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元末明初軍制,看豬八戒的天蓬元帥到底是多大的官

《西遊記》中豬八戒是天蓬元帥下凡,追隨唐三藏西天取經,因挑擔有功,加升正果,封為淨壇使者。豬八戒對於做個淨壇使者並不滿足,即便是《西遊記》的廣大讀者朋友,很多人也覺得堂堂一個“天蓬元帥”竟然只做個打掃貢品的淨壇使者,還不如沙和尚的“金身羅漢”受用,甚是不公。

由元末明初軍制,看豬八戒的天蓬元帥到底是多大的官

我們且看《西遊記》第九十九回:

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八戒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沙悟淨,汝本是捲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又叫那白馬:“汝本是西洋大海廣晉龍王之子,因汝違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門,每日家虧你馱負聖僧來西,又虧你馱負聖經去東,亦有功者,加升汝職正果,為八部天龍馬。”

師徒四人和白龍馬,其中唐僧、孫悟空和沙悟淨是“大職正果”,豬八戒和白龍馬是“汝職正果”。筆者不才,不知“大職”和“汝職”之區別,但還是可以分辨得出來,“大職”顯然高於“汝職”。

可是很多人以為,豬八戒身為“天蓬元帥”下凡,修成之正果不應該低於出身為“捲簾大將”的師弟沙悟淨,所以有些人為豬八戒打抱不平,而有些人則撰文試圖解析豬八戒之“淨壇使者”實際上高於沙悟淨之“金身羅漢”。但事實上,“淨壇使者”的確比“金身羅漢”含金量低一些。

在組建取經小隊時,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和白龍馬,大體可以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的是唐三藏,屬於如來欽點;第二等級的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屬於如來授權觀音特招;第三個等級的是白龍馬,他比較尷尬,因為如來未曾授權,是小白龍自薦,觀音通過私人關係找玉帝討要的。可是,同為罪犯之身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卻不需要觀音上天庭找玉帝要人,唯有白龍馬才勞煩觀音求到玉帝,由此可見,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四人的取經名額,是如來早就和玉帝協商好的編內人員,而白龍馬則是編外人員。一個無編制的臨時工,最終修成了“汝職正果”倒也切合時宜,可明明是編內正式工的豬八戒為何也是“汝職正果”?

如來說,豬八戒“入吾沙門,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而對於沙悟淨的評價則是“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兩相對比,豬八戒雖挑擔有功但仍有不足,而沙悟淨則誠敬迦持沒有汙點,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封他一個“汝職正果”並非沒有根據。

豬八戒本來可以得到“大職正果”,但因為他在取經修行過程中的所作所為沒有達到如來和觀音的期望,所以只能降封為“汝職正果”。可是,很多人又說,豬八戒本是天庭“天蓬元帥”下凡,堂堂一個元帥出身竟然與區區小白龍一個檔次,而其原來在天庭的官職位次也高於沙悟淨,所以即便豬八戒有汙點,也應該給他一個“大職正果”才合情合理。近來又有人寫文章稱“天蓬元帥”所轄天河水軍是玉帝嫡系部隊,是為平衡天庭軍事力量制約十萬天兵天將而由玉帝親自設立。這種說辭實在毫無根據,通讀全篇《西遊記》,但凡需要用兵之時,李天王就率領著十萬天兵天將出場,何曾見到某天王或者某元帥率領八萬天河水軍降妖除魔?即便是孫悟空大鬧天宮那麼大的動靜,連如來佛祖都請來助拳,也沒見天庭下旨出動八萬天河水軍。所以,天河水軍只是入不了正班的雜牌部隊,而“天蓬元帥”一職也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大官。

現代人的思維,以為“元帥”是軍隊武職大官,源於我國開國所封“十大元帥”,但是此“元帥”並非彼“元帥”,雖然都稱之為“元帥”,卻大小有別。《西遊記》成書於明朝,因此若要搞清楚“天蓬元帥”到底是多大的官,必須從成書當時的歷史背景說起。

那麼明朝時的“元帥”到底是個怎樣的官呢?

