存款,高興壞了,她想著拿著這筆錢,給自己開個店。與白光好好生活。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崔叔叔也深愛著薛甄珠,奈何胳膊拗不過大腿,傷心過度後,走了,人沒了。

《都挺好》裡,蘇大強為了和保姆蔡根花結婚,居然答應在房產證上加對方的名字,蘇明成和蘇明玉一聽,瞬間炸了。

他們一致認為,蘇大強瘋了,無論如何也要阻止他這種瘋狂的舉動,後來才有了蘇明成提著一把刀上門,真是夠狠的。

那麼,

從薛甄珠到蘇大強,60歲左右的人,到底該不該找老伴?

對此,我很欣賞羅子君的做法,她不排斥媽媽談戀愛,也不介意她再婚,只是在默默的關心和提醒,不要上當受騙。

從薛甄珠到蘇大強,60歲左右的人,到底該不該找老伴?

人老了,比缺錢更可怕的是缺愛。薛甄珠和蘇大強就是最好的例子,薛甄珠突發疾病,走的很突然。

蘇大強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蘇明玉為了照顧父親辭去了工作。如果他們的孩子能夠提前感知到,如果不夠關心父母的情感需求,時間久了,會損害健康。

因為,一個人心情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他患病的幾率,特別是老年人。講真的,如果能讓父母多活幾年,如果找老伴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何樂而不為?

憑什麼只允許年輕人談戀愛,老年人就不行呢?他們更需要愛,更需要關懷,更需要感同身受。

有讀者說,我老丈人剛找了一個,每個月給女方一千塊,以後視男方身體狀況再增加,所有家庭開支男方負責,以後生老病死各回各家,並擬了協議。還有一萬彩禮,買了條項鍊。不圖什麼,就圖老了有個伴,不孤獨。

從薛甄珠到蘇大強,60歲左右的人,到底該不該找老伴?

他的做法值得借鑑。

孝,不應該只停留在吃飽穿暖上,精神上的慰藉也格外重要。年輕人大多有自己的事業要忙,精力有限,罕有時間能陪在父母身邊。

這個時候,有個伴,就顯得特別重要。曾經讀過一個故事,作者寫了自己母親和一位叔叔的黃昏戀。

他們倆關係很好,年輕的時候,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沒能走到一塊,年老了,好不容易有機會在一起了。

卻生怕子女覺得有負擔,遲遲沒有開口,把這件事提到明面上來。但實際上,在生活中,他一直默默的關心和照顧著她。

給她做好吃的飯菜,每次到家裡來,做好飯菜,自己也不吃,轉身就走了。帶她去公園散步,對她呵護備至。

從薛甄珠到蘇大強,60歲左右的人,到底該不該找老伴?

他不同意他們再婚,一來是覺得兩個人都這麼大年紀了,沒必要。二來,叔叔的兒子也不同意。

說白了,就怕給自己增添負擔。因為兩個人一旦結了婚,意味著他也要為叔叔養老送終。

事情一拖就是幾年,後來這位叔叔病了,再也沒有辦法給他媽媽做飯了,那一刻,她看到母親眼角的淚水噴薄而出。

每天茶飯不思,神情憔悴,無奈之際,他把叔叔接到了自己家裡贍養,兒子在一次無意間流露,爸爸,你早該接爺爺回家了。

他可是我們家的一份子。原來,這些年裡,他對這個家的照顧,就像春風化雨,無微不至到了每一個角落。

母親與叔叔,不是夫妻勝似夫妻。

從薛甄珠到蘇大強,60歲左右的人,到底該不該找老伴?

父母,是子女最大的福田。

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我們窮盡一生也無法償還,行孝要及時,對待父母的態度,是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老舍先生說,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誠然,每個孩子都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有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父母還未老,盡己所能的幫助她們達成所願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