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山東·青春正擔當|“威海紙鬥”代表性傳承人張延茹:方寸紙片間呈現大千世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4日訊

(記者 盧偉霞) 一把剪刀,一張彩紙,一番精剪雕刻後,便呈現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方寸紙片間,呈現大千世界。5月4日,記者在威海石木軒剪紙藝術工作室見到了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剪紙大師、威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威海紙鬥”代表性傳承人張延茹,聽她講述剪紙背後的故事。

與其他剪紙不同的是,張延茹的工作室裡不單單有傳統紅豔豔的剪紙,更有形似油畫、國畫的剪紙作品。走進工作室,宛若走入了一座畫廊,開闢了一個剪紙新“空間”。

這就是山東·青春正擔當|“威海紙鬥”代表性傳承人張延茹:方寸紙片間呈現大千世界

張延茹出生於1981年,雖是一名80後,但她的剪齡卻已逾30年,她不僅是“威海紙鬥”代表性傳承人,也是山東省青聯委員、威海首批“威海工匠”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高級剪紙美術設計師。

8歲的時候,張延茹開始跟姥姥學習剪紙。從上中學開始,張延茹就陸續參加省、市及全國性的比賽,進入大學後正式拜入中國剪紙大師高佃亮老師門下,一直學習至今。

剪紙雖是一種傳統技藝,但張延茹更喜歡動些心思為它賦予現代特色。在張延茹的剪紙作品裡,除了花、鳥、魚等傳統題材作品,還有威海環翠樓、天鵝湖、海草房等各種地標性建築、漁家風情、人文民俗,航母、殲20戰機、神舟飛船,也是她的創作元素。

在技藝傳承上,張延茹大膽融合各種美術類形,把油畫的透視畫法及中國木板畫用剪紙的形式表現出來,成功創作多層立體剪紙畫,最終剪紙從單一的平面變得有立體感。2016年她所創作的立體多層剪紙被評為“威海市特色文化創意產品”。

這就是山東·青春正擔當|“威海紙鬥”代表性傳承人張延茹:方寸紙片間呈現大千世界

立體剪紙的工序很複雜,從繪稿、剪刻、黏貼等,都需要創作者單獨完成,為了達到立體感和色彩過渡的自然銜接,每一幅作品背後都蘊含著無數次的失敗和修改。如今張延茹的作品最多已達到45層剪紙,層數越多,看上去就越逼真。

迄今,張延茹已經創作了近萬幅作品。對於張延茹來說,每一幅作品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寶貝。在這些作品中,有一幅卷長几十米、囊括了五十六個民族特色人物的剪紙,張延茹說,“每個民族的服飾、頭飾特色不能有錯,每幅作品我都要做十個八個才能滿意”。還有一副長達8.8米的《清明上河圖》,整幅作品由一整張紙刻畫完成,無斷點,包含818個人物、70多隻牲畜、車轎20多輛、船隻29艘,歷時3年方才完工。

一幅好的剪紙作品是要經久不衰、永久收藏的,紙張的有效保存就成了一個問題。經過多年的探討研究,張延茹將傳統的紙張經過防氧化、防潮、防黴等處理,成功解決了紙張掉色問題,不僅如此,張延茹還對剪紙的裝裱進行了改良,變紙質為全真絲裝裱,利用真絲千年不腐的特性大大增加了剪紙的含金量,使它實現永久珍藏。

這就是山東·青春正擔當|“威海紙鬥”代表性傳承人張延茹:方寸紙片間呈現大千世界

(資料圖)

隨著剪紙技藝日臻完善,張延茹也接觸到越來越多的社會群體,參與了越來越多的社會服務活動,張延茹感到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作為威海剪紙的傳承人,我有責任也有義務把剪紙傳播給更多的人。歷時三年,我走遍了環翠區所有的社區,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非遺,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

張延茹成立了威海石木軒剪紙藝術工作室,在這個工作室裡有一批特殊的簽約技工,他們的身體或許有殘缺,但心懷夢想追求美好生活。“在一次去社區授課時,我第一次接觸到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那渴望學習、渴望正常生活的眼神深深打動了我,這時候有一位姐姐問我,說老師,您可以經常來教教我們嗎?我當下就點頭答應了,同時腦子裡也多了一個想法,可以把她們培訓成工作室技工,讓她們在家工作並賺得一份穩定的收入。”張延茹介紹。

堅定了這個信念後,張延茹就開始了教學之路,她在威海各中小學及社區進行義務剪紙第二課堂輔導,2019年成立了專業培訓學校,現有常年學習學生80多人,中小學間接輔導學生約有1200人,現有成熟技工近20人。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張延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擔當作為,“我覺得我們就應該發揮自身的優勢與特長,為社會發展添磚加瓦,青年人是正午的太陽,要散發出足夠的熱量來譜寫我們的青春夢想,為人民的利益、為祖國的發展不懈奮鬥,書寫人生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