事實上,明朝軍隊中並沒有“元帥”這個官職。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設立五軍都督府為最高軍事機構,五軍都督府設前後左右中五大都督,分別向皇帝負責,互不統屬,五大都督均為正一品,副手為都督同知,從一品,另設正二品都督僉事若干;五軍都督府下設十六個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為主官,正二品,副手為都指揮同知,從二品,另設都指揮僉事若干,正三品;都指揮使司下轄衛指揮使司若干,5600人為一衛,分為五個千戶所,衛指揮使司主官為指揮使,正三品,副手為指揮同知,從三品,另設正四品指揮僉事及從五品衛鎮撫若干;各千戶所主官為正千戶,正五品,副手為副千戶,從五品,所鎮撫若干,從六品;再下設百戶、總旗、小旗。如下表:

由元末明初軍制,看豬八戒的天蓬元帥到底是多大的官

元朝的官置與明朝不同,元朝的最高軍事機構為樞密院,最高軍事長官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下設各地元帥府分管地方軍事,以“某元帥”或“某元帥同知”為常設官職統領。所以“元帥”是元朝的官職名稱,明朝並沒有,但是朱元璋未建立明朝之前採用元朝官置,以“元帥”為統兵官。元末明初之時,天下紛亂群雄四起,不僅元軍中有“元帥”,各地義軍及地方武裝也有“元帥”,套用時下修仙小說中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叫做“元帥遍地走,簡直多如狗”。

怎麼個多法呢?《明史》中有這樣一句話:元末所在盜起,民間起義兵保障鄉里,稱元帥者不可勝數。此時的“元帥”已經不再專指元朝軍事長官,而大致類似於近代的“司令”。司令無大小,泛指某部隊的最高軍事長官,有軍司令有師司令,各個游擊隊無論大小其頭領均稱司令,《沙家浜》中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胡傳魁也自稱司令。

元末明初多如牛毛的“元帥”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其一為元朝廷正式冊封的各級軍事長官;其二為元朝廷冊封的各地主武裝勤王部隊軍事長官,稱為“義兵元帥”,類似於清末團練武裝首領;其三為自立各王冊封的軍事長官,如朱元璋曾被韓林兒政權封為“右副元帥”;其四為農民起義武裝自封,如《明史》所載“子興同起事者孫德崖等四人,與子興而五,各稱元帥不相下”。

“元帥”如此之多,以至於明初將領堅城衛指揮僉事顧成伐蜀時,“攻羅江,擒元帥以下二十餘人”。

另外,明朝末期也陸續出過不少自封的“元帥”,如崇禎元年,“崇明稱大梁王,邦彥號四裔大長老,諸稱元帥者不可勝計”;1646年,“宗室朱容藩自稱天下兵馬副元帥,據夔州”;崇禎十六年,“李自成自號奉天倡義大元帥,號羅汝才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

那麼元明時期的“元帥”大致是個什麼等級呢?元朝廷冊封的元帥都有品級,不細說,重點看看歸於明朝正統的元帥們對應什麼品級。

《明史》記載:

1、顧時,從太祖渡江,積功由百夫長授元帥。取安慶等,擢天策衛指揮同知。

2、吳禎,由帳前都先鋒累遷為天興翼副元帥。以千人助良守江陰,數敗吳兵,破士誠水寨,擒其驍將朱定。授英武衛親軍指揮使。

3、薛顯,趙均用據徐州,以顯為元帥,守泗州。均用死,以泗州來降,授親軍指揮使。

4、立永興翼元帥府,耿炳文為元帥,以費聚為副元帥。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親軍指揮司,以耿炳文為指揮使,以費聚為指揮同知。

由此可見,明初時百夫長積功可升元帥,元帥職務低於從三品指揮同知,約略等同於四品僉事或五品千戶。所以,不用再糾結了,明朝時的“元帥”根本不是什麼大官。所以成書於明朝的《西遊記》,書中的元帥們也不可能是什麼大官。西遊記之朱紫國一難,第七十一回中有金聖娘娘和妖王的一段對話,隱隱與元明時期的軍事職務情況相對應。請看:

