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臺縣:建設新民居不忘保護老建築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3月,川中丘陵山色如黛,金黃的油菜花纏繞在山腳。四川省三臺縣秋林鎮官井溝村,綠樹掩映的聚居點迎來新主人。原來的土坯房如今變成了統一建設、實用美觀的磚混結構住房,水電氣路等配套齊備,貧困戶們過上了愜意的生活。村民們說:“現在的環境與土坯房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過日子有了奔頭。”

就在聚居點不遠的山坡上,嚴家院子被保留了下來。過去村民佔用的房間騰了出來,毀損的樑柱得到更換,四川獨特的竹籬笆牆刷上了白石灰,院壩鋪上了石板,歲月燻黑的門楣掛上“嚴家祠堂”的匾額,宛若這座建築百年前的模樣。這裡將用作村民凝聚親情鄉情的地方。三臺縣土坯房改建辦工作人員黃道建介紹:“我們在脫貧攻堅安全住房的建設中,對土坯房改造始終堅持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既要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拆除危房建新房,又要切實保護好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民居,留住鄉愁。”

一邊是現代生活,一邊是文化傳承,新式民居與老派建築在這片人口密集的川中丘陵地區矗立,共同奏響鄉村振興的樂章。

拆舊建新,16萬戶土坯房獲改建

三臺縣與眾不同,不同之處在於其有142萬人,卻仍有123萬人生活在農村。三臺縣雖是非貧困縣,但2014年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村有140個,貧困人口超過8萬人。有16.4萬戶群眾住在低矮陳舊的土坯房中,貧困戶佔1.37萬戶,群眾改建土坯房意願強烈。然而,這樣大的量對一個縣而言可謂沉重。

“不讓一個貧困群眾住在危舊土坯房裡奔小康。”三臺縣提出,打響土坯房改建戰,來一場住房和新村風貌的變革,使群眾接受新觀念、住上新房子、過上新生活、養成好習慣。

2017年,一場傾注全縣力量的土坯房改建戰打響。縣級部門、鄉鎮幹部、村社幹部齊上陣,制訂了攻堅計劃,對一般農戶、貧困群眾新建房屋給予不同的政策和補助,採取靈活方式,激發群眾積極性。為了解決好群眾安全住房問題,三臺縣籌措危房改造、地質災害避險、專項貸款等資金12億元,為改造工作提供了資金保障。

在三臺縣魯班鎮石馬村,104戶土坯房全部改建完成。村民們住上新房,發展藤椒等產業,人均年純收入超過1.5萬元。村民們準備摒棄化肥、農藥,讓農田轉型,搞魚稻共生,靠附近的水庫發展鄉村體驗旅遊。

按照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的思路,三臺縣為140個貧困村都規劃建設了聚居點,讓村民自主選擇規劃方案,新民居在山水間崛起。

三臺縣塔山鎮槐樹村新村聚居點,35戶白牆青瓦的川西民居合圍成院,房舍配套齊備,房前家家戶戶一塊小菜園,種上了胭脂脆桃,套種的蔬菜青蔥翠綠,長勢正旺。在聚居點,雨汙分流、垃圾清轉等設施完善,廣場等活動場所為村民提供了新空間,現代農村特色聚落鮮明。更為重要的是,聚居點是一塊自然形成的農村物品集散場所,便於村子今後的發展和振興。

塔山鎮黨委書記範強說,今年槐樹村還將再建兩個聚居點,解決全村人的安居問題。目前,三臺縣已經累計完成農村土坯房改建6.1萬餘戶,建成居民聚居點139處,數十萬群眾遷入新居。

珍視傳統,上千處民居獲保護

三臺縣石安鎮德勝村,過去嘈雜的藍家大院如今十分清靜。這座建於1719年的客家民居至今尚存4個院落,九廳十八井。由於年久失修,多處土牆面臨崩塌。如今藍家大院迎來轉型契機。三臺縣認識到,藍家大院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財富,必須精心保護利用,留住鄉愁。

在土坯房改建中,群眾另行遷址建新房,藍家大院保留進行修繕。石安鎮專門制定了保護規劃,弘揚藍家大院“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同時依託大院建設非物質文化傳承博覽園和農業農耕實體展示館,成為中小學生研學基地,讓大院活起來。

與藍家大院一同獲得保護的,僅石安鎮就有老宗祠堂、天寶觀等8處明清歷史文化遺蹟。

“要注重發現其中的‘滄海遺珠’,切實保護好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民居。”三臺縣委書記馬輝說,三臺縣將土坯房改建與保護傳承歷史文化結合,既留住了鄉愁,又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在秋林鎮紅星村,蓮花池大院土坯房建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年青一代都已外出置業或者打工,50多人的院子現在只剩下3人居住。雖然這些建築年代不長,但三臺縣通過認真調研後決定,保留這片土坯房,引進投資者,打造成民宿,藉助秋林鎮曾是古蜀上通往長安的古驛站,帶動全鎮的鄉村振興。鎮內留存的53處古建築和成型的四合院都將得到保護利用。

保護鄉村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民居,讓其成為鄉愁的記憶,文化傳承的載體,甚至拉動鄉村的振興。沿著這樣的思路,三臺縣謹慎對待每一幢老建築,宜拆則拆,能改則改,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則堅決保留。三臺縣保留了1000多處農村民居,並對每幢建築制定了詳盡的保護利用計劃。這樣,三臺縣既解決了脫貧攻堅的當務之急,也讓農村有濃濃的文化記憶,讓群眾有深深的家鄉情懷。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19日 10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