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餐桌文化,随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

众所周知,从古至今餐桌文化与酒文化就一直是我国文化组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发展到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家庭或者教育机构都把这种文化作为必修的教育课程,而在我国这种人际关系至上的大国中,餐桌文化与酒文化越发突显它的重要地位。

还记得小的时候,当时的每次吃饭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煎熬,当然不是妈妈做的饭菜不能入口,恰恰相反,饭菜都是自己喜欢吃的,但偏偏被爸爸的“规矩”给束缚着。

长辈没有入座,孩子不能靠近餐桌。

长辈先动筷子夹菜,自己才能开始吃饭。

吃饭的时候,不能用筷子敲碗碟。

筷子不能插进饭里,而且放的时候要放整齐。

当然还没有结束

吃菜的时候不能乱扒拉,夹到什么就要吃什么。

吃过饭,长辈离席你才可以离开饭桌。

当然有时候还要洗碗。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餐桌文化,随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


后来长大了,工作了,本以为“媳妇熬成婆”,没想到饭桌上的规矩变得更多了。

跟长辈或者领导一起吃饭的时候,就连坐的位置都很有讲究。

辈分或者地位高的要坐在房间的最里边,一般也就是正对着门的位置,寓意是:统领全局,能看到人的进进出出。

辈分或地位最低的就要坐在与主位相对的位置,也就是背靠门的位置,寓意是:服务上门,安排菜品,端茶倒酒都由此人来做。

其他位置就按地位或与主座的亲疏关系,左右左右依次入座。

总算把座位安排好了,点菜又成了一个难题。那怎样点菜呢?


首先肯定要把菜单递给主座上的人,如果主座点菜了,点什么你们吃什么。

如果主座不点,可以选择一人一两个菜的模式。

如果大家都不点,担子落在了你身上,别再推辞了,这正好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

首先询问诸位的忌口(如果自己都能记住最好),然后询问店里的特色菜,但特色菜不要点太多,一两个就好。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餐桌文化,随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


俗话说“无鱼不成宴,无酒不成席”,你点的菜中要有一条鱼,而且上菜的时候,鱼头要对着主座上的人。

后边就可以根据荤素搭配来点菜,点一些时蔬,一般荤菜是要比素菜多的,如果场上有喝酒的,就要点两个爽口的下酒菜,切记最后的菜数一定要是双数,因为咱们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

四个菜以后才能动筷子,如果人没到齐需要等人的话,可以先上凉菜,等人齐以后开始上热菜。


说起咱们中国的酒文化,估计大家都能说出来几句关于酒的诗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酒逢知己千杯少”、“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等。

那咱们中国人喝酒有什么规矩呢?首先基础肯定是不能贪杯,把握好度,酒后不能开车。其次就是酒桌上的规矩:桌上有长辈或者领导的话,他们之间要先喝过酒之后才能轮到你去敬酒。一般每一轮敬酒都是多人敬一人,而且敬酒需要敬两次,毕竟好事成双嘛。

人都说中国百分之八十的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而且正式的场合都会喝中国白酒,洋酒一般是朋友聚会或者去酒吧喝的,红酒可以在男女约会的时候喝,啤酒嘛~自己看着喝吧


中国的餐桌与酒的文化是中华从古至今传下来的,我们应该在适应新时代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餐桌文化,随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