那妖笑道:“娘娘,你朝中有多少將帥?”娘娘道:“在朝有四十八衛人馬,良將千員,各邊上元帥總兵,不計其數。”

這“元帥”的確有點慘啊,雖說不上爛大街,但卻是不計其數,也許是作者誇張的寫法,比喻將帥眾多,但也足以說明《西遊記》中的“元帥”並沒有很高的含金量。另外,從金聖娘娘這段話可以看出,《西遊記》中的軍事官職,根本就是把元明兩朝軍置摻雜在了一起,有“衛”有“元帥”有“總兵”,其中元帥是元朝及元末明初之時的官職,衛則是明初朱元璋所創立,而總兵則是明初出現中期漸多後期氾濫的軍職。僅此一點,筆者斷定《西遊記》完成於明朝末期,不接受任何反駁。

《西遊記》中另有幾處關於天庭軍事職務的描寫,其中第四回寫到:

“只見那南天門,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寶玉妝成。兩邊擺數十員鎮天元帥,一員員頂梁靠柱,持銑擁旄;四下列十數個金甲神人,一個個執戟懸鞭,持刀仗劍。”

天庭上的在職元帥有數十個之多,而在《西遊記》中留有姓名的卻只有區區十二個,分別是“馬趙溫關”、“陶張辛鄧”和“龐劉苟畢”。這十二個元帥,我們比較熟悉的是“馬趙溫關”中的馬天君即馬王爺、趙公明、溫瓊和關羽,至於其他八員,筆者實在不熟。

那麼天蓬元帥豬八戒在不在這數十位元帥序列呢?

筆者以為不在。因為書中提到的這十二位元帥同屬於十萬天兵天將序列,天蓬元帥所領八萬水軍顯然是有別於天兵天將的雜牌部隊。請看原著第五十回:

行者這才是以心問心,自張自主,急翻身縱起祥雲,直至南天門外,忽抬頭見廣目天王,當面迎著長揖道:“大聖何往?”行者道:“有事要見玉帝,你在此何干?”廣目道:今日輪該巡視南天門。”說未了,又見那馬趙溫關四大元帥作禮道:“大聖,失迎,請待茶。”

再看原著第五十五回:

好行者,急忙駕筋斗雲,須臾到東天門外。忽見增長天王當面作禮道:“大聖何往?”行者道:“因保唐僧西方取經,路遇魔障纏身,要到光明宮見昴日星官走走。”忽又見陶張辛鄧四大元帥,也問何往。

再看原著第九十五回:

將近西天門,望見那旌旗熌灼,行者厲聲高叫道:“把天門的,擋住妖精,不要放他走了!”真個那天門上有護國天王帥領著龐劉苟畢四大元帥,各展兵器攔阻。

出場的這十二位元帥分別是守護各天門的天將,職位列在四大天王之下。四大天門是天庭第一道門,十二位元帥也僅僅是天庭的外圍把門天將。進入天門至靈霄殿外,還有張道陵、葛仙翁、許旌陽、丘弘濟等四大天師,然後經由殿前南斗六司、北斗七元通傳,才能上到凌霄寶殿。《西遊記》通篇一百回,沒有哪一回寫到過八萬天河水軍值日天門、天蓬元帥站崗殿前,因為天河水軍和天蓬元帥身為雜牌軍本沒有這個資格。沙悟淨有這個資格,他下凡前為捲簾大將,其身份類似於明朝親軍上十二衛之旗手衛校尉,專門負責執擎鹵簿儀仗,還負責御駕前宣召文武官員和奉旨承辦特殊事宜,屬於玉帝近侍,所以說豬八戒到頭來混的不如沙悟淨是有一定原因的。

在此把“天蓬元帥”的官職略作解釋,以證明豬八戒得汝職正果封淨壇使者乃實至名歸,如來並沒有對不起他,諸位切莫再行糾結。

由元末明初軍制,看豬八戒的天蓬元帥到底是多大的官

由元末明初軍制,看豬八戒的天蓬元帥到底是多大的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