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會取代書籍文學作品嗎?

總之別煩我


我感覺是不會的。因為影視作品屬於文學作品的延伸。文學是一切的基礎,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的誕生需要漫長的時間才可以生產出來,只有那樣才能具備感人肺腑的情感和讓人聲臨其境的意境。

一部影視作品的拍攝同樣需要按照次序來進行推進,如果作品的情節不能夠達標,得不到大眾的認可,那麼這部作品就是失敗的,而投資者顯然不願意看到這種場景的出現,寧可前期投入多一些也要保證後期的產品效應是能夠得到大家認同的。前期的投入顯然需要一個好的劇本,所以文學是藝術品的土壤,影視作品離了文學作品那將是無根之木無水之源。


均是天涯淪落人


你好,我是小馬是半仙,很高興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

首先 ,影視作品是不會取代書籍文學作品的。在此,希望您聽一聽我的觀點。



書籍給我們更多的想象空間

大多數的作者在寫作時,都會對裡面的人物形象很大力度的塑造。特別是在人物的心理情感方面。

小說本就來源於生活,這是作者對於生活中事情的藝術創作。用文字來賦予某一些事件,某一段生活以意義空間,那些文字通過巧妙的組合,排列,顛倒運用,在感官刺激和想象發揮上具有令人震撼的效果。而電影是對文字的再模仿,它反映出來的東西,可以是優秀的,感人的,偉大的,但對文字的意境絕對是有損耗的。

影視作品只能複製文字,不能複製意境。

嚴歌苓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作家,她的小說視覺感畫面感極強,情節性也高。

“適應了黑暗之後,能看見通鋪上一排腦袋。腦袋們輕微地動著。那些貌似靜止的腦袋裡面恰恰在大動,翻騰的腦漿子拍擊著腦殼,把念頭撒入長夜。滿屋子都是這些腦袋放出的念頭。念頭在黑暗中熟門熟路地找到了別人私藏的食物。每一份念頭都是一個獵手,他人的私藏都是獵物。”

這些話電視該怎麼拍?這些腦漿子?腦殼放出的念頭怎麼解釋?

書籍給我們帶來更深的思考

想必大家都知道紅學。紅學,即研究《紅樓夢》的學問,橫跨文學、哲學、史學、經濟學、心理學、中醫藥學等多個學科。

大家也都知道87年版的紅樓夢排的極好,人物的選角,妝容,性格塑造都是極好的。自此之後再多的版本也沒有超過87年紅樓夢,可是卻鮮少有人研究。大家很簡單就可以想到為什麼。

相比於影視,書籍給我們的思考會更多。

大家都說,好的書籍常讀常新。就是這個道理。在書本中的許多歷史背景,建築描述,人物心理描寫,都是影視劇無法照搬的。

大家知道的四大名著,都被多次翻拍。所看到的各種各樣的金庸,古龍小說翻拍的電視劇,還有瓊瑤的一些言情劇。到現在的芳華等作品。都是書籍翻拍的電視劇。還有前幾年爆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是小說改編。

國外的更是數不勝數。東野圭吾的小說被各個國家翻拍成電影,電視劇。

電視劇還有重播好多次到現在也會被大家頻繁提起的甄嬛傳,如懿傳等。

書籍比起影視劇來說,它更真實,更貼近於生活,大家就容易在這樣的電視裡找到共鳴。而相反的,作為影視編劇,如果過於假大空,寫的東西脫離現實,那麼可想而知作品也不會有太多人的喜愛。

書籍文學是作者的心裡寄託

從作者的角度來說,不是所有的作者都是為了劇本為了故事而寫作。大多數的作者寫作更多的是為了寄託和發洩。寫作是作者們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經歷的多種多樣的事情,心裡攢著無數的情感,不會有人無時無刻的願意傾聽你,而這個時候,文字是最有力量的表達。

書籍也就是給我們讀者溝通,傾訴的好地方。大家也可以在書中找到更多共鳴。

書裡面塑造的各個人物形象,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總有一個角色會和自己產生共鳴。而這些細膩的情感刻畫,這些複雜的心理,都是影視劇無法傳達給我們的。


影視作品和書籍文學不過像個雙胞胎,他們身上流淌的血脈相近,卻無法讓其中一個生命代替另一個活著。

謝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的話不妨關注我,您的每一個贊都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鼓勵。


小馬是半仙


我認為不會,因為書籍的表達影視作品不能夠全部展現出來,書籍有書籍的魅力,影視作品有影視作品的優勢,它們不會相互取代,它們會相互協助更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