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頂鋼盔的小士兵何許人也?
今天故事圍繞一位令人感激而欽佩的美國人展開。結識他,從這張照片開始吧。
此相片令人不陌生,各類中國抗日戰爭史的報道、書籍中的插圖,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可不管何時,不管看過多少回,帶給人們的震撼依然猛烈。
他頭戴鋼盔,神情剛毅,眉頭微蹙,目光炯炯,熱血男兒,軍人氣質,民族脊樑。
相片傳出的訊息衝擊了每位讀圖人。我曾數次用他配圖,卻不知道小戰士姓誰名誰?
今日又是一番扒拉,仍未果。幸運的是,尋出這照片的作者,美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
作品首次亮相在1938年美國雜誌《生活》的5月期刊封面上。
名為“保家衛國的中國小戰士”。
注:中國15歲小戰士,堅定的眼神中透露出剛毅和倔強,卡帕攝於武漢戰役。
原來,相片中目光炯炯的中國戰士竟是一個尚未成年的武漢守軍。
管窺蠡測,羅伯特·卡帕一圖告知天下,中國人抵禦外侮的抗戰精神巋然如磐。
中國軍人血戰到底,視死如歸。他們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亦有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英雄氣概。可這相片如何來的呢?
就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此圖的作者卡帕。
二、羅伯特·卡帕是誰?
傳奇的卡帕是匈牙利裔美籍攝影記者,生於一個猶太家庭。
少年的卡帕同學並非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成績平平,追女孩倒有一手。
他既浪漫又不安分,具有冒險的精神。青春年少期的他一直過著動盪不安的日子。
18歲誤當左派危險分子被抓捕入獄,出來後遠走他鄉去了德國。
為生存,他在一家雜誌社打雜,在那裡,卡帕接觸到最初級的攝影學習。
1933年,希特勒上臺,卡帕為避法西斯迫害,又流浪到巴黎。
在最浪漫的國度,他遇上了生命裡最重要的女子--格爾達·塔羅。
塔羅出生書香世家,是一位美麗、智慧,通曉6國語言的才女。很快2人共浴愛河。
1936年,西班牙內戰中,戰地記者卡帕拍攝的作品《士兵之死》首次聲振寰宇而名揚天下。
卡帕事後回憶說:當年,鏡頭中倒下的23歲的小士兵和30多個戰友蹲在戰壕裡。
敵軍不停掃射,他們冒著槍林彈雨不斷髮起衝鋒,如割韭菜般一茬茬的倒地犧牲。
在第3次衝鋒時,卡帕手舉相機按下快門。
他有一句至真名言“若你的相片拍的不足夠好,只因你靠的不夠近”。
二戰中,他的相機,跟衝在前線的槍離敵人的距離一樣近。
他在鏡頭裡定格的那一瞬間,拍出了聞名於世的相片,卡帕這個名字一時間轟動新聞界。
他說:“相機本身並不能阻止戰爭,但拍出的相片,可以揭露戰爭,阻止戰爭發展。”
他是一位偉大的人,生於戰爭年代,冒生命危險堅持用自己的相機揭露真實的戰爭。
請大家記住他的名字:羅伯特·卡帕( Robert Capa)。
三、抗戰期冒生命危險拍激戰正酣的中國。
卡帕是美國《生活》雜誌記者,他是盟國認同的唯一美媒記者。
1938年,准許他踏上中國拍抗日戰爭,一待就是半年。
期間他拍國之政要、拍中國軍擊落敵機後的歡呼。
拍重傷的戰士、失了孩子的老人,黃河決堤百姓們的乞討。
最震撼的,就是武漢戰役前在漢口拍到了這名不滿15歲的“中國鋼盔小戰士”。
戰火硝煙中,卡帕用生命拍攝一幅幅珍貴的臺兒莊戰役相片發表在美國《生活》雜誌上。
配圖如是說:歷史上作為轉折點的小城名字有許多,如凡爾登、葛底斯堡、滑鐵盧......
今日又多了一個新名--臺兒莊,一次勝利讓它變成了中國最出名的小城鎮。
卡帕的鏡頭裡,有中國軍隊英勇抗戰的畫面,有人民踴躍支援前線的畫面。
有日軍的侵略罪行。在漢口,少年高喊抗戰口號的遊行畫面中。
非常醒目的是孩子們手舉小旗,上面大大的中國字“不死”2字。
武漢戰役,卡帕鎖在鏡頭中日軍空襲武漢後的千瘡百孔。
他向世人展示中國同仇敵慨百折不撓,屢戰屢敗仍屢敗屢戰的頑強精神。
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抗戰。4月5日,卡帕來到臺兒莊楊家樓指揮部。
一中國指揮官告訴他,日軍訓練、裝備都強於我軍。
可到了巷戰,“大炮不及手榴彈有效,手榴彈不及大刀,我軍制勝之法唯有貼身肉搏。”
一寸山河一片鮮血,卡帕真實、鮮活的表達了中國抗戰的艱辛,進而贏得國際的支持。
今天,珍貴的相片帶中國人重溫當年那段血與火的歷史,時刻警醒我們銘記歷史。
四、卡帕和愛人塔羅的歸宿,讓人很悲傷。
回過頭來再說說他的愛人塔羅。
1937年7月25日,從前線返回的路上,被戰火波及身受重傷,送醫院的途中停止了呼吸。
在西班牙戰場上拍攝的她不幸香消玉損。
於一名戰地記者而言,每拍攝一張相片,都是用生命做賭注。
塔羅的離開令卡帕悲痛欲絕,痴情的他萎靡不振,抑鬱症也找上了門。
從此,卡帕再無喜歡的女人。他隨身裝著塔羅生前的照片。
碰到認識的人就說:“她是我的未婚妻”。可無人知道,他的愛人已逝。
隨著二戰的全面爆發,“冒險家”卡帕又一次登上駛向戰場的船,那年,他31歲。
1944年,卡帕是首個登上諾曼底的攝影記者。
他的相片“能聞見火藥的味道”“可感受炮火在耳邊爆炸時天地的顫動。”
他就是一位手握特殊兵器的衝鋒戰士、出生入死的影像戰士。
看他的作品,彷彿聽得見子彈疾飛、炮聲隆隆。
一生最恨戰爭的他時時刻刻試圖喚醒人們的良知,不要再彼此殺戮。
十年後,窮困潦倒的卡帕再次與美國《生活》雜誌簽約,到越南做印支戰爭報道。
拍攝任務臨結束之際,卡帕略微遺憾的跟同行記者說:“缺一個炸碉堡的鏡頭”。
他獨自深入補拍,沒多久,在一支士兵行軍草叢中的場景時,身邊一聲響雷。
記者同行嘆道:“這小子夠幸運,想什麼就來什麼,又拍到好照片了!”
然而,一刻鐘後,同行找到他時,卡帕血肉橫飛。此次誤踩了地雷。
他左手緊握相機,右腿已飛出了1英尺的距離。卡帕的生命永遠定格於41歲。
=================
文獻參考《失焦 卡帕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